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宏观经济学要分析对象

宏观经济学要分析对象

发布时间:2020-12-07 07:37:28

㈠ 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其中微观是对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宏观是对整个社会的研究。
故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既属于微观经济学又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㈡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分别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企业和个人 主要词汇是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 边际效用 平均成本 等等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主要词汇有财政政策:税收 政府支出 货币政策 以及汇率等等

㈢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把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大概分成三大类:收入水平问题,物价增长的问题,生产水平与失业的问题。其中还有各种宏观的指标,例GDP, CPI等。

㈣ 宏观经济学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主要讲了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项目,宏观经济量模型,,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通胀理论,

㈤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

㈥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作为消费者的家庭部门和作为生产者的厂商部门如何作出选
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整个经济的总需求。
第二:家庭和厂商部门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第三: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
第四: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㈦ 宏观经济学主要讲了什么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7)宏观经济学要分析对象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发展史

1、产生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2、发展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

特别是自边际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不承认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承认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经济学在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㈧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是妹纸那 我就给答!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的问题!

㈨ 用宏观经济学分析经济增速下降

选B:收入与就业分析。

宏观经济学:

①研究的对象:整个国民经济。

②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

③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④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基本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等。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等各种变量的关系

2、就业理论: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通货膨胀理论:根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短期有相互替代关系,可以以增加失业率来换取通货膨胀率的降低,两者长期无任何关系

4、经济周期理论: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

5、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质的概念。经济增长原因有a劳动力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b资本(包括土地)在数量上的增加;c劳动力从农业和小本经营中重新配置到更有效的用途上去,即资源配置的改善;d规模的节约;e知识进展以及它在生产上的应用。

6、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财政政策是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支出、税收和借贷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货币政策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两者的效果的即时性和持久性不同。

阅读全文

与宏观经济学要分析对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