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将计量经济学运用于会计
请具复体说明运用在哪个方面,制要不然也不好回答你。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想了解企业的职工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在职时间)与职工的工资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多元回归模型。salary=b1+b1*e+b3*exp+u,然后运用数据导入计量软件比如eviews,sas ,可以得出一些数据分析结果,然后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改善企业的运营。虽然说的很简单,但是这其中涉及到一些基本的计量理论,软件应用,还是相当复杂的。
Ⅱ 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计量经济学不仅要寻求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而且要对实际经济问题加以研究,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两个方面。
理论计量经济学是以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技术为研究内容,目的在于为应用计量经济学提供方法论。所谓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技术的研究,实质上是指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方法,使之成为适合测定随机经济关系的特殊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经济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计量经济方法技术研究计量经济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分析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行为以及对经济政策作定量评价。
Ⅲ 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各自
1-9.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1-10.试...?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1.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Ⅳ 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一般需要进行哪些工作这些工作的逻辑联系时怎么样的
建模的一般步骤是:
1、建立一个理论假说
2、收集数据
3、设定数学模型
4、设立统计或经济计量模型
5、估计经济计量模型参数
6、检查模型的适用性:模型设定检验
7、检验源自模型的假设
8、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Ⅳ 计量经济学都有哪些模型啊,具体怎样运用
#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确定变量和数学关系式-模型设定;分析变量间具体的数量关系-估计参数;检验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模型检验;经济分析和预测-模型应用
#分布滞后模型估计的困难有哪几个
A.自由度问题。自由度过分损失,到时估计偏差增大,显著性检验失效。
B.多重共线性问题。滞后变量常存在多重共线性。
C.滞后长度难以确定。
#工具变量法
1.与所代替的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2.与随机扰动项不相关
3.与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以免出现多重共线性
#虚拟变量的基本概念
虚拟变量是人工构造的取值为0和1的作为属性变量代表的变量
#联立方程模型的区别
A.联立方程组模型由几个单一方程组成。被解释变量不只一个。
B.模型里有随机方程,也有确定性方程,但必含有随机方程。
C.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不仅是单向因果关系,也可能互为因果。
D.解释变量可能与随机扰动项相关。
#非完全多重共线性后果:
1.参数估计量方差增大
2.对参数区间估计时,置信区间趋于变大
3.严重时,假设检验容易作出错误判断
4.严重时,可能r2较大和f检验显著性高,但t检验可能不显著,得出错误结论
#多重共线性检验:
1.简单相关系数检验
2.方差扩大因子法
3.直观判断,如回归系数标准差大,或与经济理论背离
4.逐步回归法
#自相关:
经济系统的惯性。经济活动滞后效应。数据处理造成的相关。蛛网现象。模型设定偏误。零均值,低估参数估计值的方差,对模型预测的影响,高估t,f,r2不可靠,对模型影响,降低预测精度。
#异方差:
模型中省略某些重要解释变量。模型设定误差。测量误差的变化。截面数据中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无偏,一致,非有效,夸大估计参数的统计显著性,对预测影响,Y的预测非有效。
Ⅵ 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大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结构分析,即研究一个或几个经济变量发生变化及结构参数的变动对其他变量以致整个经济系统产生何种影响。其原理是弹性分析、乘数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
2经济预测,即用其进行中短期经济的因果预测。其原理是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
3政策评价,即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政策变量变化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是对不同政策执行情况的模拟仿真;
4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即利用时机的统计资料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某个理论假说正确与否。其原理是如果按照某种经济理论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实际观察数据,则意味着该理论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反之则表明该理论不能解释客观事实。
Ⅶ 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抄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Ⅷ 怎么应用计量经济学分析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
王见定
【摘要】 首次引进“自然资源指数”概念,以此指数为依据,将国民经济各行业有序地排列起来,排列的结果揭示了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为政府的各种预测、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可行工具。(内容简介:经济学新理论)
联合国在1990年对国民经济各行业作过分类,苏联、美国、中国也作过类似分类。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分类大致相同。
经过多年的仔细考查,我们发现,行业的分类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着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影响着各行业的发展。这种东西就是自然资源。为了应用方便,我们引进“自然资源指数”,记为N(A),0<1.其中A是行业名称,N是英文自然资源的首字母,行业依赖自然资源越强,N(A)越接近“1”;行业依赖自然资源越弱,N(A)越接近“0”。
跟据这种原则,我们把国民经济的各行业粗略地进行量化如下:
1-0.9:粮食作物种植业,蔬菜瓜类种植业,果树种植业,特种作物种植业,采种、育苗、植树造林、森林保护、天然林场经 营管理、牲畜饲养、水产养殖、水产捕捞业
0.9-0.8:金属矿业、非金属矿业、木材采运业
0.8-0.7:电力、煤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
0.7-0.6:食品、饮料、烟草、纺织、缝纫、皮革、木材加工、家具、造纸、化学工业、治金工业
0.6-0.5:金属制品、非金属制品、机械、电气、电子、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设备
0.5-0.4:建筑业.地质堪探
0.4-0.3:商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
0.3-0.2:住宅、公用、服务
0.2-0.1: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
0.1-0: 金融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以上分类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在某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注释:
关于自然资源指数计算的说明
自然资源的投入
计算公式:N(A)= ——————(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
总投入
(1)自然资源是指土地、森林、矿产、能源等被人类利用进行生产从而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天然物质的统称。
(2)由于一些行业直接利用自然资源,如各种种植、养植业、故计算比较简便。对于大多数行业都是间接利用自然资源,如烟草、造纸、治金工业,当然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就更是间接利用自然资源。这时分母的总投入很容易计算,但分子自然资源投入的计算则要从本行业的物质投入中逐次减去人力资源的投入。
(3)为了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一般价格固定在某一年份,并采取平均价格。
参考文献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57.
{4}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0.
{5}罗宾逊、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2.
{6}高鸿业、吴易乙:《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7}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15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第157—159页。
{9}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1998.
Ⅸ 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应用
这个感觉属于回归分析的模型,可以使用SPSS,Eviews,STATA等软件进行操作,其中,SPSS软件界面比较友好,STATA适合有一定编程能力的人。一般做计量使用Eviews。
Ⅹ 计量经济学应用的数据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计量经济学中,对不同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从经济社会中收集的数据主要有三种: 1、横截内面数据容 2、时间序列数据 3、集合数据 横截面数据是指某一时间内对不同对象进行调查所得来的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是指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连续观察所取得的数据,如改革开放以来的GDP的数值。 面板数据是指对同一组对象在不同时间中连续跟踪观察所得来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