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PI GDP PMI PPI GNP QDII QFII这些什么意思!还有那些关于经济学上名词的缩写!
CPI是消费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回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答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性指标。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GNP是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QDII是鼓励国内投资者走出国门,进入国外市场,获取全球化收益的一项投资制度。QFII是一国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终于完成任务了,这是我自己的理解加上查找资料给您的一个答复,希望能帮到您,不懂的地儿咱们继续交流,谢谢!
㈡ 到底怎么理解经济学当中的PPI和CPI
前者是生产者物价指数,反映的中间商品成本的变动;后者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的是最终商品的物价变动。一般来说,看经济增长形势主要是看PPI,看通货膨胀主要看CPI.但PPI会最终传导到CPI中来。
㈢ 关于CPI和PPI,还有M1,M2的经济学问题
增长CPI>3%通胀 >5%问题非常严重 理论上3以内正常,但不同国家的各行业占的比例回不同结果也不同! PPI不太了解答。。。 M1 M2对不同国家也不同,我们国家喜欢储蓄M2大些,美国喜欢消费M1 M0就大些!
说得不对就闪过。。。
㈣ 请推荐一本好的经济学的入门书,能够让我看懂什么是CPI,PPI,次贷危机,国家的经济政策等
先看西方经济来学,就源看高鸿业的就可以了,微观宏观两本
看完再看货币银行学,黄达的,胡清康的都可以
这样下来,可以搞懂CPI,PPI
有了上面的基础可以在看一下金融市场学(可以看懂次贷危机)以及财政学(弄懂国家的经济政策)
当然了,因为中国的国情较为特殊,你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和书里的理论知识是不相符合的,可以自己慢慢体会
㈤ 在经济学中PPI指的是什么
1、Procer Price Indexes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 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二、 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三、 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CPI与PPI持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需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继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对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持续走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2、Pixels per inch
所表示的是每平方英寸所拥有的像素(Pixel)数目。因此PPI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当然,显示的密度越高,拟真度就越高。
㈥ 国民经济中PI PPI是什么
PI是价格指数 表示在给定的时段里,一组商品的平均价格如何变化的一种指数。在计算平均数时,不同商品的价格一般要根据其经济重要性作加权处理。(例如在计算消费者价格指数时,加权的依据就是每种商品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份额)。 反映不同时期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是经济指数的一种,通常以报告期和基期相对比的相对数来表示。价格指数是研究价格动态变化的一种工具,它为制定、调整和检查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价格政策提供依据。 编制的历史 价格指数编制的历史较早。18世纪英国及一些欧美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便开始从事价格指数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广泛开始编制和应用价格指数。中国于1920年正式编制价格指数。1927年天津南开大学编制和发布了华北地区批发价格指数,以后又编制和公布了一系列的物价指数。其中包括:1867~1937年的进出口贸易物量物价指数、1913~1952年的华北批发物价指数和1926~1952年的天津生活费用指数等。国民政府以1926年为基期,编制有比较系统的批发物价指数。广东省在40年代初开始了对主要商品零售价格的统计,北京、上海等地也以1926年为基期,编制有系统的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分类 价格指数按其所包括范围的不同分为:①个体指数,反映某一种商品价格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数;②类指数,即分类商品价格指数,反映某一类商品价格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数;③总指数,反映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升降程度的指数。 价格指数按其计算时所采用基准期的差别,可以分为环比价格指数(以上一期为基期)、年距环比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基期)和定基价格指数(以某一固定时期为基期)。 中国的价格指数按商品类别区分,有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服务项目价格指数、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等;按商品的流通环节和流通渠道区分,有批发价格指数和零售价格指数、国营商业牌价指数、议价商品价格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以及包括牌价、超购加价、议价和市价的各种价格总指数;按城乡的差别区分,有城市价格指数和农村价格指数。 其实,CPI和PPI都是成本,其中CPI是消费者的生活成本,PPI是企业的生产成本。CPI和PPI只相差了一个字母,不过实际上很好记忆。它们的相同点是后面两位的PI。PI是price index的简称,是价值指数的意思,代表一种成本。那是谁的成本呢?我们可以从前面的一个字母中找到答案。 CPI中的C是Consumer的简称,是消费者的意思,那也就是说CPI是消费者的成本;PPI中的第一个P是procer的简称,是生产者、企业的意思,也就是说PPI是生产者的成本。
对于消费者的生产成本,也就是CPI,有一个要注意的是,食品在这个指数占比达到34%。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去年猪肉一涨价,CPI也跟着疯长的原因。那企业的成本,PPI,主要有哪些呢?煤炭啊、石油啊、金属啊等等。所以这些大宗原材料的价格上升,企业的成本就增加了。
CPI和PPI之间的关系是联动的, CPI是随着PPI的变动而变动。一般情况下,是同方向变动的,因为PPI增长了,企业的成本就增加了,企业为了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势必要提高产品价格;产品价格一提高,CPI也就增加了。相反的情况也是成立的。就算暂时CPI很低,而PPI很高,生产厂家也会通过价格传导,把成本的压力传导给消费者。
㈦ 经济中的PPI 是什么意思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工业价格指数).PPI的上涨一方面可看出企业成本压力过回重,利润空间被压缩,未来答面临深层次结构性调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上游的价格压力将逐步传导至下游,未来CPI上行压力逐渐显现出来。
㈧ gdp、ppi、cpi等等常用的宏观经济学常用术语解释和这些数据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内济中所生产出容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PPI: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出厂价格在经济学上可以推测出价决定商品出售价格,它是统计部门收集和整理的若干个物价指数中的一个。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高时,表明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如果生产物价指数比预期数值低时,则表明有通货紧缩的风险。一般衡量原材料的价格
CPI:消费物价指数。也就是商品价格指数,衡量物价高低。
如果说关系的话,ppi的增加,也就是生产成本的变动,会导致cpi的增加,也就是商品涨价。这在一定意义上,假设消费数目不变,那会导致gdp的增加,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毕竟价格的增长,导致需求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