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国人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如曼昆的和高鸿业编写的差别大吗 哪个更难
你好抄!
高鸿业的西方袭经济学普遍比较难,看起来不怎么系统,但是由于是各大高校的专业课课本,而且大部分经济考研都是以这个为参考资料。这个刚接触西方经济学的人来学比较困难。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比高鸿业的简单一点,通俗一点,新手能更好的接受,适合跨专业考研的同学。
如有疑问,请追问。
『贰』 黄亚钧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与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有什么不同
考研究生用高鸿业的好,看高鸿业的书比较系统,学得快;如果你之前没有学经济内学,建议提前看一下容曼昆的经济学,比较入门。
要学好高鸿业的书,关键是得知道他的书的特点:只要把关键的公式弄懂了,记住了,那么读他的书就很轻松了,只是基本就会了。出什么题也难不倒你了。除了考你知识面的题目了,不过这样的题目基本上不出。另外有高鸿业的书配有讲义以及课件,更有助于学习了。如需求高鸿业的讲义和课件,留个联系方式。
『叁』 谁能介绍几本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入门书
一、入门教材:人大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
1、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 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 《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 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竟用黑体加插一段马克思论地租之说法,以说明所传授学问之错误,实为极可笑者。
说明:
1、 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大高手所写就。
2、 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政府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邓大人首肯之后,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此类教材,多为新出道之老师,为进阶升职,凑出版物之数而编抄西人著作而成,机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动”之知识,又无竞争机制,购买者多为其听课学生。故质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购买。
3、 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肆』 西方经济学 哪本书最好
11 A1452802 宏观经济学 (美)R.多恩布什(Rudiger Dornbusch),(美)S.费希尔(Stanley Fischer)著 2008-01-18 2008-01-18 大学城经济学馆
12 A1835166 经济学 (英) 约翰·斯罗曼著 2007-12-04 2008-01-18 大学城经济学馆
13 A2336075 卧底经济学 (英) 蒂姆·哈福德著 2007-12-24 2008-01-18 大学城经济学馆
14 A2471329 宏观经济学课程辅导与训练 李广伶主编 2007-12-24 2008-01-18 大学城经济学馆
15 A1991373 中外企业管理案例选 熊钟琪主编 2008-01-06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16 A2145712 跨国品牌失败案例 曾朝晖著 2008-01-06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17 A2144748 世界著名CEO成功谋略 张政新著 2008-01-06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18 A2028958 国外著名企业管理案例评析 余菁编著 2008-01-06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19 A2338963 国外企业创新案例选 主编周延鲸, 熊钟琪 2008-01-06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20 A2027752 超越成功 姚中华, 张涛编著 2008-01-06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21 A1936884 品牌战略管理实战手册 刘威著 2008-01-06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22 A2322418 企业文化修炼案例 编著杨艳英, 李柏松 2008-01-03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23 A1884884 知识管理 (德)[卡尔·马丁]Kai Mertins,(德)[彼得·海森格]Peter Heisig,(德)[詹·沃贝克]Jens Vorbeck编著 2007-12-24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24 A1801890 组织的知识管理 苏新宁 ... [等] 著 2007-12-24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25 A2324597 企业知识管理 王代潮, 曾德超著 2007-12-24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26 A2334418 知识转移与企业信息化 左美云著 2007-12-24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27 A2183641 知识管理学 主编邱均平 2007-12-24 2008-01-06 大学城哲学与法学馆
28 A2455988 宏观经济学 (美) 多恩布什, 费希尔, 斯塔兹著 2007-12-07 2008-01-06 大学城经济学馆
29 A1772642 阿根廷危机反思 主编江时学 2007-12-20 2008-01-03 大学城经济学馆
30 A2503766 宏观经济学原理 (英) 约瑟·G. 内利斯, 大卫·帕克著 2007-12-04 2007-12-22 大学城经济学馆
31 A1614003 经济学原理 (美)曼昆(N.Gregory Mankiw)著 2007-12-04 2007-12-22 大学城经济学馆
32 A2390010 宏观经济学习题解析 曹家和等编著 2007-12-12 2007-12-22 大学城经济学馆
33 A2048123 宏观经济学典型题解析及自测试题 张云峰主编 2007-12-04 2007-12-22 大学城经济学
『伍』 请推荐几本西方经济学 书籍
《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两本书,曼昆,挺基础的,入门比较好~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
《宏观经济学》曼昆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
『陆』 西方经济学 哪本书最好
人大版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都有),深入浅出,解释很详细,适合初学者看。不过,习题较少,建议看的时候。买本配套练习。
『柒』 《西方经济学》主要考什么啊,怎么复习啊
经济复学院的金融学是考试科目制全院统考,于其他专业一致。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各占一半。因此,参考书目要看经济学院老师编写的教材,比如刘伟的经济论文和经济学教材,刘文忻张元鹏的微观经济学和张延的宏观经济学。还要参考逄锦聚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而考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只考西方经济学综合试卷,所以要看中级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主要是中译本教材,比如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联,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等等。招生专业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等
『捌』 外国人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如曼昆的和高鸿业编写的差别大吗 哪个更难
高鸿业的书是国内经济学教材老大,但是普遍评价:有抄袭国外教科书,然后错误很多。曼昆的经济学教材非常详细,而且简单易懂,想要培养经济学意识的可以看看,普及类知识比较多。若是想要专业学习经济学的话,曼昆的难度远远不够。可以参考其他作者的书。
总体说来,外国人的教材会写得很详细,把整个故事给你说清楚,让你知道来龙去脉,所以语言也会比较啰嗦。但是中国的教材就是很教科书模式,概念、分析、练习这样子的。看你个人的取舍,如果想深入学习经济学的话,建议看外国人写的书,毕竟不论是经典经济学还是后现代主义经济学,都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啦 =P
『玖』 哪本西方经济学参考书好
首先问一下你是不是要准备经济学考研
如果是考研的话,金圣才的书不错
尹伯成的书题目挺多的,当然经济学的观点有很多,参考书侧重点也不同,不宜过多。如果是考研的话,就好好的认真的看规定的书就好了。
如果只是自己学习,题目就更加不要做太多了,适当就可,主要是要广泛的了解不同的经济学派的观点,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广泛的认识。
国内的教材以高鸿业的为主,楼主可以多看看国外的教材,因为老外的书都是很多的例子。
微观的我觉得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的观点不错》但这是中级的教材,初级可以看看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鲁宾费尔德的。
宏观的曼昆的不错,结合案例。
我说的似乎偏题了,我就是考研的,而且是经济,我们大多数用的是尹伯成的。
『拾』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心得与体会(才学了一本书的一半)
范文:
这一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起初我对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真的一无所知。西方经济学学习心得4篇。以前的学习都是反复的上几门应试的课程,上了大学,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一下子全变了。虽然当初填志愿时我首选了现在的这个专业,但我对这个专业主要研究什么、主要学习什么、主要将会接触哪些课程、哪些知识都不曾深涉深知,有点懵懵懂懂地闯进了这个专业。所以,开学至今,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完全是按照学校的安排而进行的,每一门课程也都是从开学的一无所知、不知道学习目的与方向到渐渐了解,知道了一些知识、一些原理,渐渐明白学习这门课的原因和目的,渐渐学到一些学习每门课所需的一些方法和重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让我更有感触。
从第一节课,老师您对我们进行洗脑开始,我们接触、认识了这门课程,我们从您那里了解了该如何去学这门课,为什么学习这门课,学习这门课的目的等一系列开启我们进入这门课学习大门的关键。
对这门课的学习,您对我们的要求是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些经济现象,要求我们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学着做一个理性的人。
这学期即将结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有了稍稍的了解。能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某些原理简单地解析一下身边的一些小事。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消费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动、生产者行为的决定和变化、市场结构差异、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和变化、一般均衡过程等问题,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微观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大量使用均衡分析方法和边际分析方法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个体,以此再推广到整个市场,如单个的消费者、单个的厂商、单个行业等,它主要以单个数量的分析为主。在微观经济学中,这种分析方法有两个重要的假设条件。一是理性人的假设,即“经济人的假设”,即在经济活动中每个经济个体总是以利己心为动力,企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另一个假设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它要求人们对有关的经济情况能确切的了解,即完全知识或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但这一条件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需求与供给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等。通过对需求与供给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分析,我知道了为什么校门口的西瓜从每公斤3元渐渐降至每公斤1元。因为起初西瓜刚刚上市,供给量较小,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所以价格较高才能达到均衡状态。而随着西瓜上市季节的来临,新的供给商不断涌入这个市场,使供给量增加,供给量大于原先价格下的需求量,所以价格下降,直至供求均衡。因为这个季节西瓜市场能给供给商带来利润,所以可能仍有供给商加入这个市场,一旦供给量大于现有价格下的需求量,那么西瓜的价格将还会有所下降,直至不再有厂商加入或退出这个市场,整个市场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那么西瓜的价格就不会再降了。
通过对效用论的学习,我知道了应该做个理性的经济人,使利益达到最优。利用效用论,我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在手里的钱一定的情况下不会一早上喝三杯最爱喝的可乐,而会去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虽然可乐是他的最爱,但只有在他喝第一杯的时候他所获得的效用即满足感最大,当他喝第二杯时,根据效用递减规律,他所获得的效用将会减少,而当他喝第三杯时,他可能会因为喝多了而不想喝了,从而第三杯的效用很小甚至会减少总效用。但他若拿买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钱去买早点的话,由于早点可以填饱肚子,所以一份早点的效用大于他喝第二杯第三杯可乐的效用,所以他会选择买一份早点一杯可乐,而不是买三杯可乐,从而使他的效用获得最大,他的利益也达到了最大。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利用生产、成本以及市场等理论去分析解释一些市场上的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
从个人来说,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但却不可以一味地抄书、搬书,要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