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论述 乐视 的闭环经济学搞得怎么样
一、乐视网的商业模式介绍“平台+内容+终端+应用”这八个字就诠释了乐视创新的商业模式,业界也称之为“乐视生态模式”,其具体内容为:1、平台,包括云视频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视频化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许多网站都有向网民传输视频的需求,而乐视网打造的全球领先的云视频开放平台,就能满足这一需求。云视频平台让这些网站不需要自己建视频专业开发和技术维护团队,由乐视网提供上传、存储、转码等一整套视频解决方案。2、内容,包括三部分:(1)外购的正版影视剧、动漫、纪录片及有版权的综艺节目等;(2)乐视网兄弟公司乐视影业,每年制作和发行的近30部大片及自制的网络剧、网络栏目等;(3)其他如体育、娱乐、综艺、动漫、音乐、风尚、汽车、财经等频道。3、硬件终端软件,包括LetvUI、乐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和乐视TV·超级电视。4、应用开放平台,即乐TVStore。乐TVStore,是乐视专为智能电视打造的一个面向开发者开放的智能电视应用开放平台。通过乐TVStore,用户可以一站式下载符合电视屏幕的程序应用,无论是游戏,娱乐还是生活工具都能够快速的进入并进行体验。二、乐视网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处分析(一)以丰富的视频版权实现内容的创新视频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视频内容,乐视从2004年成立至今就一直在收购长视频版权,到目前为止,乐视网已积累了10万集电视剧和5000多部电影版权,成为了我国最大的“影视版权库”。除了它丰富的影视版权,乐视从2011年开始采用的独播剧模式及收购花儿影视,成立乐视影业后为它提供了大量新颖的视频。不仅如此,乐视还渐渐引进体育、娱乐、综艺、动漫、音乐、风尚、汽车、财经等频道以及开设体育等网络栏目,这些构成了乐视的差异化视频内容,实现了内容的创新。(二)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广告播放的创新视频网站行业普遍采用的是视频“前贴、暂停、后贴”的广告模式和植入广告模式。乐视网在充分实施视频网站行业传统的广告模式的同时,于2011年1月开创并实施了“全网贴片”的广告模式,即乐视网在自己已拥有版权的视频中植入广告,然后再分销给其他视频。这样广告主只需要在乐视网投放广告就能达到宣传的效果。同时,乐视网还推出了网络视频行业的第一个1080P超清广告。乐视网的1080P的广告清晰度能够满足对广告质量要求非常高的知名品牌,给收看广告的用户更清晰直观的感受。(三)以混合多元的手段实现盈利的创新视频网站出现初期,采用的都是单一的免费模式或付费模式。而乐视网却独创了“付费+免费”的混合模式。付费即对购买了版权的影视剧等进行收费发行,免费则是乐视的免费客户端使用户可以上传各种影视视频,并进行视频分享。这样既克服了单一模式各自的劣势又将两者的优势有效的进行了融合,使得乐视网的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而乐视网的收入来源于正版内容点播收费、广告收入、版权分销及硬件终端软件的销售收入,它的收入具有多元性。乐视网正是凭其独特的混合多元的收入方式成为了第一个盈利的视频网站。(四)以延伸产业链获得商业模式创新价值2012年,优酷土豆的合并让整个视频网站行业进入了整合时代,非“富二代”的乐视没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于是它另辟蹊径进行视频网站的垂直产业链延伸,将其业务范围扩展到产业链上游的影视制作和下游的智能电视市场开发,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乐视的延伸产业链为:收购花儿影视,成立乐视影业,在产业链上游依靠这些专业化团队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脉,制作引领潮流的精品大剧及电影,再采用全屏播放的策略促进内容的传播,然后再通过产业链下游的电商平台促进内容端衍生品的销售。三、乐视网独特的商业模式的经济学分析(一)收入-成本分析乐视的成本供给即收入来源主要分为用户付费、广告收入、版权分销收入及终端产品收入。1.用户付费。乐视从2004年成立之初就采用“付费+免费”模式,虽然因此用户增长缓慢但相对于其他免费或近来才采取付费模式的视频网站来说,这一笔收入无疑增加了其资金积累。2.广告收入。乐视独创的“全网贴片”广告模式及其1080P超清广告在一定程度上抢夺了其他视频网站的广告客户并且能够吸引知名企业,这样既打击了竞争对手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3.版权分销收入。从2009年开始,中国视频行业版权管理逐步加强,各大网站的盗版视频纷纷被迫下架,此后,其他视频网站必须向乐视购买版权。爱奇艺、PPTV、优酷、搜狐、迅雷五个主要客户的版权购买费用一度占到乐视分销业务收入的62%、总收入的37%。4、终端产品收入,主要是乐视TV的销售。但是由于乐视进入智能电视市场靠的就是低价、高性能,因此利润很低,目前为止,终端产品收入并不是主要收入来源乐视的成本需求主要分为宽带成本、版权成本、硬件和广告成本。1.宽带成本。随着网络视频行业的逐渐兴起,网站的用户不断增加及乐视不断提高用户体验都使得宽带成本逐年上升,但在短期内来说,宽带成本是所有视频网站共同的固定成本。2.版权成本。乐视的版权成本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存在,从2009年后版权成本也成为了所有视频网站的固定成本,但是相对来说乐视的版权总成本是低于其他视频网站的,但近年随着视频网站竞争加剧,乐视的版权边际成本也在不断攀升。3.硬件和广告成本。由于乐视TV的生产,乐视还存在硬件这一成本,但乐视TV的生产采取的是外包形式,即乐视主要是设计,其他零件的生产交由它的合作伙伴,从微笑曲线来看,它的成本是较低的。(二)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我们可以将产权分解为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和让渡权等。而乐视网大量购买版权就是指版权方利用自己的让渡权将版权的所有权、使用权、用益权等转让给了乐视网,乐视网成为了产权主体。乐视成立之初,由于当时国内的网络数字视频版权概念基本还没有兴起,很多版权方都不明白网络版权可以卖,所以当时购买网络版权的价格比较低,乐视网多年来打包购买了海量的影视剧,以低廉的价格积累了大量正版影视剧资源。网络视频行业日益正版化,网络版权市场的规范性日益提高,乐视数年来积累的正版影视库资产价值迅速升值,使乐视在产权方面取得了优先权。(三)垂直产业链产生的规模经济乐视网进行的垂直产业链延伸将产业链各节点的效能加倍释放从而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所谓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都得以降低,从而能够取得的一种成本优势。乐视的垂直产业链在上下游做了全面覆盖,包括上游的影视制作公司乐视影业和技术研发公司乐视致新以及下游的宣传、销售公司乐视关高等。乐视的这种垂直整合,虽然没有使乐视母公司本身的规模扩大,但是如果将它的整条产业链视为一个整体的话,乐视影业制作的影视剧减少了乐视购买版权的费用乐视广告将减少乐视的广告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子公司可以独立经营增加了收益,因此乐视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四)竞争虽然现在网络视频行业中仅有数十家企业存在,但是竞争却较以前更为激烈。2012年优酷土豆合并使得网络锁视频行业进入了不可逆转的整合时代,随后搜狐视频、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三家结成了联盟共同分享同一视频的播放以降低版权购买成本,这四大视频网站的这种整合使得网络视频行业形成了类似双寡头垄断市场,这样行业壁垒较高,其他的视频网站不能轻易进入该行业。而乐视为了生存下去,另辟蹊径涉足了互联网电视行业,进行了垂直产业链整合,乐视TV的出现再加上乐视长期积累下来的海量影视剧很快就从那四家视频网站中掠夺了大部分用户。(五)技术进步1、广告营销系统的进步:2013年,乐视网在视频行业中首次创造性地推出“乐视罗盘精准营销系统”。罗盘系统由一针七盘构成,内核罗盘广告发布系统驱动,一针精准指向广告主营销需求。通过该系统,乐视网能够精准筛选出与传播目标最为匹配的视频内容资源和广告资源进行投放,在多屏时代下帮助广告主有效提升媒介投资回报率,科学准确地完成跨多屏媒体效果评估和计划优化。2、乐视网的总带宽达到近1.3T,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带宽过T级的视频网站,确保了优质的用户体验。3、在广告方面乐视网页进行了技术创新,“全网贴片”模式+1080P超清广告,实现了乐视网、广告商和用户的三方共赢。(六)众筹模式众筹模式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然后进行生产,最后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用户的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模式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只要网友喜欢这个项目,他们就会投资,从而很多小本经营的企业或创业者能够获得项目启动资金。而乐视作为跨界电视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就采用了这种筹资模式。一方面它降低了乐视资金运转的压力,因为跨界意味着从头开始,在前期的投入会很多而毕竟乐视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它的资金运转已经有了一定的模式,因此乐视需要众筹模式来进行筹资,避免出现传统电视厂商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巨大成本;另一方面,乐视这种“亲民”的做法,可以及时掌握消费者偏好,能更精准的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同时这样不会出现产品滞销的情况,从另一种角度来说降低了乐视进入电视行业的风险。
Ⅱ 产业链闭环是什么意思
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形成产业链闭环。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
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闭环,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整合是对产业链进行调整和协同的过程。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环节中的某个主导企业通过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 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
(2)闭环经济学扩展阅读:
注重农业产业链闭环设计,日本做强农业。
1、日本农副产品品质优良。
无论是大路货,还是新优品种,都是色泽亮丽,规格统一,令人赏心悦目。在市场上,所有待销的农产品都是经过精心整理包装的,没有散装,更没有带泥、带枯叶出售的。农产品的包装箱上都印有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姓名。
2、品种优是质量优的先决条件,精明的日本农民深谙此道。
日本政府除对大米的生产和流通实行一定的干预外,对其余农产品一律放开,由农民根据农协提供的市场信息和良种自行选择栽培。日本农民从事生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追求质量。以稻米为例,一般每亩产量只有300~400千克,但所产大米无论在外观,还是在口感上都属上乘。
3、生产模式先进、管理细致,是日本农产品质量佳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无论种植何种作物,都能体现出日本农民“绣花”般的细心与精致。在一些地区,实行了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内种植的草莓、番茄等,其培育管理比苗圃、花圃还要精细,就像花卉盆景展示园一样。因此,称日本农业为“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并无夸大之嫌。
4、日本农户的专业化生产格局更为明显。
一般来说,日本的农民都是专业户,种草莓的都种草莓,种番茄的都种番茄,种鲜花的都种鲜花。一般农户全年只生产1~2个品种,最多不超过3个品种,而且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为商品,农产品的商品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