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经济学导论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稀缺与经济学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复习与思考
第二章经济学的方法论
第一节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和发展
复习与思考
第三章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重商主义
第二节古典经济学
第三节新古典经济学
第四节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附录1:西方经济学的家族谱系略图
附录2:著名经济学家的生平与著作简介
复习与思考
第四章供求基本原理
第一节需求原理
第二节供给原理
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
第四节弹性理论
复习与思考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第三节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复习与思考
第六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一节生产理论
第二节成本理论
复习与思考
第七章市场理论
第一节市场类型及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
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
第四节垄断竞争与寡头市场
第五节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复习与思考
第八章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复习与思考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供给
第三节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理论
第四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复习与思考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均衡产出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
第二节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三节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第四节乘数理论
复习与思考
第十二章现代银行与货币理论
第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附录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Ⅱ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图书目录
导言
一、关于本书的若干立意的说明
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脉络
三、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中的八次“革命”
四、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讲 “凯恩斯革命”与凯恩期经济学
一、凯恩斯及其代表作
二、“凯恩斯革命”的历史背景与“凯恩斯革命”的含义
三、凯恩斯对“充分就业”概念的重新解释
四、凯恩斯的基本理论
五、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及其具体的政策设计
六、“凯恩斯革命”的意义及其评价
第二讲 新古典综合派
一、凯恩斯主义发展和变化的四个阶段与“两个剑桥之争”
二、新古典综合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
四、新古典综合派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及其经济周期理论
五、新古典综合派对形成“滞胀”原因的几种解释
六、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与政策实践
第三讲 新剑桥学派
一、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二、新剑桥学派的形成
三、新剑桥学派的基本理论
四、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
五、新剑桥学派的现实影响及其基本评价
第四讲 新凯恩斯主义与“克林顿经济学”
一、新凯恩斯主义生产的历史背景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三、新凯恩斯主义基本理论与政策主张
四、“克林顿经济学”的现实影响与评价
五、对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评价
第五讲 瑞典学派
一、瑞典学派的产生及历史背景
二、瑞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三、瑞典学派的基本经济理论
四、瑞典学派的政策主张
第六讲 加尔布雷思新制度主义
一、新制度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与理论特征
二、加尔布雷思新制度主义的主要理论
三、加尔布雷思新制度主义的政策主张
第七讲 哈耶克与伦敦学派
第八讲 弗莱堡学派与德国新自由主义
第九讲 现代货币主义
第十讲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第十一讲 供给学派与“供给经济学”
第十二讲 新制度经济学(上)
第十三讲 新制度经济学(下)
第十四讲 激进政治经济学派
附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生平及其理论成就
后记
Ⅲ 现代经济学有哪些经济书籍
什么是现代经济学?你抄说的是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吗?经济学的分类大类是宏微观,还有金融,国际经济学等分支。现代经济学派别繁多,不知道你是指的那一块?
如果说是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没有基础的可以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有基础的就看大学教材高鸿业的经济学原理。如果是比较新的思想,可以看科斯的企业的本质。虽然是老文章,但是现在制度经济学和发经的思想都是从中提取出来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Ⅳ 如果我想读一本与本专业的相关《现代制度经济学》的图书,能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至少两种方法
如果我想一朵医保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制度经济学的出色,能通过什么途径获取可以在选择手机上擦一擦,然后呃就可以找到。
Ⅳ 古代有什么书籍对现代经济学有用
古典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对现代经济学是直接有用的。孙子兵法或三十六计与现代经济战略等书目,也值得一读。
Ⅵ 经济学十部经典著作是什么
1、亚当斯密(英国)《国富论》。斯密此书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他的劳动价值论,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效率之源的理论,“看不见的手”实体经济特性与性质自由主义理论,对后人博弈实体经济学的启发,对经济学的贡献堪比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
2、曹国正(新加坡)《博弈圣经》。独创了国正论、国正双赢理论和粒子行为论,是新加坡政府认定的一部,影响人类非物质文化的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他的粒子基因的映射均衡和单方占优的博弈取胜理论,引起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自然哲学和博弈论界的极大关注。
3、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第一卷)。李嘉图是伦敦交易所里成功的投机商人,又能在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不朽贡献。本书中他阐明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德国)《资本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人耳熟能详,就其概述的经济学现象对改变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选了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5、瓦尔拉斯(法国)《纯粹经济学要义》。现代经济学的主观价值(效用)论、边际革命、经济学数理化的转向通过本书而系统化,熊彼特曾赞誉此书为,经济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6、费雪(美国)《利息理论》。此书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关于资本理论的研究,在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地方,他看见的是放弃当前消费而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所获得的报酬。
7、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理论认为,理性通过个人性质与性质的自由竞争会自然产生社会理性,就这一理论遭到了质疑和批判,其争议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社会的理性遇到国家政治干预时缺失了博弈实体政治的理论。
8、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
9、萨缪尔逊(美国)《经济学》。把一本教科书选为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也是发行量最大的经济学教科书,他在经济学知识的标准化、体系化方面做出的贡献,比当代任何一个人都多,就其入选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10、布坎南(美国)《同意的计算》。本书开创的“公共选择”理论,使宪政民主制可以用数理工具定量分析和定量运算,人们用他的理论研究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形成,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Ⅶ 书的种类有哪些
为什么会没有用?那么我想知道的是,你的心灵鸡汤通过什么样的渠道看到的。
如果说你是通过手机看到的,那么确实是没用,那只是找了我们的见识,增加了我们的口才,甚至说给了我们一个吹牛装逼的机会。
如果说你是通过纸质书籍看到的,我觉得还是有用的,起码你在写作的时候,起码你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会用一些犀利的话语。
如果说你还感觉到没有一点用,那说明你只是间接性地去学习,只是通过一些手机呀,或者是说其他渠道来认识这些鸡汤,我觉得有点偏颇。
当然了,我们可以认为鸡汤都是一些已经成功的或者经历过的人在总结的一些经验和知识,怎么可能没有用,只能说明你的方式,你的方法不对,你坚持的时间不够长,只要你读书,某一个领域持续不断地去学习,一定会有用的
Ⅷ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图书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书名: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
图书编号:221053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28.0 元
ISBN:730007953
作者:高鸿业
出版日期:2007-03-11
版次:1
开本:16开 本书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和吴汉洪教授、北京大学刘文忻教授、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以及复旦大学尹伯成教授,共五名教学人员组成编写组,高鸿业教授任主编。
本书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顺次于1996年、2001年和2004年出版。第一版的序言指出:“正如西方学者所承认的那样,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具有演变性的学科。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方经济学会出现新的内容以及不同的着重方面,反映这些情况的教科书必然也应如此。因此,本书在将来势必要进行修改和增删。”即以第三版而言,其出书的时间距今已有三年。有鉴于此,第四版的编撰成为应有之举。此外,使用本书的经验和改善本书的章节安排也使新版的编撰成为必要。当然,第四版的主旨仍然保持不变,即:介绍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加以简要的评论,以便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而与此同时,又能避免它可能带来的不良的副作用。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第五节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六节 本教材的特点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第二节 需求曲线
第三节 供给曲线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第八节 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三章 效用论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 预算线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市场需求的曲线
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九节 结束训
第四章 生产论
第一节 厂商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第五节 等成本线
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第七节 规模报酬
第八节 结束语
第五章 成本论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第五节 结束语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
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第十章 一秀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