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数学中的差分法是什么意思
“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是基于高中数学并应用于公考的资料分析速算高级技巧。
差分法是微分方程的一种近似数值解法。具体地讲,差分法就是把微分用有限差分代替,把导数用有限差商代替,从而把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一般均为微分方程)近似地改用差分方程(代数方程)来表示,把求解微分方程的问题改换成为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在弹性力学中,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中文名
差分法
性 质
科学
类 别
数学
应 用
计量经济学 弹性力学
目录
1 资料分析速算
▪ 适用形式
▪ 基础定义
▪ 作用准则
▪ 特别注意
2 计量经济学
▪ 解题步骤
▪ 数学思想
资料分析速算
编辑
适用形式
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作用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
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
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计量经济学
编辑
差分法,计量经济学中的专有名词,是克服相关序列相关性的有效方法,它是将原计量经济学模型变换为差分模型后再进行OLS估计,分为一阶差分法和广义差分法(广义差分法又名迭代法)。
解题步骤
步骤:
一:建立微分方程
二:构造差分格式
三:求解差分方程
四:精度分析和检验
数学思想
通过taylor级数展开等方法把控制方程中的导数用网格节点上的函数值的差商代替进行离散,从而建立以网格节点上的值为未知数的方程组。将微分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大的数 小的数
9/5 和 7/4 比较
(9-7)/(5-4)=2/1
2/1大于7/4所以9/5大于7/4
『贰』 差分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计量经济学
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我认为是科技发达的经济学,因为现在差分法的科技方面的问题是很主要的
『叁』 计量经济学中的广义差分法为什么损失了部分样本观测值
广义差分法是一种新的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它兼有差分法的简单性和有限元法的高精度性,还具有保持质量守恒等良好性质。在经济学上用于线性回归模型,用于检验参数。
『肆』 计量经济学 什么时候能用差分法
"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来"直除法"或者"化同法源"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是基于高中数学并应用于公考的资料分析速算高级技巧。
差分法是微分方程的一种近似数值解法。具体地讲,差分法就是把微分用有限差分代替,把导数用有限差商代替,从而把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一般均为微分方程)近似地改用差分方程(代数方程)来表示,把求解微分方程的问题改换成为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在弹性力学中,用差分法和变分法解平面问题。
『伍』 差分法好用吗
好用,不难
『陆』 差分法的计量经济学
差分法,计量经济学中的专有名词,是克服相关序列相关性的有效方法,它是将原计回量经济学模型变换为差分答模型后再进行OLS估计,分为一阶差分法和广义差分法(广义差分法又名迭代法)。 步骤:
一:建立微分方程
二:构造差分格式
三:求解差分方程
四:精度分析和检验 通过taylor级数展开等方法把控制方程中的导数用网格节点上的函数值的差商代替进行离散,从而建立以网格节点上的值为未知数的方程组。将微分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大的数 小的数
9/5 和 7/4 比较
(9-7)/(5-4)=2/1
2/1大于7/4所以9/5大于7/4
『柒』 关于计量经济学~~~使用广义差分法之后还是自相关怎么办
恐怕你得换个变量试试了。。。。
『捌』 计量经济学中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方法有哪些
1、简单相关系复数矩阵法(辅制助手段)
此法简单易行;但要注意两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包含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并非它们真实的线性相关程度的反映,一般在0.8以上可初步判定它俩之间有线性相关。
2、变量显著性与方程显著性综合判断
(修正)可决系数大,F值显著大于临界值,而值不显著;那么可认为存在多重共线性。
3、辅助回归
将每个解释变量对其余变量回归,若某个回归方程显著成立,则该解释变量和其余变量有多重共线性。
(4)方差扩大(膨胀)因子法
(5)直观判断法
增加或者减少一个解释变量,或者改变一个观测值时,回归参数发生较大变化。重要解释变量没有通过t检验。有些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与定性分析的相反。
(8)差分法计量经济学扩展阅读:
解决方法
(1)、排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
找出引起多重共线性的解释变量,将它排除出去,以逐步回归法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2)、差分法
时间序列数据、线性模型:将原模型变换为差分模型。
(3)、减小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岭回归法(Ridge Regression)。
『玖』 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步骤
您好,他的主要步骤的话,您可以直接翻你的课本。或者看一下你们的考试卷子,上面有没有相关的题和相关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