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贵州大学西方经济学微观历年考题
我是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研究生,今年刚考上的。2009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复试线:总分A类地区考生总分315, 政治英语 47, 数学 71 ;B类地区考生总分 305, 政治英语44,数学 66;C类地区考生总分 295,政治英语41,数学62。复试的时候考英语口语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自己做一个大概两分钟的英语介绍,然后老师提两个问题。英文自我介绍大概介绍一下自己的本科学校专业,为什么选择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你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计划和自己的特长和在本科阶段参加的科研实践活动。一般只要过了国家复试线都能被录取,而且要是你的排名靠前基本复试都是形式问题。如果你是985院校,考过来都是公费呢!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及导师: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支大林、甄艳、董直庆;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甄艳;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支大林、董直庆、滕建洲。一般支大林带的方向都比较好!他是咱们经济学院的老大!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能不能清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最后祝你2010考研成功!如需什么帮助可以给我留言,包括2009年前的专业课试题都能买到!)
温馨提示: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
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㈡ 西方经济学(微观)试题,不会做啊。。。
1 ABCE
2 ABC
3 CDE
4 BCD
5 ABD
㈢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卷A
姓名:
一、名词解释(15’)
1.需求:
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3.公共物品:
4.GDP:
5.货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40’)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 【 】
A.收入问题 B.就业问题
C.价格问题 D.消费问题
7.王女士某月收入为2000元,最有可能作为此月需求的是 【 】
A.购买价值3500元手机一台 B.购买价值500元的女装一套 C.购买价值200元的金利来领带十条 D.去驾校学车,费用为3000元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 【 】
A.乙是甲的替代产品 B.乙是甲的连带产品
C.甲的需求减少,乙的供给量增加 D.甲的供给减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给增加,需求增加,将导致均衡数量 【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10.在一条等产量曲线的不同点上,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为零 D.可能不同
11.在价格不变条件下,总收益曲线是一条 【 】
A..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12.完全竞争的市场特点是 【 】
A.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B.厂商进出行业全自由
C.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同质的” D.以上都正确
13.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中 【 】
A.超额利润逐渐增加 B.亏损逐渐减少
C.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
14.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
A.汽车噪音对他人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
B.如果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经济
C.社会成本的均衡价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经济不会导致市场失灵
15.下列属于注入的是 【 】
A.储蓄 B.税收 C.进口 D.出口
16.下列不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是 【 】
A.社会保障金 B.国防经费
C.企业救济金 D.儿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
A.工厂发放给工人的加班补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股东红利 D.资本折旧
18.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 【 】
A.等于零 B.大于自然失业率
C.小于自然失业率 D.等于自然失业率
19.古典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
A.货币供给量增加 B.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价指数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
20.新剑桥学派认为发生“滞胀”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府过度增加货币供给量的结果 B.赤字财政和通货政策的结果
C.赤字财政和通货政策的结果 D.以上都是
21.根据储蓄函数关系,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 】
A.收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预期收入减少
22.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 】
A.债券的预期收益 B.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
C.一般物价水平 D.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23.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 】
A.该国不会进口食物 B.该国将出口食物
C.根据此假设仍不能决定该国出口或进口食物
D.该国因生产自给而不能从贸易获得好处
24.对人民币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讲,如果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则美元的汇率将 【 】
A.上升 B.下降 C.无法确定 D.不变
25.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对他国货币的汇率 【 】
A.绝对固定,没有波动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D.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一种货币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
三、计算题:(15’)
26.已知消费函数为C=6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求:
(1) 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
(2) 如果投资变为I=100,均衡的国民收入变为多少?
(3) 投资乘数K为多少?
四、论述题:(30’)
27.试述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15’)
28.试述用GDP(或GNP)来衡量经济成果会有哪些缺陷?(15’)
《西方经济学》试卷A答案
姓名:
一、名词解释(15’)
1. 需求: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据此确定产量,把该赚到的利润
都赚到,实现利润最大化。
3.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4.GDP: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5.货币政策: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
和信用规模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影响和调节宏观
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40’)
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 【 C 】
A.收入问题 B.就业问题
C.价格问题 D.消费问题
7.王女士某月收入为2000元,最有可能作为此月需求的是 【 B 】
A.购买价值3500元手机一台 B.购买价值500元的女装一套
C.购买价值200元的金利来领带十条 D.去驾校学车,费用为3000元
8.如果甲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 【 B 】
A.乙是甲的替代产品 B.乙是甲的连带产品
C.甲的需求减少,乙的供给量增加 D.甲的供给减少,乙的需求量增加
9.若供给增加,需求增加,将导致均衡数量 【 B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10.在一条等产量曲线的不同点上,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 D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一定为零 D.可能不同
11.在价格不变条件下,总收益曲线是一条 【 D 】
A..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水平的直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12.完全竞争的市场特点是 【 D 】
A.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B.厂商进出行业全自由
C.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同质的” D.以上都正确
13.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中 【 D 】
A.超额利润逐渐增加 B.亏损逐渐减少
C.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
14.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D 】
A.汽车噪音对他人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
B.如果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经济
C.社会成本的均衡价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经济不会导致市场失灵
15.下列属于注入的是 【 C 】
A.储蓄 B.税收 C. 出口 D. 进口
16.下列不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是 【 B 】
A.社会保障金 B.国防经费
C.企业救济金 D.儿童福利基金
17.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C 】
A.工厂发放给工人的加班补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
C. 资本折旧 D. 股东红利
18.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 【 D 】
A.等于零 B.大于自然失业率
C.小于自然失业率 D.等于自然失业率
19.古典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A 】
A.货币供给量增加 B.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C.物价指数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
20.新剑桥学派认为发生“滞胀”的主要原因是 【 B 】
A.政府过度增加货币供给量的结果 C.结构失业的结果
B.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的结果 D.以上都是
21.根据储蓄函数关系,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 A 】
A.收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
C.利息率上升 D.预期收入减少
22.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 B 】
A.债券的预期收益 B.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
C.一般物价水平 D.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23.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 C 】
A.该国不会进口食物 B.该国将出口食物
C.根据此假设仍不能决定该国出口或进口食物
D.该国因生产自给而不能从贸易获得好处
24.对人民币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讲,如果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则美元的汇率将 【 B 】
A.上升 B.下降 C.无法确定 D.不变
25.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对他国货币的汇率 【 B 】
A.绝对固定,没有波动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D.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一种货币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
三、计算题:(15’)
26.已知消费函数为C=6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求:
(1) 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
(2) 如果投资变为I=100,均衡的国民收入变为多少?
(3) 投资乘数K为多少?
(1)Y=C+I=60+0.8Y+50,
Y=550
(2) Y=C+I=60+0.8Y+100,
Y=800
(3) MPC=0.8,K=1/(1-MPC)=5
四、论述题:(30’)
27.试述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15’)
第一,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第二, 由创新产生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
第三, 由风险产生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
第四, 追求利润使企业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资源;
第五, 社会以利润引导投资,使投资与资源配置符合社会需要。
28.试述用GDP(或GNP)来衡量经济成果会有哪些缺陷?(15’)
第一, 难以全面衡量经济成果;
第二, 不能全面反映人们的福状况;
第三, 地下活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第四, 不能说明是什么产品和劳务;
第五, 不能反映生活质量水平。
㈣ 求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经典习题及答案解析!
链接来:源https://pan..com/s/1_qafaNOJwyB22uLsTjsRDw
提取码:q0zy
㈤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求解。
1.行业均衡时,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即
1200-10W=20W
所以W=40,L=800
2.此时,就业劳动的收入就是行业的劳动供给曲内线L=20W,所以只要W取得容最大值,那么就业劳动的总收入就达到最大化,又因为W取值范围为[0,60],所以
W=60,L=20W=1200
3.此时W=0,L=1200-10W=1200
4.W取值在40左右波动,L取值在800上下波动.
5.从资源配置的效率角度看,(1)的效率最高,其次为(4),而(2)、(3)效率最低。
㈥ 我要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答案
微观经济学复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备注:本参考答案仅仅包括选择题和计算题。而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在书上大部分可以找到答案,所以没有给出参考答案,请同学们对照课本。部分思考题没有标准或参考答案,需要同学们自己思考。
第二章
2、选择题
(1)4 (2)3 (3)2 (4)2 (5)3 (6)2
3、(1)根据公式Qd=Qs ,可得 PE=6,QE=20
(2)PE=7,QE=25
(3)PE=5.5,QE=22.5
(4)1为静态分析,2、3为比较静态分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从数学模型的角度, 联系:二者都是根据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且都不考虑时间因素;
区别: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
P 比较静态分析是根据变化了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
从均衡的角度, 联系:都是考虑均衡状态的特征(数值);
区别:静态分析是考察既定条件下个变量达到均衡是的特征;
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方法。
P
(1) (2) Q (3)
4、(1)根据公式,弧ed=-(100-300)/200÷(4-2)/3=1.5
(2)根据公式,点ed=-(-100)×2/300=2/3
(3)相同。
如图:ed=OC/CB=2/3
5、(1)根据弧弹性的计算公式,有弧Es=(7-3)/5÷(5-3)/4=8/5
(2)点供给弹性为:Es=2×4/5=8/5
(3)相同(图略)
第三章
2、(1)2 (2)3 (3)1 (4)2 (5)3 (6)2
5、均衡时:MRS12=MU1/MU2=P1/P2=1/4
肯德鸡对衬衫的替代率为1/4
6、(1)I=P1X1=60
(2)预算线的斜率=-P1/P2=-2/3,得P2=3
(3)根据I=P1X1+P2X2,预算线的方程为2X1+3X2=60
(4)预算线的斜率=-P1/P2=-2/3,
(5)MRS12=MU1/MU2=P1/P2=2/3
7、(1)均衡条件:MU1/MU2=P1/P2 3X22/6X1X2 = 20/30 (1)
20X1+30X2=540 (2)
由(1)、(2)式的方程组,可以得到X1=9,X2=12
(2)U=3X1X22=3888
8、(1)A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5 4 3 2 1 0
QAd 0 4 8 12 16 20
B消费者的需求表为:
P 6 5 4 3 2 1 0
QBd 0 5 10 15 20 25 30
市场的需求表为:
P 6 5 4 3 2 1 0
Qd 0 5 14 23 32 41 50
(2)图略。
第四章
2 (1)
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8.75 0
9 63 7 -7
(2)是。从第五单位可变要素投入开始。
9、解:(1) ,
时,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可以实现产量最大。代入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有L=K
等成本线为 ,得到K=1000,L=1000,Q=1000。
(2)在产量既定的情况下,成本最小的条件与前面相同。由上面的L=K代入生产函数,可以得到K=800,L=800,C=2400
第五章
2、选择题
(1)2 (2)3 (3)3 (4)2 (5)4 (6)1 (7)1 (8)1
3、(1)
短期生产的产量表
L 1 2 3 4 5 6 7
TPL 10 30 70 100 120 130 135
APL 10 15 70/3 25 24 130/6 135/7
MPL 10 20 40 30 20 10 5
(2)图略
(3)
短期生产的成本表
L Q TVC=w*L AVC=w/APL MC=w/MPL
1 10 200 20 20
2 30 400 200/15 10
3 70 600 60/7 5
4 100 800 8 20/3
5 120 1000 100/12 10
6 130 1200 120/13 20
7 135 1400 1400/135 40
(4)\(5)略。
5、(1)可变成本部分为VC=Q3-10Q2+17Q;不变成本部分为66
TVC(Q)= Q3-10Q2+17Q
AC(Q)= Q2-10Q+17+66/Q
AVC(Q)= Q2-10Q+17
AFC(Q)= AVC(Q)
MC(Q)=3Q2-20Q+17
6、AVC(Q)= 0.04Q2-0.8Q+10
令上述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可以得到0.08Q-0.8=0,Q=10
AVC(10)=0.04*102-0.8*10+10=6
或者MC=AVC时,AVC 最小,有0.04Q2-0.8Q+10=0.12Q2-1.6Q+10
得到Q=10,结果一样。
第六章
2、(1)2 (2)4 (3)2 (4)4 (5)3 (6)4 (7)4
9、(1)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SMC=MR,而MR=P,
SMC=0.3Q2-4Q+15,代入上面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0.3Q2-4Q+15=55
求解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Q1=-20/3和Q2=20,由于产量为非负,所以均衡产量QE=20。
π=TR-TC=55*20-(0.1*203-2*202+15*20+10)=790
(2)停产点:亏损(-π)=FC=10
??在停止营业点有?P =MC=AVC
即0.3Q2-4Q+15=0.1Q2-2Q+15
解上面的方程,可以得到Q=10或Q=0,
由于Q=0是不生产的条件,因此停止营业点的产量为Q=10
代入P=0.1*102-2*10+15=5
(3)P=0.3Q2-4Q+15 (Q≥10)
??、(?)根据题意,LMC=3Q2-24Q+40,?P??MR=LMC=100,得Q=10,或Q=-2
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厂商实现的产量Q=10
LAC=LTC/Q=Q2-12Q+40=2O,π=TR-TC=100*10-20*10=800
(2)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LAC=LMC,得
Q2-12Q+40=3Q2-24Q+40,求解方程得到Q=6或Q=0
因此长期均衡时,单个厂商的产量Q=6,
P= LMC=3Q2-24Q+40=4
(3)有需求函数可得到,在供需均衡时,由于价格为P=4,
所以行业的需求量Qd=660-15*4=600
厂商的数量N=行业需求量/单个厂商的产量=600/6=100
11、(1)D=LS,即5500+300P=8000-200P,得P?=5,Q?=7000
(2)D’=LS, 即5500+300P=10000-200P得P?=9, Q?=8000
(3)其他条件不变,当D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与均衡量增加
12、(1)D=SS,即6300-400P=3000+150P,得P?=6,Q?=3900
(2)若市场均衡,则厂商一定也达到长期均衡,二者的均衡价格相同。
厂商均衡时,P=MinLAC,得P=6
因此,市场均衡。
行业内厂商数量为:N=3900/50=78
(3)D’=SS’,得Q?=5600,P?=6
(4)市场长期均衡,N=112
(5)该行业为成本不变行业(产量增加时,产品价格不变)
(6)112-78=24
第七章
2、(1)2 (2)4 (3)1 (4)3
11、短期均衡条件:MR=SMC
MR=TR’=(P·Q)’=150-6.5Q,SMC=STC’=0.3Q2-12Q+140
得Q=20或者Q=-5/3
由于产量不能为负数,所以均衡产量为Q=20
P=150-3.25*20=85
第八章
7、厂商利润最大: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
即:VMP=W, VMP=MQ·P,MQ=dQ/dL=-0.03L2+2L+36
代入可以得到:0.1*(-0.03L2+2L+36)=4.8
得L=60或者L=20/3
当L=60小时的时候,AQ=-0.01*602+60+36=60
当L=20/3小时的时候,AQ=-0.01*(20/3)2+20/3+36=42
由于L=60小时的时候,具有更大的平均产量,因此,雇佣60个小时的劳动。
(可以验证,当L=60, 利润=72美元,当L=20/3小时,利润=-4美元)
或者,计算 ,当L=20/3时,>0,当L=60时,<0,即L=60时有极大值。
第九章
8、(a)DL=SL,100W=60000-100W,得W=300(美元)
(b)S’=100(W-10)
DL=SL’100(W-10)=60000-100W,得W=305(美元)
(c)由厂商和工人共同支付
厂商:征税前,按300美元支付工资 多支付5美元
征税后,按305美元支付工资
工人:征税前,可得300美元工资
征税后,可得 305美元工资,但要支付10美元的税, 少了5$
实际得295$
(d)劳动的供给为100*(305-10)=29500
TAX=29500*10=295000(美元)
9、准租金=TR-VC=100*10-100*5=500(元)
经济利润=TR-TC=准租金-固定成本=500-100*4=100(元)
第十一章
7、A?8、D 9、D
第十二章
7、B?8、B 9、A 10、B
11、解:MC=2X MR=2*10=20
MC=MR X=10(只)
2005-10-11 10:22 往事随风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3-9章)
第三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
㈦ 西方经济学(微观) 答案
题好多阿~~
让我翻书给你好好找找
㈧ 一道西方经济学-微观的习题,谢谢!
(1)所有生产要素可变
Q=(A^1/4)(B^1/4)(C^1/4)
要素边际产量(Marginal proct of A,B,C)
MPA=1/4(A^-3/4)(B^1/4)(C^1/4)
MPB=1/4(A^1/4)(B^-3/4)(C^1/4)
MPC=1/4(A^1/4)(B^1/4)(C^-3/4)
当MPA/MPB=PA/PB为要素最佳投入比,得出B/A=PA/PB。同理可得,B/C=PC/PB,A/C=PC/PA
将上述三等比式代入Q=(A^1/4)(B^1/4)(C^1/4),得出C=Q^4PA*PB/(PC)^2,同理(字母代换即可)得出A=Q^4PB*PC/(PA)^2,Q^4PA*PC/(PB)^2
长期总成本函数 LTC=PA*A+PB*B+PC*C
将三个A,B,C的等式代入,可得长期总成本函数随Q变化(PA,PB,PC都已知)请楼主自行推导~:)
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即将长期总成本函数除以Q
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即求长期总成本函数一阶导
(2)要素C为不变要素
Q=(A^1/4)(B^1/4)(C^1/4)
要素边际产量(Marginal proct of A,B)
MPA=1/4(A^-3/4)(B^1/4)(C^1/4)
MPB=1/4(A^1/4)(B^-3/4)(C^1/4)
当MPA/MPB=PA/PB为要素最佳投入比,得出B/A=PA/PB
将B/A=PA/PB,得出B=A*PA/PB,代入Q=(A^1/4)(B^1/4)(C^1/4),可得
A=C^-1/2乘以(PA/PB)^-1/2乘以Q^2
同理得B
将A,B关于Q,C的两个等式代入STC=PA*A+PB*B+PC*C,即可求出短期总成本函数
短期平均成本函数,即将短期总成本函数除以Q
短期边际成本函数,即求短期总成本函数一阶导
PS: 我初学经济,没做过这类问题(可悲),今天网上看了些题目才晓得何解,为了拿分,现学现卖。请楼主自己解下有关等式。注意区分长,短期生产要素的可变性。如果有错,请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