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观经济学效率原则
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时候是市场最有效率的时候
『贰』 求经济学老师回答: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类型!
1.生产者规模小
2.产品同质无差别
3.资源完全流动
4.信息畅通
只需市场个体在有限的信息下关注自己利益最大化来完成。
『叁』 微观经济学是如何论证市场有效率这一命题的
市场分为八种需求,其中第六种是充分需求,是指某种物品目前版的需求水平和时间等于预期权的需求水平和时间的一种需求状态。这是企业最理想的一种需状况。
在动态市场上,消费者的偏好会不断的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努力保持产品的质量,经常测量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来维持目前的需求水平。这种市场是有效率的。
市场效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使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最大化!西方经济学里说道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因为相同的资源在该市场下的产量可以实现最大化!而垄断市场,寡头等非完全竞争市场都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无法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帕累托最优!
供参考。
『肆』 【在线等】微观经济学比较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益
如果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等于价格,说明市场经济效益最高。否则,价格与二者偏离越多,效率越低。所以经济效益从高到低分别是: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垄断。
『伍』 用经济学原理怎样评价市场效率。谢谢
评价市场效率是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效率最高的市场是完全竞回争市场,因此我答们要评价某个市场的效率,可以先计算出与待评估市场同等条件下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条件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收益,然后再计算出待评估市场的均衡条件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收益,最后将两者对比一下,计算出待评估市场与完全市场的总收益差距。差距越大,效率越低;差距越小,效率越高。
『陆』 微观经济学各部分原理是如何论证市场机制的效率
微观经济学十大原理(主要是以下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专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属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两种人,两个市场的学科,即消费者,也是要素提供者,生产者,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生产者用最优惠的价格购买要素,以最低的成本将产品生产出来,然后消费者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产品,只有当这两个市场达到平衡时,人们的经济生活才可以正常运转,由此看,公司处于垄断阶段,此时存在超额利润,公司不断的向外扩展,此时总利润会更高,同时我们知道,一种产品要经历的时期,总有一天他会进入高潮,然后衰落期,这就需要对产品进行再创新,从而拥有竞争优势,方可保持持久获利。供参考。
『柒』 微观经济学求解: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角度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这里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分别指什么
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比较
(一).效率的高低(资源配置的效率,即为经内济效率)
评级标准:==>长期均衡状容态下:P低-->效率高Q大-->效率高
实例见附图
结论:完全竞争市场效率是高于完全垄断市场的
(二).技术进步的影响(即为社会效率)
观点1:垄断阻碍技术进步——列宁
观点2:垄断有利于技术进步——大公司研究费用更多
话说还真没碰到过考这个概念的题目
『捌』 微观经济学效率问题! 求详细解释!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机制”。消费者选择理论解释了“需求曲线为什么向下”,厂商理论解释了“供给曲线为什么向上”,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在供求曲线的基础上,构建了“比较静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价格管制、税收、补贴、贸易等政策对价格、交易量和福利的影响。
然而,之前完美的价格机制,会因为三方面原因失灵。第一,竞争(博弈)结构存在垄断、寡头等时,价格机制会失灵,因此要研究非完全竞争市场,以及专注于“策略性相互依存”的博弈论;第二,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价格机制会失灵,因此要研究信息经济学,诸如逆向选择、道德风险问题;第三,存在外部性时,价格机制会失灵,因此要研究外部性,诸如税收与补贴的运用、科斯定理、公共品的提供等。
『玖』 【急求】微观经济学原理问题 (市场效率、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价格弹性) 【回答详细追加分!】
1、不一定,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消费者实际支付,
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可能来着于两部分:(1)原来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或者实际支付更少,导致原来消费者剩余增加;(2)有新的边际消费者进入市场,获得新的剩余。
而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获得的-生产者生产的成本
生产者剩余的增加可能来自于两部分:(2)原来生产者获得更高的价格或者成本减少,导致原来生产者的剩余增加;(2)有新的边际生产者市场,获得新的剩余。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当消费者实际支付发生变化,才会使生产者剩余减少。
如果只是因为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或者偏好的变化,使得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或者因为政府放弃管制、减少税收等原因使得新的边际消费者进入市场,这样消费者剩余也会增加,但是生产者剩余不会减少。
2、我认为市场效率要增加,那么必须使市场更趋近于完全竞争市场。要想使市场趋近与完全竞争市场,那么总剩余必须增加,市场效率损失的增长率至少应该比总剩余增长率低。“总剩余必须增加,市场效率损失的增长率至少应该比总剩余增长率低”两者是必须同时满足的。如果总剩余增加,市场效率损失也同时增加,那么市场效率可能不会增加。
举个例子,假如货币量是原来的两倍,并且人们足够理性意识到这一点,所有商品的价格也变成原来的两倍,人们的财富也是原来的两倍,这样一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变得更陡峭了,但是均衡数量是不变的,显而易见,总剩余是增加了(斜率更倾斜了),但是市场的效率却一点没有改变。
3、收入为W,原先商品数量是Q1,价格为P1,之后商品数量是Q2,价格为P1,
((Q1-Q2)/((Q1+Q2)/2))/((P1-P2)/((P1+P2)/2))
=((W1/P1-W2/P2)/((W1/P1+W1/P1)/2))/((P1-P2)/((P1+P2)/2))
=((4%*W/P1-11.5%*W/P2)/((4%*W/P1+11.5%W/P2)/2))/((P1-P2)/((P1+P2)/2))
=(0.04/P1-0.115/P2)/(0.04/P1+0.115/P2)*(P1+P2)/(P1-P2)
=(0.04P2-0.115P1)/(0.04P2+0.115P1)*(P1+P2)/(P1-P2)
=(0.04*4.06-0.115*1.19)/(0.04*4.06+0.115*1.19)*(1.19+4.06)/(1.19-4.06)
=(0.02555/0.29925)*(-5.25/2.87)
=-365/2337
=-0.1562
如果有什么其他的经济学问题,欢迎交流
『拾』 【急】关于微观经济学中各种市场的比较问题先谢谢大家帮忙了。
市场经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是最有效率的.
指令经济,有价格价格上限和工资专下限,效率较低
混合经属济,即市场经济与指令经济的结合,当出现市场不灵时,通过指令经济进行矫正,效率较高.
当垄断是就会出现不完全竞争,使市场失灵,垄断不通过市场定价,使价格高,投入底,使生产无效率,不利于经济体的发展!因此反垄断,让市场机制定价定量,促进竞争.
本人因水平有限若有不对之处请高手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