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富论》,《资本论》,《经济学原理》应该先看哪一本
我认为 先看《经济学原理》再看《资本论》而后看《国富论》这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2. 经济学入门的书籍 是《国富论》好 还是《经济学原理》那本书更好
经济学原理抄,《经济学原理》指的是一类书籍,中英皆有,是比较基础的经济类教材,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有曼昆,索罗斯,范里安等人,且有相应的中英本。第一本《经济学原理》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编著。相比较而言,中国经济学学者一般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大体相似。
N. 格里高利·曼昆(Nicholas Gregory Mankiw, 1958-至今),美国经济学家。29岁即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现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马萨诸塞州剑桥的一个非营利性智囊团——国家经济研究局所属的货币经济计划部主任,还被聘为国会预算办公室及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曼昆同时还供职于ETS考试研发委员会下的经济学高阶水平考试委员会和NBER商业周期委员会。
3. 经济学的经典著作都有哪些类似《国富论》的~~谢谢!
拉格纳
安东
基特
弗里希
《测量边际效用新方法》
简
丁伯根《经济计量学》
托马斯
A
伯伊兰
《经济学方法论新论》
约翰
查理斯
哈萨尼《博弈和社会中的理性行为与讨价还价均衡》
著名的经典很多很多,你慢慢看,以上例举的仅仅是一部分中的一部分,如果你真想学,要看的书还有很多。
4. 国富论中提到的市场经济的两大运行规则是什么
经济学理论是由亚当·斯密开创,其中以《国富论》为最早的理论书籍,而后逐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可由十大原理构成(这就是逻辑性的推论)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2.机会成本,也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必须放弃其他东西。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对于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的理性思考。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利润就是对生产商的激励。5.贸易促进社会发展。贸易能增加需求从而发展生产力。6.市场无形的手有效配置社会资源。自由市场通过价格,这个最有效的信息,使得供应与需求到达有效配置。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由于市场势力与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政府有时可以改善效率和平等。8.生产率决定生活水平。9.货币过多造成通货膨胀。10.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权衡取舍关系。通货膨胀促进需求从而扩大生产与就业。经济学的公式更象是物理公式,需要以上十大原理为指导思想。为了达到简要,无法对十大原理叙述,如果觉得说的不情况,我推荐你阅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通俗易懂,是大学一年级的初级经济学教材。
5. 本人菜鸟。求大神解决几个《国富论》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问题雇工
问题比较多,一个一个来吧,供你参考。
1.《国富论》为什么不将地租算进利润中呢?因为地租也是企业投入的成本之一啊。为什么要单独列出来?
在《国富论》的时代,人们没有意识到企业家才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所以没有涉及这一块,而微观经济学中有,并且认为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就是利润。
地租为什么会单列,因为在当时地主和商人是两个概念,地主的收益是地租,商人的收益是利润。在微观经济学中,把所有的人工制造的投入都算作资本,期报酬用利率计量。
你后面计算的等式也是一样,斯密没有区分原材料和企业家收益,原材料也是企业家的投入。
2.《微观经济学》中,企业的利润与成本并不成正比,因为边际利润是递减的,为什么《国富论》中认为利润与投入资本成正比?
《国富论》中没有边际的概念,知识从经验中的出投入越多,利润越多。
边际效用理论是在1870年左右,是由英格兰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和瑞士的利昂·瓦尔拉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他们最终使边际主义广泛流传,但是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HH Gossen)早就指出了交换价值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经济学思想的这次变革被称作新古典主义革命或边际革命。
斯密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已基本完成。
经济学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不能用后人的成果来质疑前人的结论。
3.如何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市场下处于长期均衡的企业利润为0?
你的理解也是可以的。
从长期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会使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若其它情况不变,则最后会达到一个均衡的情况,任何行业都不再存在着可能的获利机会,这时候企业的利润为零.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出该行业。就是说,如果该行业赢利,那么其他企业就可以自由进入;如果该行业亏损,其他企业就可以自由退出,其过程不需要任何成本。
这是一个理论中的理论,因为在现实中,各方面的情况总是不断发展的,如技术,労动力供给等.因此在现实中不太可能会出现这种均衡情况.
但我们学的是理论,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完全竞争市场中长期经济利润是零.虽实际上不可能出现,但理论上这是正确答案.
至于《微观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利润为0,如何解释《国富论》中的利润?这个利润并不为0.
前面已经说了,这两个利润不一样。
希望能帮到你。
6. 《资本论》、《国富论》、《博弈论》、《经济学原理》适合什么样类型的人读
这个适合企业老板,还有做资本运作的人看。
7. 看完了【国富论】【宏/微观经济学】之后还有什么好看的经济学书籍
国富论抄和微观宏观都是很深奥的。。袭。而且微宏观的版本很多,高鸿业的是比较通用的,不过好的大学现在一般用平迪克的微观,宏观就不好说了,曼昆的宏观很高鸿业的宏观观点都有冲突,如果你要是读着增长知识可以都看看,如果是考研的话最好看指定的书目。至于《货币战争》只能当小说看.......
8. 我的政治老师说:《国富论》和《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的理论,在中国是错误的要不得的。那究竟是他对了还是
你老师的观点有些不够全面,但有些道理。以我曾经在省级工业经济管理部门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工作体会,结合我在一些大学讲课的情况,我认为经济学原理还是有其现阶段的意义,但照搬是不对的,因为230年来许多理论与现实经济状况差别很大了,照搬老的理论一定犯错误。例如美国拥有世界最多、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但发生在美国2008年的经济危机“差点”害死全世界,至今美国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说明死抱传统经济理论一定误国。2008年之前,美国经济总量差不多等于4个中国,正因为他们的经济学家误国,才导致今天美国的经济总量大约只相当于2个中国,而中国拥有的著名的经济学家与美国相比不值一提,但中国善于学习和综合应用苏联的计划经济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各自的精华,所以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连续超越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都拥有许多优秀经济学家的国家,说明完全照搬国外理论是错误的,但由于应用了国外的资源优先配置理论以及许多处理经济危机的方法则是我们成功的基础。所以,《国富论》和《经济学原理》等本身没错,你老师所说的经济现实状况也没错,而你则应该全面学习各种理论,从中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精华内容与方法,不要片面完全否定哪一方,以这样的思维不断充实自己,将来一定能成为有作为的人。
9. 经济学著作《国富论》里面的理论是不是公认比较正确的理论
当然不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只是经济学年代比较早,是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所版以才有着重权要的地位。
里边注入水钻悖论,已经被后来N多个经济学流派所解释。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奥地利学派和凯恩斯主义。
没人敢说哪个学派的经济学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10. 国富论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
在以前经济学刚刚兴起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微观的经济,那个时候宏观经济还没有进入人们的视线,而国富论严格起来说,就是微观经济学的代表作之一,宏观经济学应该一直到凯恩斯的通论才掀起大旗来的。
具体可以参看:
微观经济学:http://ke..com/view/26044.htm?fr=ala0_1
在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这一栏中: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http://ke..com/view/24455.htm?fr=ala0_1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