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能不能帮助我去学大学讲的
看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收获: ①强调得更多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内政策分析。 ②提供了案例以说容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 ③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录”,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经济学原理》指的是一类书籍,中英皆有,是比较基础的经济类教材,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有曼昆,索罗斯,范里安等人,且有相应的中英本。第一本《经济学原理》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编著。相比较而言,中国经济学学者一般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大体相似。
『贰』 如何自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主要是学习思路,学习要点。希望有经验的人介绍一下。谢谢。
这本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如作者自己指出的,他要写的是一本学生喜欢看的经济学教科书,与其他同类教科书相比,本书强调得更多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为此,作者在大部分章节里都提供了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录”,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本书英文版现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六百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本书前三版听中译本自1999年出版以来也一直是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在继续保持条理清晰、易于理解的写作风格基础上,曼昆教授在第4版中对全书36章都做了精心修订;同时也更新了大部分“新闻摘录”、“案例研究”和“参考资料”此外,为帮助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堂讲解,第4版还极大地丰富了教辅资源。为方便读者根据课程安排灵活选用,本书第4版译本分为微观经济学分册和宏观经济学分册出版。
『叁』 曼昆经济学的本书特色
这本书的特色首先在与简明性。曼昆在写这本书时依据的原则是:“写作最重专要属的是简单明了,而不是事无巨细包罗万象,读者的时间是稀缺资源。”这也就体现了经济学本身的“经济”二字。
第二个特色是趣味性。曼昆通过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例、故事经历、政策分析、新闻摘录这些素材来介绍经济学,这就让读者在有趣的阅读中轻松地了解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经济学的趣味化是许多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曼昆是成功者,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影响远远超出学术界的原因。
『肆』 请问大家看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收获些什么
看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收获:
①强调得更多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
②提供了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
③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录”,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指的是一类书籍,中英皆有,是比较基础的经济类教材,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有曼昆,索罗斯,范里安等人,且有相应的中英本。
第一本《经济学原理》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编著。相比较而言,中国经济学学者一般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大体相似。
『伍』 曼昆 经济学原理 怎么都说简单啊
哈哈,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应该算是经济学教材里面最简单的了,如果这本书都看不懂,想学更深入的经济学就甭指望了。你耐心看吧,确实比较简单的,没涉及更复杂的内容。上册应该是微观经济学吧,你有兴趣的话,下一本你看看平狄克的,一个图里面得有十条线了(虽然不是都有用,哈哈),足够你晕的。平狄克的应该算是入门的中级微观经济学,你再看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那本每一节的字数都很少,但每个字都经典,如果没有扎实的经济学原理做基础的话很难看懂。不过也没有那么夸张啦,就是说曼昆的那本书跟其他的比起来真的是很简单了。耐心看吧,曼昆的书例子很多,很有助于理解的。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hi我,加油!
『陆』 曼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包括三个理论。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解读:比较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用自己擅长的与别人进行交换,人们从相互交易中获利。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解读:亚当斯密斯“无形的手”。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解读: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公共品、垄断等方面市场有时会失灵,这时就需要政府介入。
个人的决策和人们的相互交易,共同组成了“经济”。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解读:同样10个人做蛋糕,如果生产能力越强,比如A蛋糕房采用手工做,B蛋糕房采用机器辅助。肯定是B蛋糕房的产量大,因为机器的帮助,B蛋糕房的人均产量就比A蛋糕房要多了,也就是生产率高于A。因此10个人可以分的蛋糕更多了,也就是生活水平越好了。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解读:通货膨胀,一斤米能够一个人吃三天,这个价值是不变的。以前工资低,卖5角,现在卖1元,是因为你工资涨了钱不值钱了,但米的价值一直还在。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解读:物价会刺激生产,当物价上涨了,短期内,就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失业率就会下降。
『柒』 曼昆的经济学书籍按照怎样的顺序看比较好
曼昆《经济学原理》是初级教程,比较基础,可以先看,(经济学原理又分微观经济学分册和宏观经济学分册)
『捌』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讲了什么该怎样学
经济学原理主要分为两大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主要讲的是需求回及供给的答平衡;宏观的内容比较杂,多为利率、通货膨胀及政府经济政策,还有就是货币市场及金融市场。
至于要怎么学,就直接按课本来呗。一张张看。很简单的。
『玖』 曼昆的经济学书籍有什么区别
Pindick在国内的书有一本中级微观经济学和计量模型与预测,个人觉得偏向应用,比较适合做MBA的教材。
Friedman的教材好像有本价格理论的讲义,可惜没有拜读过。他在国内比较容易见的通俗著作是《资本主义与自由》和《自由选择》。特点是假设,逻辑超级清晰,没有丝毫含混之处。可惜的是,随着西方学术的进步,也由于西方经济学后起之秀们不迷信权威,他的很多核心观点今天看来是不对的。
Samuelson有本传奇的初级经济学教材(当然了,他本人更传奇),写得很大气,适合初学。另外有本随笔《中间道路的经济学》,充分体现了他折中,睿智的风格。此外还有本《经济分析基础》,我认为有些过时了。
Mankiw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的《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地球人都知道,Mankiw是Neo-Keynesian,不过我觉得他们的观点与其说更接近凯恩斯不如说更接近新古典。Mankiw清晰的英语表达能力无出其右。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拾』 曼昆经济学教材问题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入门书,只讲原理和理论结论,不涉及经济学内理论的数学推导容过程。而那本宏观经济学是中级经济学书,里面有一些数学的推导过程和模型。
如果你是经济学初学者,或者是非经济类专业的经济学爱好者,那么《经济学原理》就足够用了。曼昆的入门书写得是最好的,体系清楚,文字引人入胜。
如果你想考研,那么原理就不够用了。因为你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就是这些个原理(结论)是怎么来的,是通过什么模型推导出来的,其逻辑脉络是什么。所以要读中级经济学的书比如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和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如果你要考好一点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恐怕就得读高级宏微观经济学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