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微观经济学中 生产者剩余 差别价格 的名词解释
生产者剩余(procer surplus)是指厂商在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支付之间的差额。从几何学角度讲,即等于价格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部分。通俗的讲,就是卖者出售一种商品或服务时得到的价格与其生产时所付出的成本之差。假定一个玩具公司生产一种玩具的成本20元,售价是50元,那么,50-20=30即为生产者剩余。
差别价格(split price)指企业按照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反映成本费用的比例差异的价格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分为地区减价策略、时间差别策略、顾客差价策略 、分级差别策略 、品牌差别策略。
地区减价策略指同一商品因销售地区不同,所定的价格也不同。如同样的饮料,酒吧和舞厅的售价比一般的零售商店高几倍 。
时间差别策略即对相同的产品按需求时间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价格。例如月饼的销售价格在农历八月十五前可定的相对较高但 中秋节一过,只能大幅度降价;节假日的车船票定价比平时高。
顾客差价策略指企业按不同的价格把同一产品或服务卖给不同的顾客。如对老客户给予一定的优惠;同一产品卖给批发商、零售商或消费者,采用不同的价格等。
分级差别策略是指企业对同一类商品进行挑选整理,分成若干级 别,各级别之间保持一定价格差额的策略。
品牌差别策略指同品种的商品由于品牌不同定价有别的策略。
希望对你有帮助,呵呵
2. 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剩余是什么意思
3. 微观经济学中关于生产者行为理论的一个题目
是边际报酬递减函数,从第五单位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开始
可变要素 总产量 平均专产量 边际产属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8.75 0
9 63 7 -7
4. 微观经济学问题!生产者剩余和厂商的生产者剩余
助教你好,书上在第283页(中文版)讲李嘉图租金时说“由于反映了对独特资源的收回益,在边际厂商之内的答厂商所赚取的利润在长期可以保持。”“即便是在整个长期内,自由进入也不可能侵蚀掉这些利润,这些长期利润的总和就构成了长期生产者剩余。”
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整个长期内,自由进入也不可能侵蚀掉这些利润”?
上次作业第一题,我一开始想的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利润为零有一个假设是——所有厂商面临相同的成本函数。而李嘉图租金则有一个假设是——各个厂商的成本函数是不同的,边际以内的厂商都有正的经济利润,边际厂商经济利润为零。最后我把那道题的答案归结为假设不同,即两者对厂商面临的成本函数是否相同所做的假设不同。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
书上在那页页尾注释中求生产者剩余是用的就是利润法。但是其前提确实各厂商的产量都是q*,这就暗含了各个厂商的成本函数是相同的,在这个前提下,完全竞争下经济利润为是零的,这又如何能算出来生产者剩余呢。但我做题时用这个公式算一些题时却没有问题(如第十章第七题)。
不知道助教听明白我的问题了没,我现在已经混乱了,还请助教见谅!
谢谢!
5. 分析长期中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和理由 微观经济学
长期的生产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成本下,如何实现产量最大化。
当某生产者在给定回的成本约束下,产出量达答到最大时,该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另一种说法是,给定总成本,当达到最高的等产量曲线时,生产者就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生产者均衡的基本条件
MR=M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MC: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MC=ΔTC/ΔQ
边际收益MR:厂商每多销售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总收益,它等于总收益的增量与销售量增量之比。
MR=ΔTR/ΔQ
停止营业点
在这一点上MC=AVC,这时,收益刚够补偿可变成本,厂商就可能生产。因为,在这一点上进行生产只会损失不变成本,如不生产也会受同样的损失。如收益处在A点以下,不足补偿平均可变成本,厂商便不可能生产,如不停产,厂商不仅蒙受不变成本的损失,而且蒙受可变成本的损失。
收支相抵点
在这一点上MC=ATC(AC),这时,如收益正好补偿平均成本,即收支相抵,厂商仍愿意生产,因为它可以获得平均利润。注意:西方学者把平均利润当作平均可变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6.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
不能算是对应关系,只是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理性人,本质一样所以两个理论会有些相似的地方。建议你不要对应着记。
1.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报酬递减
效用递减:消费某种产品数量越多,每一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越低
报酬递减:投入某种要素数量越多,每一件所获得的产量增加越低
2.边际替代率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这对是根据1引申出来的,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它能兑换的另一种产品也就越少。边际技术替代率同理
3.无差异曲线——等产量线
因为2的相似,所以这对也很相似。因为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斜率的走势都类似了,曲线形状也就类似。
4.预算线——等成本线
这俩之所以会很像是因为对于生产者来说劳动和资本就是他的消费品,就像商品是消费者的消费品一样
5.最大化条件:都是投入量=要素价格比
上面这些都那么像了,结论像一点也不足为奇
嗷嗷!!写完了,给我分吧,啊啊~~~~~
7. 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行为和成本理论高职高专毕业生应该先就业还是先创业(
用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行为和成本理论高职高专毕业生。应该是先就业后创业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和办法,这也就是先就业解决自己的。收入问题,然后再创业是自己奋斗的目标。
8. 微观经济学中什么是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指抄每一袭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的总和,以图形来表示即某一生产者供给曲线(即边际成本曲线)以上、市场价格以下的那部分面积。
公式:PS=R-VC,生产者剩余=收益-可变成本
见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相关部分内容(生产者理论:第七章——生产成本、第八章——利润最大化)
9. 微观经济学生产者剩余图形的理解问题!
如果连可变成本都不能弥补 已经是短期的shut-down condition了 企业是亏钱的 就不会再生产了 当然没有生产者剩余
10. 关于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剩余的问题
你好,我也是大一学生,when Price is at equilibrium, the equilibrium quantity of that proct will be Q. 在我们知道了量之后,我们发现,同样的量相回对的avc等于f.
高于f的面积就是当答p>avc, 这是我们的profit,利润
低于f的面积就是我门的成本了,也就是ogfq,成本
so ogfq+hgfe=hoqe=我们的revenue,销售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