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

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

发布时间:2020-12-09 13:09:23

A. 学习《教育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所得、建议各是什么

来自 大科学 团队
给您些材料 看看有帮助么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研究对象是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收益。是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表现形式及规律性;教育的投资方向及内部结构;教育领域中劳动的特点与分配原则;教育投资的经济效果;教育经济学的方法论等。
教育经济学以教育在经济增长和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果作为研究对象。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阐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原理和规律。同时,它根据设定的前提,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检验有关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预测这一关系的变动趋势。
附学习感受一篇:
手头有两本靳希斌老师的《教育经济学》,一本是大学时候买的,一本是不久前在学校一个考研同学转让,后者是修订本。虽然我早已想深入认识教育经济学这门当前的热门学科,但前后相隔有三年多之久,我却未能真正拜读,对这门学科还缺乏总体认识。及至现在粗略地翻阅了一遍,认识还是比较肤浅。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中国可以说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研究。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介于教育学和经济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这本书是这样表述的: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和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科学。
首先,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来认识教育和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社会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等,都直接地论述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这成为这门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中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也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我国的教育经济学有深刻的影响。所谓人力资本就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就是人口质量投资,主要包括:教育资本、健康资本、流动资本、迁移资本和提高企业能力并帮助决策增强竞争力的资本。它的主要观点是: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基本同物力投资的收益率的测算相同。本书还对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等宏观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对于我们分析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与其实质问题提供了途径。
其次,我们可以从微观上认识教育和经济的交互作用。这主要涉及教育投资及比例、教育成本、教育经济效率、教育规模经济、教育经济效益及其计算、教师劳动及其报酬等等。教育投资具有周期长、弹性大、间接性和长效性等特点,在我国主要实行国家拨款、社会团体和群众多渠道筹集等途径。增加教育投资可以改善教育办学环境,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发展教育事业,但是教育投资比例受到经济、政治、人口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制约。目前我国主要是侧重义务教育的投资,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投资的比例在逐年增长。教育成本量化是考察教育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教育成本分析要考虑直接成本又要考虑间接成本。教育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可以采用一定的指标。教育产业在运用资源时需要运用适度规模,这样才能有效利用资源,协调好人、财、物,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劳动消耗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教育创造财富,具有外部的经济价值,依据相应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经济效益的数值。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实现者,教师劳动具有一定的工作效率,应该得到一定的报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优化师资配置,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研究教育中的经济规律,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产业、教育市场以及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智力开发、智力投资、教育消费等概念。对于我们优化教育结构,指导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减少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提高教育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当前国家在提倡教育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大教育,促进教育的产业化。充分运用社会民间资本,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使国家的财政运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同时要搞活教育,推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民办教育等的蓬勃发展都说明教育改革的效果是显著的,传统而陈旧的教育观念在改变。优化教育结构,充分利用并且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做大做强教育产业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继续探讨的问题。

B.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经济学专业介绍

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介绍

学科:历史学
门类:历史学类
专业名称:民族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儿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基本的民族学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以及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学科:历史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二、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专业介绍

学科:经济学
门类:经济学类
专业名称:经济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 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 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4. 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5. 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6. 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般安排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C.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几种

本人学经济学,标准答案是,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内观经济学容。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和厂商)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

D. 微观经济学鸟瞰图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个量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均衡理论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该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基本经济理论,由于我们现在在经济领域中更多的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因而该课程是 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该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通过学习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均衡与市场失灵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知识,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为学习有关专业理论课奠定基础。掌握研究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微观经济理论。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该课程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讲授为主,并且灵活运用讨论法、提问法等方法。
2、 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都要体现经济学专业的特点,注意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理论应用能力的测试,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尤其是要注意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和新理论。
四、总学时数:72学时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
1、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朱善利主编《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黎脂远主编《微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一章 引论(2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以及对西方经济学应持的态度。并通过引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教材的特点,通过对引论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评价西方经济学的态度。
重点、难点: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是重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稀缺性概念、经济模型是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四节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第五节 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六节 教材的特点
基本概念:
稀缺性;经济模型;微观经济学。
思考题:
1、试述不同经济体制下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途径。
2、为什么在我国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8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等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重点、难点:需求、供给以及均衡的概念,包括需求和供给曲线的规律是重点;需求和供给弹性的概念及规律、蛛网理论是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经济学的一个假设条件
二、经济学鸟瞰图
第二节 需求曲线

阅读全文

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