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理论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理论

发布时间:2020-12-08 03:33:35

㈠ 近20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贡献有: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和贫困标准定义,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选择抽样原理和方法的发展,将心理学的全面洞察力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中,经济时间序列分析,博弈论,宏观经济学。

1、1998年,印度人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贡献:因在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和贫困标准定义、稀缺性研究等福利经济学若干重大问题上的贡献而获奖。

2、1999年,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蒙代尔(robert mondale)

贡献:对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进行了深入分析。

3、2000年,james j.heckman和macfadden赞扬了heckman

贡献:对分析选择抽样原理和方法的发展和贡献,以及macfadden对分析离散选择原理和方法的发展和贡献。

4、2001年:美国三位教授斯蒂格利茨、斯宾塞和阿克洛夫

贡献:“信息不对称市场分析”领域的重要贡献而获奖。

2002年:弗农·史密斯和丹尼尔·卡尼曼。

贡献:将心理学的全面洞察力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中,史米斯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

贡献:对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的贡献表示肯定。

7、2004年:挪威经济学家基德兰(Finn Kidland)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

贡献:对动态宏观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8、2005年: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罗伯特·奥曼和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托马斯·谢林。

贡献:对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奖。

9、2006年: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

贡献:对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研究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通货膨胀与其对失业率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10、2007:明尼苏达大学的Hewitz、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和普林斯顿高级研究中心的迈尔森

贡献:分享了经济学奖,奠定了机构设计的理论基础。

11、2008年:美国学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贡献:分析国际贸易格局和经济活动地区方面所做的贡献。

㈡ 跪求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理论

得奖的主要是一个算法,这个算法的确与找对象有关,所以有非诚勿扰之类的。

下面是老端的文章,应该是很通俗的解释了这个算法:

算法是为了解决“稳定匹配难题(Stable Matching Problem)”而提出的,所谓稳定匹配难题,是指:有n个男人,还有n个女人,男人心目中有自己的心上人列表,从最喜欢的女神,一直到最不心仪的恐龙,而女人心中也有相同的列表,从最喜欢的高富帅,到最不喜欢的猥琐男。

很明显的,某男喜欢的女人,她可能根本看不上他。而多个女人喜欢的男人,也不可能同时娶这些女人。所以要找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结婚,且大家都满意的方案是很难的。

为了解决以上这个难题,数学家Shapley和Gale两人在1962年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后来被称为Gale & Shapley算法,他们证明了,按照这套算法,他们能够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且稳定的组合,前提是男女数量相等。


㈢ 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给了多少行为经济学

迄今为止,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给了行为经济学,分别是:

(1)2002年获奖的行为经济学奠基者丹尼尔·卡尼曼,他和已故学者托维尔斯基共同提出的前景理论(KT model)奠定了行为经济学研究基础;

(2)2013年获奖的罗伯特·J·席勒,他提出的非理性分析理论框架以及所著的《非理性繁荣》,成功预言了美国互联网、股市以及楼市领域的三大泡沫。

(3)2017年获奖的理查德·塞勒,他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账户理论。

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行为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不是新学,只不过,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几十年。

㈣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介绍

尤金·法玛(Eugene Fama,1939年2月14日-)
1939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960年获塔夫茨大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
法马被认为是“现代金融之父”,主要研究领域是投资组合管理和资产定价。其研究理论享誉经济学界和投资学界。法马著有两本专著,并发表过100多篇学术文章,包括《有效市场假说》、《证券溢价》、《盈利、投资和平均回报》等。
金融市场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就由法马在1970年首次提出。1992年,法马与肯尼思·弗伦奇共同提出“法马-弗伦奇三因子模型”,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改进。模型基于对美国股市历史回报率的实证研究,解释了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受哪些风险溢价因素影响。

彼得·汉森(Peter Hansen,1952年出生-)
195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他1974年在犹他州立大学获学士学位,1978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81年起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汉森的主要贡献是研究出一种统计方法,它适用于检测资产定价的合理性。除了在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方面享有盛名外,他也是一位卓越的宏观经济学家,他的重点研究课题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他逐渐将学术兴趣转向对“系统性风险”评估及其在金融危机中作用的研究。
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1946年3月26日-)
1946年出生于美国底特律市,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他除了是一名专业素养深厚的经济学家外,还是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他的畅销书《非理性繁荣》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曾在国内风靡一时。
席勒于1967年获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并于197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市场、行为经济学、房地产、公共选择等多个方面。
席勒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两次准确预言金融泡沫破裂。在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荣》中,他准确预言了股市泡沫。几乎在这本书开卖的同时,纽约股市出现暴跌。另外,从2003年开始他就预言美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前一年的2007年9月,他撰文称,美国即将出现房地产崩盘并将带来严重金融恐慌。
据报道,在经济学奖得主中,美国人的数量成为绝对的第一。而自2000年以来,每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有美国人的身影。

㈤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贡献

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

萨金特展示了如何用结构宏观计量经济学来分析经济政策的永久性调整。这一方法可用于研究家庭和公司调整它们预期以及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关系。例如,萨金特研究了二战后的经济状况,当时许多国家开始都倾向于推行高通胀政策,但最终它们对经济政策做出系统性调整,进而转化为通胀率的下降。

西姆斯已创立了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如何受到经济政策临时性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西姆斯和其他研究者已使用这一方法来研究诸如央行加息等对经济的影响。通常这需要一到两年来使通胀率下降,同时经济增长将在短期内逐步下降,需要几年之后才能恢复正常的发展。

虽然萨金特和西姆斯都是独立做出他们的研究,但他们的贡献在几个方面都是互补的。今年的得主在1970和1980年代的创造性贡献已被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所采用。现在,萨金特和西姆斯创立的方法已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

㈥ 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6)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理论扩展阅读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意义为:

1、该理论揭示了市场体系中的缺陷,指出完全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天然合理的,完全靠自由市场机制不一定会给市场经济带来最佳效果 ,特别是在投资、就业、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

2、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呼吁政府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督力度,使信息尽量由不对称到对称,由此更正由市场机制所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

3、信息不对称理论推动了博弈论的发展。

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于人们心理活动的“屏蔽性”造成的。因此,交易双方实际是在进行心理上的博弈,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进行较量,而这种较量本身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的。因此,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博弈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㈦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理论

得奖的主要是一个算法,这个算法的确与找对象有关,所以有非诚勿扰之类的。

下面是老端的文章,应该是很通俗的解释了这个算法:

算法是为了解决“稳定匹配难题(Stable Matching Problem)”而提出的,所谓稳定匹配难题,是指:有n个男人,还有n个女人,男人心目中有自己的心上人列表,从最喜欢的女神,一直到最不心仪的恐龙,而女人心中也有相同的列表,从最喜欢的高富帅,到最不喜欢的猥琐男。很明显的,某男喜欢的女人,她可能根本看不上他。而多个女人喜欢的男人,也不可能同时娶这些女人。所以要找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结婚,且大家都满意的方案是很难的。

为了解决以上这个难题,数学家Shapley和Gale两人在1962年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后来被称为Gale & Shapley算法,他们证明了,按照这套算法,他们能够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且稳定的组合,前提是男女数量相等。

算法的第一步,是由男人们一轮一轮的去找他最喜欢的女人表白,女人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拒绝。女人会遇到三种情况,第一是没人来表白;第二是有一个人来表白;第三是有多个人来表白。女人的策略是,如果没人来表白就再等一轮,如果有一个人来表白就暂时同他交往着,如果有多个人来表白,就同最喜欢的那个交往。

一轮过后,有些男人有女友了,有些还打着光棍,没关系,继续开始第二轮。那些光棍们重复上一轮的行为,找自己最心仪的女人表白。女人会遇到一个特殊情况,自己有男友了,但是又有一个男人来表白。如果新来的男人比现在的差,她就忽略,如果比现在的好,那就劈腿换新人。

第三轮再重复第二轮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一直到最后每个人都成功匹配为止。Shapley和Gale两人从数学上证明了,这种策略的结果是最稳固的。因为男人是从自己最喜欢的人开始追求,当他配对成功的时候,意味着所有他更喜欢的女孩都拒绝了他。而女人如果有机会就可以换自己更喜欢的男人,因此当她配对成功的时候,意味着再没有更好的男人来找她了。所以双方达到了稳定(Stable)的状态。

我们发现,该算法对男人(主动出击的一方)有利,对女人(被动等待的一方)不利。因为男人都是从自己最心仪的女孩开始表白,这个策略首先考虑了男人的偏好。相关的数学证明从略。

你可能会发现,当n很大的时候,一轮轮的表白游戏会进行无数次,事实也正是如此。常识告诉我们,农村的人结婚通常都很早,而城市,特别是巨大城市的人,结婚都很晚。那是因为农村里你能够接触到的人都很少,即n很小(可能小于20),通过简单的几轮匹配,大家就能达到稳定匹配状态。而大城市如北上广,n巨大(接近无限),你可能会经历无数次匹配都达不到稳定状态。所以并非像广告里说的那样:更多选择更多欢笑。有时候选择更多反而结果更差了。

前面我们提到,该算法对男人有利,对女人不利,它优先满足了男人的偏好,因此在北上广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才会有那么多的剩女存在,她们终生在等待更靠谱的白马王子出现,但其实这位白马王子早就已经和别的女人配对成功(结婚)了,于是其中的不少女人选择了做小三。

㈧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5年内获奖得主

近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美国)
对经济活动的贸易模式和区域的分析
2009年埃莉诺・奥斯特姆(美国),奥利弗・E・威廉姆斯(美国)
经济治理,尤其是对普通民众作出的贡献和经济治理分析,尤其是企业边际领域方面的贡献。
2010年彼得・戴蒙德(美国),戴尔・莫滕森(美国),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塞浦路斯/英国)
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
2011年托马斯・萨金特(美国),克里斯托弗・西姆斯(美国)
在宏观经济学中对成因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2年阿尔文・罗思(美国),劳埃德・沙普利(美国)
创建“稳定分配”的理论,并进行“市场设计”的实践。

㈨ 契约理论胜出诺贝尔经济学奖 什么是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是研究在特定交易环境下来分析不同合同人之间的经济行为与结果,往版往需要通过假定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交易属性,建立模型来分析并得出理论观点。“契约理论”也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学分支之一,一直处于不停的整合过程之中。

诺贝尔官网对此也有所解释:“契约理论”是用来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的:诸如学校、医院和监狱这样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该是国有的还是私有的?教师、医生和狱卒应该有固定工资,还是绩效工资?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应当多少来自奖金,多少来自认股权?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利弗·哈特和本特·霍尔姆斯特伦,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方面的研究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两名获奖者创建的新契约理论工具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十分具有价值。

㈩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谁

让·梯若尔获得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让·梯若尔(Jean Tirole):法国国籍,法国图卢兹经济学院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兼职教授,法国经济学家。获奖理由是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分析。

让·梯若尔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1953-年),世界经济学家排名第二。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84年至今担任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杂志副主编。 同时还是普纳思经济管理研究院学术委员。

梯若尔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 公司财务、国际金融、企业理论、规制与激励、博弈论、宏观经济学。

阅读全文

与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