1. 试论述外部性问题传统解决途径,新制度经济学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外部性问题的解决通常是针对负外部性而言,不知道你指的传统解决途径是不是指庇古教授他回们的答。在他们看来,负外部性的处理原则简单地讲是损害者赔偿损失,但这种理论在现在已经不再流行,现在被普遍接受的是科斯的理论。即负外部性的处理要根据交易成本明晰产权,关键不是损害者赔偿损失而是避免更大的损失。
2. 经济学中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他的决策应是个人的边际成本等于个人边际收益,而对于社会最优量回来说应是社会边际成答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就你说的技术创新这个例子来说,假设A企业再提供一单位的技术创新需要额外成本100元,且这个成本全部由A企业来承担,而A企业从这个创新决策可获得收益为100元,其余企业不为这个创新支付任何成本,但可以获得收益为200元,因此从A企业角度考虑,成本为100元,收益为100元,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A企业不会再继续进行技术创新,因为根据边际收益递减,继续创新边际收益低于边际成本,A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停止创新。但从社会角度来说,科技创新成本为100元,收益却为200元,因此应该继续创新,此时只要再进行一个单位的创新社会就可以获得100元的利润,这个创新应该持续至社会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为止
3. 经济学如何解决外部性
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将外部性内部化。即通过制度安排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或社会成本,转为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是技术上的外部性转为金钱上的外部性,在某种程度上强制实现原来并不存在的货币转让。
具体措施有:
1、征税与补贴
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会对外部产生影响,比如说,汽车运输必然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而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就会形成改善环境的结果。这就是经济的外部性。如果说前者是“负外部性”的话,后者就应该被称作是“正外部性”。
外部性扭曲了市场主体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会导致市场无效率甚至失灵,而负外部性如果不能够得到遏制,经济发展所赖以存在的环境将持续恶化,最终将使经济失去发展的条件。
所以,可以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费,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征税可以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补贴可以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这种用于消除负外部性的税收被称作庇古税(Pigovian
tax).
2、科斯定理
如果存在产权划分,交易成本较低且参与人数较少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私下谈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如上文所说的养狗问题,要么养狗者给予邻居补偿使其接受养狗,要么邻居给养狗者一定费用使其停止养狗。
(3)新古典经济学解决外部性问题扩展阅读
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绝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都讲到,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或称正外部经济效应、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或称负外部经济效应、负外部性)。
外部经济就是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无法向后者收费的现象;外部不经济就是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损而前者无法补偿后者的现象。例如,私人花园的美景给过路人带来美的享受,但他不必付费,这样,私人花园的主人就给过路人产生了外部经济效果了。又如,隔壁邻居音响的音量开得太大影响了我的休眠,这时,隔壁邻居给我带来了外部不经济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经济外部性
4. 曼昆经济学原理外部性的问题!!!急!
应该是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因为酒的消费有外部性是说在酒的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在专做消费决定的时候没有把社属会成本考虑在其中。因此当考虑到社会的外部性了之后,整个社会的酒的消费量应该低于个人的酒的消费量。置于为什么不是供给曲线上移是因为供给曲线描述的是厂商的生产和供给行为。当厂商在没有考虑社会成本的条件下生产,例如污染,才会导致私人供给曲线偏离社会供给曲线。在酒的市场中并不是生产者没有考虑社会成本,而是消费者没有考虑社会成本。所以才是如图所示的结果。
5.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十章 外部性 的问题
因为外部性的作用,铝的生产产生了污染的负外部性,所以降低产量将会使内社会总福利增加。初学容者从图形理解,供给与需求曲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就表示总福利。社会成本曲线救市社会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就等于社会总福利。借助图形很好理解。
6. 根据所学的管理经济学理论,谈谈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
自从1890年马歇尔在其巨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概念以来,外部性成了经济学中一个经回久不衰的话答题。外部性问题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并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环境污染等一些社会问题的不断加剧,外部性问题几乎成了经济学炙手可热的话题。本文试图在阐述外部性的含义其产生原因和后果以及治理的基础上,联系中国实际谈谈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7. 经济学externality外部性问题
抄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袭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人为的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分为正外部性 (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负外部性 (negative 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
如有人从事一些公益活动,对大家都有好处,但并不能因此从市场上获得经济报酬;反过来,有人做一些有违公德的事,如乱扔垃圾等,市场上也没有人能向他收取相应的扔垃圾费。
1,外部性是一种人为的活动,坏天气不是人为活动。
2,消费能力是一种市场化的影响,不是非市场化影响。
3,看病更贵不是一项经济活动。
8. 经济学课后答案,外部性的特征有哪些如何治理外部性
外部性的特征:
1.行为性
所谓行为性,就是指外部效应是由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经济活动)引起。
2.市场性
主要是指,在一般条件下的非市场性和特定条件下的市场性。
3.外侵性
所谓外侵性,就是指外部效应是一种外侵的、强加的影响,即是没有参与决策的人或不完全参与决策的人所承受的影响。
4.影响性
即一个当事者(影响者)必须对另一个人(被影响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但要有一个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必须具备一定的(正的或负的)福利意义。
5.不可赔付性
这里指的是不可(或难以)赔付(追索)性。这个特征是指外部效应一般无法追寻到个人,特别是受损者一方无法追索到其损害者并获得补偿,其根源在于一般条件下的非市场性及特定条件下的市场性。
6.伴随性
外部效应应该是有意或无意的伴随效应,而本原性的、预谋性的影响不属于外部效应。也就是说,外部效应是经济活动的“附属品”。
7.相互性
相互性的特征是指产生外部效应的主体与接受外部效应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解决外部性:
解决外部性的主要方法是将外部性内部化。解决公共物品外部性问题的方法有政府方法和市场方法。
政府手段一,加强政策管制,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政府手段二,运用财政手段,促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市场手段一:健全市场交易制度,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市场手段二:公共物品的提供引进竞争。
9. 西方经济学,外部性问题分析
这个应该是个专业问题,只有懂得经济学的人应该才会知道这个问题分析到底怎样。
10. 经济学原理中 外部性 的一个问题
正外部性是知识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但创造知识的成本更大是由私人承担,社会成本<私人成本,这就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造知识的个人的原因,通过补偿私人成本来鼓励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