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方经济学问题 效用函数为U=X^2Y^2,收入为500元,Px=2,Py=5. 1、求出消费者均
MUX=2XY^2
MUY=2X^2Y
MUX/MUY=Y/X=2/5=PX/PY
2X+5Y=500
4X=500
X=125
Y=50
B. 西方经济学效用函数 求解1中由U=XY得到的式子的原因
效用函数U=XY
MUX=Y
MUY=X
消费者均衡:
MUX/MUY=PX/PY
Y/X=2/3
C. 西方经济学问题 当两种商品x,y的效用函数为U (X,Y)=XY/3时,下面哪种效用函数描述了相同
(1)消费均衡点也就是总效用最大化。u=x^2y^2…………………………1X*Px+YPy=500……………………2Px=2………………………………3Py=5………………………………4以上四式联立,3、4带入2,得到2X+5Y=500…………………………5应该学过约束条件下的最值求法吧,1、5式构造拉格朗日方程T=X^2Y^2-s(2X+5Y-500)…………6对6式分别求X、Y的偏导数,且令偏导数等于0.可以求出X、Y。求出X、Y就是结果(计算俺就免了吧,你自己算吧)X、Y分别是张某两种商品的消费量。也就是均衡组合点。(2)令Px'=50%Px=1,代入上面的方程组,再按上面步骤做一遍就是答案。(3)这题是比较入会前后总效用的变化的。入会前的总效用用第一问的答案X、Y代入1式求出的U。入会后的总效用计算方法如下:入会后的会费相当于收入减少了100块钱。也就是约束条件改变了2式变为X*Px+YPy=500-100=400……………………2’而且价格变为Px'=50%Px=1………………………………3’2X+5Y=400…………………………5’在计算一遍得出的X、Y代入1式。得出入会后的总效用U’。比较U和U’的大小以上是全部思路就本题来说要不要图都行,但是你好像是刚学经济学没多久吧,还是比照教材画一下图吧,理解深一点。每题的图,1.教材的原图,就是那个一条曲线一条直线相切的那个。2.也是教材上面的原图,就是曲线和X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因为价格便宜了,能买的X)3.也是教材原图,就是那个直线平行内移(左移)的。不知道有没有写明白。
D. 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有什么学习技巧吗
理解效用函数是什么,懂得求导就行。
例如有的效用函数是U=XY
消费无差异曲内线是2X+3Y=60
这种题的算法都一样,就容是让2X=3Y,此时效用最大。
另外要懂得效用函数的导数是边际效用,求解的时候跟价格比例对应好。
其他的学习技巧没了,不用做大量的题,会一两道就一通百通。
E. 西方经济学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函数分别是
1 在现代消费者理论中,以商品价格向量P、消费束(商品数量向量)X、和消费者预算约束三者为自变量的效用函数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仅以消费束X为自变量的“直接效用函数”U(X);另一类是以商品价格向量P和消费者预算约束m两者为自变量的“间接效用函数”v(P,m)。
直接效用函数U(X)的思想是:只要消费者购买(消费)各种商品的数量一定(而不管其他相关的经济变量(如价格向量P)如何置定或变动),消费者的偏好或效用大小便唯一地确定。即,确定的消费束X对应确定的效用函数值U(X)。
间接效用函数v(P,m)是建立在仅以消费束X为自变量的直接效用函数U(X)的基础之上的。其思路是:只要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向量P和消费者预算约束m两者一定,消费者在PX=m约束下,最大化其直接效用函数U(X)的值,此时的最大U(X)值即是间接效用函数v(P,m)的函数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向量P和消费者预算约束m两者确定,消费者最大化其效用水平的购买消费束X并不要求唯一确定(虽然大多数时候是唯一确定的),但这些不同的向量X所对应的直接效用函数U(X)的值却必须是唯一的“最大值”。
从直接效用函数U(X)的定义,和间接效用函数v(P,m)函数的建立及求解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两类效用函数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间接效用函数v(P,m)是建直接效用函数U(X)的基础之上的。即:无论是直接效用函数U(X),还是间接效用函数v(P,m),只要消费者最终消费的商品数量束X一定,消费者便有确定的效用水平。对于直接效用函数U(X)而言,自变量X对因变量U(X)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这也是U(X)被称为“直接效用函数”的原因。对于间接效用函数v(P,m)而言,自变量P和m对因变量——效用水平的决定作用,实际上必须通过消费者最终消费的、确定的商品数量束X(或商品数量束集合)来完成。所以,自变量P和m对因变量——效用水平是起“间接性的决定作用”。其求解过程表明,效用水平的大小实际仍由消费束X直接地决定。这也就是v(P,m)为什么被称为“间接效用函数”的原因。
2 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说的是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句话,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倒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
最明显的诠释,就是非线性函数,例如二次曲线。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给你一个可爱多,你高兴的乱跳以为赚了,接下来是第二个……可是一直给你,你会觉得开始恶心了。这有两个原因:一,你吃饱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腻了,刺激受够了。你希望有个机会表白自己“老大,给个哈根啊好啊?”
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刚来了要混个脸熟,所以拼尽全力在所不辞。日子一久,也就淡了。一般的教材会这样解释: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和社会学。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映射,使得各种效用是可比的(比如,我们定义跑得快比跑得稳好,这并非没有意义,赛车界就是个例子),那么在一个时间序列上,投入和产出(以及累积投入和累计产出)就可以作为模型。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见,这个概念可以理解成两个特点:一,t=0比t->无穷时候的产出大的多(这是序列函数的像)。二,t->T和t->T+1在T->无穷时候的变化不大(这是像的一阶倒数)。前者说明总体趋势递减,后者说明递减速度趋缓。
我们可以想想,边际效用递减式一个无处不在的规律,你想过四级,于是找了本宝书,从A背起,不错,一会儿就背完呢(当然,本来A就不太多,我就是这种人),然后是B,然后是……B part2,然后是B part 2 1/2...级数的概念有了应用。当然你可以选择从Z开始背回头(当然,我也是这种人)。
可见,投入和产出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投入了就要求有产出,所以边际效益递减的逆仍然适用。
我们可以拓展到离开效用这个概念。让我们看一个实际中的问题:
昨天打扫房间卫生,发现刚刚擦过的桌子一层灰又上去了,和旁边的一个小支架看上去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后者上次被美容的时候我还没在南京……
一个东西从干净到涨很快,可是从脏到很脏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阿,指望考古队?(尽管也有评价的因素)
大家还可以想到很多很多,比如,人文一点,“失去的才是真”。
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呢?经济学的解释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因为投入的太多使得最终的收益摊的太薄。再好的东西也有个限度。理工科的更加清楚,所谓的各种高级操作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吃力不讨好,最有效的往往是那些基本操作。更高深的是当然一些数学上的游戏。
然而我觉得,这个现象的起源绝对是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进步和发展。
想想,如果边际效益递增,我们还需要创新吗?我们还需要坚持吗?同志们,可爱多足够了,不,凉水就行!魅力这个词,永远的就失去了意义。
F. 有关西方经济学中效用函数的计算——
已知效用函数为:U=X2Y2,分别求出张某对X商品、Y商品的边际效用。
MUX=dU/dX=d(X2Y2)/dX=2Y2X
MUY=dY/dX=d(X2Y2)/dY=2X2Y
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即满足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Px*X+Py*Y=M
2X+5Y=500
MUx*Px=MUy*Py
2Y2/2=2X2Y/5
Y=2/5x
X=125,Y=50,即最佳组合是(125,50)
G. 中级西方经济学效用函数题目货币的效用是多少
当消费者均衡时所有来商品的货币边源际效用相等,若有某一商品的货币边际效用小于这个值,消费者可以通过减少这个商品的消费,增加其他商品的消费来最大化总效用;当某一商品的货币边际效用大于均衡时的值,消费者可以通过增加这个商品的消费,减少其他商品的消费来最大化总效用
总收入一定,或者说用来购买商品的货币量一定是,购买的商品组合使得所有商品的货币边际效用相等时,消费者总效用最大
"假设转换到3,4两种与1,2毫不相关的商品",可能两组商品确实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它们带给消费者的效用是同质的
H. 我想问一下西方经济学里边际效用求导怎么求,例如效用函数为U=3X1X2^2 那么MUX1和MUX2分别是多少
求的是偏导数,mux1是对x1求导,把x2看成常数,mux1=3x2^2
mux2是一个道理
希望能帮到你
I. 西方经济学的一道题目,有关效用函数的
^设来L=3*X1*(X2)^2-D*(540-P1*X1-P2*X2)
假设X2,D不变,用X1对L作微分源(partial differentiation):得到
(1) 3*(X2^2)-20D=0
同样假设X1,D不变,用X2对L作微分(partial differentiation):得到
(2)6*X1*X2-30D=0
再假设X1,X2不变,用D对L作微分(partial differentiation):得到
(3) 540-20X1-30X2=0
有方程(1)、(2)可以得到3*X2=4*X1, 代入(3):
540-20X1-40X1=0
X1=9
所以,X2=12.
总效用=3*9*(12^2)=3888
这里打公式太费劲,凑合看吧。
L代表拉格朗吉方程(Largarian Equation),D代表lameda。
J. 关于西方经济学边际效用函数的简单问题 我一直在纠结如效用函数U=XY .Px=2元,PY=4元,获得最大效用时 X
U=XY,MUx即对X求偏导(就是把Y 视为常数,对U=XY 求导),所以MUx=y;同理MUy=x 。
经济学书本要多看几遍,认真看就会专发现没看属一遍都会理解地更深点,一年前我就是这样的,多看几遍多理解几次整本书就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