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什么选择题在线等
C价格,这是微观研究的核心,其他三个问题全部属于宏观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方法、中心理论和研究方法分别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解决方法: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中心理论: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解决方法: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扩展阅读
1、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2、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C. 微观经济学问题
来自网络知道认证团队 2018-10-09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4)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扩展阅读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来自网络知道认证团队 2018-10-09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
D. 如何理解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单从一个社会学科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话,我觉得是没有答案的,就像在问儿子的爸爸为什么是爸爸,似乎用哲学才能回答了。如果和宏观经济学比较的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可能是因为市场是通过价格这只无形的手来调节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的;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某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某学科的中心理论,我想,那是因为那个理论本来就是学科的一个重点,另外,有一定的延展性,有一定的深度。
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呢?求真理
E. 微观经济学中心问题
个人感觉是A.微观经济学就是市场相关的研究,两大组成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两者的交集就是价格。
F. 微观经济学问题
好多符号不好打我还是用手写来来自己看图片吧最后一道给你打出来
第一回的答案
这是你答第一张的答案
第二张的答案:由题意可知,C=2L+K,Q=L2/3K1/3为了实现最大产量:MPL/MPK=W/r=2.当C=3000时,得.L=K=1000.Q=1000.(2).同理可得。800=L2/3K1/3.2K/L=2L=K=800C=2400
第三张的答案
R=PQ-ACQ
R=[P*(100-P)]-[(12/Q+2)*Q]
这不用我算出结果了吧
G.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为了解决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理性人假设条件下,供给者和消费者会做出目的类似但是表现不同的选择。 消费者选择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不可避免的面临预算约束。但是其面临的选择是多样化的,消费者需要在收入的约束下做出选择最优的消费组合,以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H. 微观经济学的问题
C
在该情况下,X每单位价格的边际效用为50/10=5,而Y的为18/3=6,Y的更大,所以应减少X的购买量,增购Y。
B
消费回者效用最大化答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由于苹果和桔子的价格对两人都是相同的,所以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I. 微观经济学问题
替代效应:
苹果的价格上涨 --> 苹果的需求会下降,香蕉的需求会上升
收入效应:
因为版他的收入也权增加到使他处在原来的那条无差异曲线上,所以没有收入效应
实际需求量 = 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 = 替代效应
总结: 苹果的价格上涨 --> 苹果的需求会下降,香蕉的需求会上升 (因为只有替代效应)
J.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内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容问题是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的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的满足。
其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