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之父

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之父

发布时间:2020-12-06 13:22:00

Ⅰ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

(1)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之父扩展阅读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选择,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作用,以及政府如何试图影响它们的选择。微观经济学问题包括解释消费者如何应对产品价格的变化以及企业如何决定收取什么样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还涉及到政策问题,如分析减少未成年人吸烟的最有效方法,分析批准销售一种新处方药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分析降低空气污染的最有效方法。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作为整体的经济,包括诸如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这样一些问题。宏观经济学问题包括解释为什么经济会经历衰退和失业不断增加的时期,以及为什么在长期内有些经济体比其他经济体增长得快得多。

宏观经济学也涉及政策问题,如政府干预能否降低衰退的严重性。

Ⅱ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2)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之父扩展阅读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参考资料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学科)网络

Ⅲ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各自代表学派和人物是什么

一楼的区别讲的很好哈,教科书上的说法。
我说下后面的问题,但是我不是正宗的经济学出生的,这里就简单的说下。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经济学派之争

主要是时间上的
经济学的鼻祖斯密开始的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
李嘉图学派 (李嘉图)
马歇尔学派 (马歇尔)
在马歇尔后呢分成两派一派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和凯恩斯学派(凯恩斯)
继承凯恩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新剑桥学派 (罗宾逊夫人)和反凯恩斯的新凯恩斯学派 (曼昆)
这是主线,其他还有些零碎的,我就不是很清楚的。水平有限。

Ⅳ 6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是什么各自创始人是谁什么是看得见的手和看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是(研究、解决、方法、假设、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
各自的创始人是(宏观经济学是凯恩斯;微观经济学是亚当斯密)。
(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是“看得见的手”;
(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是“看不见的手”。
扩展: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供参考。

Ⅳ 微观经济学之父是谁

亚当·斯密
英国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公认的“经济学之父”,于1776年著《国富论》一书(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缘由的研讨》)。《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资本 自在经济的理论根底。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即市场自动调理资源的分配。同时主张 无作为,不干预经济开展。
亚当·斯密(Adam Smith):经济学鼻祖 [编辑本段]简介 出生:1723年6月16日(苏格兰 苏格兰伐夫郡可可卡地)
逝世:1790年7月17日(苏格兰 苏格兰爱丁堡)
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
主要范畴: 哲学、 学、经济学
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在市场、劳动分工
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
施影响于: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米尔顿·弗里德曼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建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视,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逝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终身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物干扰;有时也因而发作糗事,例如:亚当斯密担任海关 时,有次因单独出神将本人公文上的签名不盲目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亚当斯密在生疏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端会因害臊频频口吃,一旦熟习后便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欢的学问研讨起来相当专注、热情,以至废寝忘食。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 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取得良好的教育,独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1750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只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担任学校 事务,不断到1764年分开为止;这时期中,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取得学术界极高评价。然后于1768年开端着手著作《国度康富的性质和缘由的研讨》(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国富论》已根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修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惹起群众普遍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猖獗,因而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在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 。1784年斯密列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典礼,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54年5月逝世所以迟未上任;直到1787年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逝世前将本人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辟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共同,但是他初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范畴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底。因而完整能够说《国富论》是现代 经济学研讨的起点。
该书的巨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亚当斯密批驳了旧的重商 学说。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度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 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念,提出了劳动的根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惹起消费的大量增长,鞭挞了障碍工业开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 。
《国富论》的中心机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在市场实践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消费社会最迫切需求的货种类类的数量。例如,假如某种需求的产品供给短缺,其价钱自然上升,价钱上升会使消费商取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消费商也想要消费这种产品。消费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给短缺,而且随着各个消费商之间的竞争,供给增长会使商品的价钱降到“自然价钱”即其消费本钱。谁都不是有目的地经过消弭短缺来协助社会,但是问题却处理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本人的利益”,但是又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完成一种他基本无意要完成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常常比他们真正想要完成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但是假如自在竞争遭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如其分。因此亚当斯密置信自在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事实上他坚决反对 对商业和自在市场的干预。他声言这样的干预简直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亚当斯密固然没有创造“听任政策”这个术语,但是他为树立这个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别人都多。
有些人以为亚当·斯密只不过是一位商业利益的辩护士,但是这种见地是不正确的。他经常重复用最激烈的言辞痛斥垄断商的活动,坚决请求将其消灭。亚当斯密对理想的商业活动的认识也并非天真幼稚。《国富论》中记有这样一个典型察看:“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谈判不是筹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欲盖弥彰进步物价的方案。”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构造紧密,论证有力,使经济思想学派在几十年内就被丢弃了。实践上亚当·斯密把他们一切的优点都吸入进了本人的体系,同时也系统地披露了他们的缺陷。亚当斯密的 人,包括象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他的体系停止了精心的充实和修正(没有改动根本纲要),今天被称为经典经济学体系。固然现代经济学说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办法,但这些大致说来是经典经济学的自然产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以至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自然不是他的 学说)都能够看作是经典经济学说的继续。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在一定水平上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观念。固然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都坚持以为人口担负会障碍工资高出维持生计的程度(所谓的“工资钢铁定律”),但是亚当斯密指出在增加消费的状况下工资就会增长。事实曾经非常分明地标明亚当斯密在这一点上正确,而李嘉图和马克思是错的。
除了亚当·斯密观念的正确性及对后来理论家的影响之外就是他对立法和 政策的影响。《国富论》一书技巧高超,文笔明晰,具有普遍的读者。亚当斯密反对 干预商业和商业事务、同意低关税和自在贸易的观念在整个十九世纪对 政策都有决议性的影响。事实上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今天人们仍能觉得出来。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开展致使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放置一边,因此人们容易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实践上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建人,因此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 [编辑本段]时期背景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当时的英国能够说是欧洲的先进资本 国度。不只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国,尚且是抢先其它国度的工业国。18世纪前期欧陆的法国和的德国,尚停留在幼稚的封建的家内工业,或独立手工业的阶段,依然以这种方式来支配消费。但英国却不然,曾经走入资本 初级阶段,所谓工场手工业已在国内各大都市筑下根柢。
中世纪的家内工业或独立手工业,工人是分散在各家各户,个人在全体作业过程中不过是一个孤立的劳动者。工厂制手工业却是许多的工人在一个工厂劳动,在一个资本家的指挥命令下,运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分工的作业。不断到1760年以降发作了产业反动,运用机械的大工业呈现为止,在产业反动前英国各国各地所实行的,依然是这种资本 前期的工厂制手工业。
这位誉满天下的古典派经济学的大师亚当斯密,生当工厂制手工业和机械制大工业的过渡时期。他的功劳就是把当时零星片断的经济学学说,经过有体系的整理,使之成为一门分门别类独立于哲学的大学问。
转自:广州健康网 http://gz.sojk.net/173837842.htm

Ⅵ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并主要依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关系,来决定价格与产量的。

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充分利用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微观经济学对宏观经济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当社会上较多的企业根据自己的价格预期、利息率预期或对市场的供求的状况的预期,改变目标存货水平和实际存货水平,改变进货量或社会上有较多的企业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原因而改革,宏观经济就会受影响。

2、社会上有较多的个人根据自己的价格预期、利率预期或对市场供求状况的预期,改变自己的消费品购买量,或社会上有较多的人,由于个人消费,偏好有较大的改变,从而改变自己的现金持有额时,宏观经济就会受到影响。

(6)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之父扩展阅读

1、区别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经济的供求状况,而宏观经济学通过社会的供求关系状况,决定的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2、内容

就具体研究内容来看,宏观经济学主要涵盖了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AD-AS模型),经济增长(索罗模型)和经济周期理论,失业与通胀,货币与财政政策等。

微观经济学主要涵盖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厂商理论(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博弈论(纳什均衡等),福利经济学(外部性,搭便车)信息经济学(柠檬),有效市场理论等等。

Ⅶ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分别是谁呢,或集大成者

微观经济学创始人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微观经济学创始人为法国的魁奈和英国的马尔萨斯。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7)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之父扩展阅读:

微观经济学发展的阶段

(1)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2)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

(3)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

(4)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Ⅷ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所在

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详细请看

!1p_ItU8_1SNiShdX0NlrzAyA!148.entry

Ⅸ 首次使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名称的人是谁

这个问题应该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亚当·斯密(1723~1790年)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第一代凯恩斯男爵(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凯恩斯的思想不仅是书本里的学说,也成为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世界性经济萧条时的有效对策,以及构筑起1950年代至1960年代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繁荣期的政策思维,因而有世人夸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或译救世主)”、“战后繁荣之父”等。一度主宰资本主义的凯恩斯思想也成为经济学诸学派之一,称为“凯恩斯学派”,并衍生数个支系,其影响力持续至今。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为世界经济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上供参考。

阅读全文

与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之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