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除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有什么经济学奖项
国外有亚当·斯密奖
克拉克奖等等
中国经济学奖等
Ⅱ 诺贝尔经济学奖一经设立,为何就能成为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之后,诺贝尔颁奖机构的人士以及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士都主张废除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依然是经济学领域的最高奖!
后人的看法
瑞典皇家银行表示,在以后的过程中将会逐渐设立诺贝尔其他奖项,比如说诺贝尔金融奖,比如说诺贝尔商业奖等等,你是在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影响力之下,诺贝尔奖确实每一年都会有新的更新和新的,是诺贝尔的后代们却反对诺贝尔奖要设置一些,听起来靠谱,但研究起来不靠谱的奖项!因此瑞典皇家银行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也会对诺贝尔后代的说法进行参考!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成立之后,竟然得到了设立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反对,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获得者也反对这项奖项,甚至打算呼吁废除!
Ⅲ 一开始诺贝尔奖项中只有五大学科奖项,那么经济奖是怎么确立的
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尔尔,不必过于遗憾或期待。对这个奖项乃至经济学发展给予此等关注的不只是中国,还有同样没获奖的日本等很多国家。因此,有必要发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与失之问。
Ⅳ 诺贝尔奖项,为什么会增设经济学奖
北京时间10月14日17点45分,2019年诺贝尔奖将迎来最后一个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开奖”。值得注意的是,该奖项并不在诺贝尔生前立下的遗嘱中,而是由瑞典中央银行捐赠款项而设立的。
而相同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的规则要求,每次最多三人共同获得该奖项。截至2018年,两人共同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情况发生了19次,6次经济学奖被颁发给了三位获得者,没有人多次获得经济学奖。
Ⅳ 中国经济学的最高奖(孙燕芳)奖是什么
你说的应该是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奖项名称: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创办时间: 1985
主办单专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属
奖项介绍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为纪念我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而设立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于1985年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
为纪念孙冶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贡献,经济学家薛暮桥、于光远、许涤新……发起于1983年6月19日成立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委员会",1985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开始设立并评选。
孙冶方,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经济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职。
Ⅵ 我国最高经济学奖项是
孙冶方奖
Ⅶ “人民教育家”卫兴华,在经济学领域获得过哪些奖项
新中国自从成立以来,很大一批经济学家不断探索着新中国富强富民的道路,为我国家经济建设贡献着很大的智慧。然而卫兴华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曾经提出商品经济论等等思想。在经济学界影响广泛,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做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卫兴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原主任教授曾经也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他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教育家。一直从事《资本论》的研究。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一次次为了坚持维护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发生。他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准确解说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说,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还有对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都是有很深的研究,所以它对我们国家经济学建树有很深很大的贡献。
Ⅷ 世界最高经济学奖项是什么
经济学奖的评选一般都是极其严格的,这其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和美国美国经济学会为杰出中青年学者而设立的“克拉克奖”是最为著名的。不同的是,“克拉克奖”是颁发给美国经济学家,且获奖年龄要在40岁以下。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颁发给全世界经济学家,没有年龄限制。
为什么要提到美国的“克拉克奖”?那是因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特性:
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全是50岁以上的老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中获奖者是美国的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 Arrow),获奖时年仅51岁;而最老的获奖者是美国籍波兰学者莱昂尼德•赫维奇(Leonid Hurwicz),获奖时已经90岁。
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绝大多数是美国国籍,且有不少人之前已经获得过“克拉克奖”。到2008年为止,美国籍获奖者有44人,排名第二的是英国籍8人,然后是挪威、以色列、瑞典有2人,前苏联、印度、加拿大、德国、法国、荷兰有1人。
由此可以看出,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评价经济学者理论用于实际研究的成果,它不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那样只要有实际例子就可以,而是要看经济理论在世界上的实际运作成效而定,这就造成了获奖者年龄偏大的原因。再一点是,欧美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美国走在了世界经济的前列,所以美国的经济研究也是世界上最成熟和最先进的。
因此,我们一般人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经济学的最高奖项。但是在很多业内人士人看来,经济学奖本身只是一个荣誉,经济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唯有在实践中才能够检验出最后的真理。
当然,由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时间较晚(1969年第一届),所以像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梅纳德·凯恩斯等著名经济学者都未能获奖。
当然,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有三个“记录”:
1、从来没有谁两次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2、从来没有女性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3、黄种人和黑种人从未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Ⅸ 10月都颁发了哪些重要的经济学奖项
这种东西网上一搜就能搜出来。摘自:MBA智库“经济学家”条目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TheNobelEconomics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二、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BatesClarkMedal)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经济学会评选的,是经济学界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的另一项重要殊荣。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由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年在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8)诞辰100周年之际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纪念约翰·贝茨·克拉克提出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与生产耗竭理论、和研究出根植于边际效用的需求理论。这个奖项194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基本资格为在美国大学任教、40岁以下的学者。三、亚当·斯密奖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亚当·斯密奖(TheAdamSmithAwardofNABE),是由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NABE)于1982年设立颁发。该奖项的评选是基于经济学家在经济领域的领导力及其提供的理念知识在工作政策上的实用性。每个获奖者将在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年会上发表一篇演讲。演讲稿将一些商业经济刊物上发表。四、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哈佛大学设立的“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DavidA.WellsPrizeinEconomics)五、我国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已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的独特的中国市场经济模式,为经济理论的提炼与创新积累了许多新的素材,中国的“故事”已经吸引了不少西方学者的关注,因而构建这样一个平台,也为中国经济学界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应运而生。该奖项的前身为“黄达-蒙代尔优秀博士论文奖”,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A·蒙代尔(Robert.AMundell)教授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黄达教授共同冠名,2002年12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创设。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年颁奖,迄今已颁发三届,有15位青年学者获奖。为了进一步扩大该奖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评选结果更加公开公正透明,2005年该奖项正式更名为“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Mundell-HuangPrize)。设立“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的宗旨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经济学科研究;搭建中国经济学特别是财政金融学科领域博士培养的国际交流平台;倡导兼容并蓄、学贯中西、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激励的杰出青年学者为新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为了实现这一宗旨,体现奖项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设定了严格的标准与评选程序。要求参评论文的选题立足学科前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在本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乃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用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有新的研究视角和独到见解,并在相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保证该奖项的权威性,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聘请国内权威专家组成专门的评选委员会。六、我国的中国经济学奖中国经济学奖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授予个人、对个人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该奖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中国经济学奖设立背景:中国经济学奖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发起设立。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提高,普及经济领域基础知识,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Ⅹ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奖项得主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得奖者。
1、埃丝特·迪弗洛,197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毕内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容。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联合创始人,目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发展经济学教授。
2、迈克尔·克雷默,1964年出生,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现任哈佛大学发展社会团盖茨教授。
3、埃丝特·迪弗洛,197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联合创始人,目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发展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