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193519经济学答案

193519经济学答案

发布时间:2020-12-10 04:10:45

㈠ 西方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习题详解/课后答案(电子书+纸质书) 另外,还有很多这个版本的学习资料可以免费下载: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教学视频/教学录像(电子版) 西方经济学...

㈡ 金融和经济学搜答案最好的软件

金融和经济学搜答案最好的软件这个东西呀,除了你这个课本儿就再也没有更好的书答案的软件。

㈢ 经济学考试答案

我来帮你做,请你稍等~

答案:
1~5: CCDAD
6~10: BCDAC
11~15: ACCAB
16~20: ACCDB

解析:

1. C
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
紧缩性货币政策手段包括:提高银行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放行量、发行国债和严格控制信贷量等。

2. C
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总的价值。
国民收入均衡是指国民生产总值与市场的总需求相等。

3. D
首先,法定准备金是不变的。其次,央行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增多,市场利率趋于上升。
其实,现实中央行购买政府债券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手段之一,不一定就会提高利率。相反,往往还会伴随着下调存贷款利息,使社会中投资增加。

4. A
降低贴现率是为了降低融资成本。贴现是对未到期的票据进行提现的成本,也就是企业在需要现金时的动作。当贴现率高的时候,如果要提前取得现金就要付出高的成本,降低贴现率就可以降低成本。贴现率下降的情况下,利率的走势一定是往下的。投资加大,储蓄将少,货币供应加大。

5. D
货币需求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交易的目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了应付意外的事件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消费包括在交易需求中了。

-------------------------------------------------
休息一下,马上继续~~

6. B
这题是考察对货币需求的国民收入弹性的理解。
货币需求的国民收入弹性指一个百分点的国民收入变动幅度对货币需求变动幅度的影响是。它的公式是:T=(△D/D)/(△I/I)=-(dD/dI)*I/D。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小于1的,也就是说货币需求的增量要小于国民收入的增量。

7. C
这题考察对GDP和GNP概念的理解。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产品是要计入GDP,而不计入GNP;
相反,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时要计入GNP,而不计入GDP的。
由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小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的总和,
因此,这里GDP<GNP。

8. D
内在稳定器是指一些具有自动调节国民经济功能的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是,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9. A
两部门经济中只有厂商和消费者,总需求=消费+投资。

10. C
这是通货膨胀产生原因的货币主义的解释,货币主义认为,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11. A
这题考察对预期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解。
这题用文字不大好说明,需要建立模型才能解释清楚。

12. C
2001年相对于1987年的平减指数为:(200-150)/150=1/3,意思是2001年物价上涨1/3,那么,2001年,以1987年为基期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0/(1+1/3)=30000。

13. C

14. A
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就会由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通货膨胀。

15. B
如果成本增加引起物价上升,但总需求没有相应增加,那么需求量将减少,供给会减少,也就是产量会减少;企业逐渐退出该产品市场,也就是失业会增加,但通货膨胀不会停止。相反,由于失业的增加,有可能会导致经济的下滑而造成通胀进一步加剧。
这题出的很好,从这题也能从一定角度了解到我国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刺激消费,提振内需等政策的出台了。在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的困难时候,需要政府刺激内需,提高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已达到稳定企业产量,控制失业率的上升的目的。

16. A
通胀缺口源自前面第十四题中提到的凯恩斯所说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它指的是在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投资超过储蓄的差额,也就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差额。
既然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那么就应该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来使供需达到平衡。题中4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17. C
利率提高,人们将闲置收入存入银行,减少了人们用于投机的货币需求。

18. C
1963年美国的失业率似乎停顿在5.5%这样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高水平。而10年前,失业率是2.8%。属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们相信,削减个人所得税可以促使家庭更多地消费。这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他们相信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将导致产量的增加而价格并不上升。这是因为他们相信经济具有过剩的生产能力,生产性工人与机器处于闲置状态。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当时的均衡点处在总供给曲线的相对平坦的部位。所以总需求曲线的增加将主要地转换为产量的增加,而价格水平并不提高。我们已经知道产量的增加意味着就业增加。肯尼迪顾问们的预测被证明是正确的。失业率在1965年下降到4.4%的水平。另外,从1964年到66年实际GDP以令人注目的5.5%的平均速度增长。肯尼迪减税政策的成功通常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伟大成就之一。

19. D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一般有三个:CPI、PPI、GDP平减指数。这三个指数通俗的说法也就是物价指数。

20. B
这题考察货币主义主提出的单一规则,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他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也就是所谓的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That’s All.

㈣ 急..求经济学答案

?dcbacbbbcc

㈤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您好:

  1. 答案选B,考查商业信用的概念。商业信用“是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李健《金融学·第二版》P91

  2. 答案选BDE,考查偏好的概念与假定。偏好是“消费者对任意两个商品组合所做的一个排序。”——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六版》P66,偏好具有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分别对应本题的B、D、E项。

  3. 答案选BCD,考查资源有效配置的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资源配置方式(政府指令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状况(市场是否成熟)三项会影响资源是否能有效配置。

  4. 如果以上回答能够解决您的疑问,希望能够采纳;如果仍有不懂,欢迎继续提问,谢谢。

㈥ 求西方经济学答案

1.D
2.D
3.D
4.C
5.D
6.C
7.A
8.C
9.D
10.D

㈦ 经济学答案

1、B 2、D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量变动率处以价格变动率。3、A 当然,第二题看怎样理解,从定义的角度就因该选D,如果是解释定义就可以选C

阅读全文

与193519经济学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