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简单易懂的生活经济学

简单易懂的生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2-03 03:11:22

『壹』 麻烦介绍几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原理的书

很大众的:牛奶可乐经济学,
稍系统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逊的书、曼昆的书、平荻克地,伊伯成。
呵呵,昨天去经济系蹭几节课结果今天就用上了。
希望对你有用啊,对了经济学茶座也不错啊,你也可以看看,多想想你会有收获的

『贰』 举一个简单的经济学的例子,短一点!

鳄鱼效应
这是经济学交易技术法则之一,它的意思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由于人性天生的弱点,时时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操作,一次大亏,足以输掉前面99次的利润,所以严格遵守止损纪律便成为确保投资者在风险市场中生存的唯一法则。止损是证券投资的一项基本功。
也是美国投资界有一个有用而简单的交易法则,就是“鳄鱼法则”(Alligator Principle)。所有世界上成功的证券投资人在进入市场之前,都在反复训练对这一原则的理解程度。这源自于鳄鱼的吞噬方式:猎物愈试图挣扎,鳄鱼的收获愈多。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它咬着你的脚并等待你挣扎。如果你用手臂试图挣脱你的脚,则它的嘴巴便同时咬你的脚与手臂。你愈挣扎,就越陷越深。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务必记住:你唯一生存的机会便是牺牲一只脚!
编辑本段
处理方法

若以市场的语言表达,这项原则就是:当你知道自己犯错误时,立即了结出场!不可再找借口、期待、理由或采取其他任何动作,赶紧离场!其实,不论是股市、汇市、期权交易,其交易技巧在这一点上都是相似的。在证券市场上生存,有时需要耐心,有时需要信心,但耐心、信心不代表侥幸,不懂得止损的投资者,不就是输在侥幸心理上吗?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当你知道自己犯错时,立即了结出场!不可再找借口、期待、祷告或采取其他任何动作,赶紧离场……不可试图调整头寸、避险或其他无谓的措施,赶紧认赔出场!

『叁』 推荐几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方面的书籍

朋友 我是学微观经济学的,下面是我的老师介绍的 很不错 加油
《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
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
曼昆《经济学原理》 北大出版社

『肆』 推荐几本有关经济学的 通俗易懂的书 不要找百度

给你介绍2本我喜欢读的吧
《牛奶可乐经济学》、《魔鬼经济学》,最好是看完前者再看后者,因为前者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很常见的小事阐释经济学原理的;后者就是根据一些社会现实,更详细的剖析经济学现象。这两本都不是难懂的书,放心去读吧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伍』 哪些简单的经济学知识,对普通人很有用

普通人应该知道哪些财务常识?1、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这两项更多是用在决策的考量上,日常生活中有各种相关的选择,和这两项有关系。机会成本,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做出一个收益选项而丧失的潜在收益。例如:大学毕业后,你选择读研 or 就业,选择读研,你的机会成本就是就业的收入;从上海到北京,为了速度快,选择做高铁而不选择特快,那么高铁票价和特快票价的差额就是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就是已经发生不能在再挽回的支出。很多人在涉及沉没成本的决策上会陷入误区,包括部分“资深”财务人员,再举例子,我们很多人决定在持有的数只基金或者股票中卖掉其中一只或者两只股票、基金时,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不少人选择是卖掉盈利最高的股票或者基金,留下盈利少、亏损的股票或者基金,等着赚更多或者翻本,实际上已经投资损失的钱,与你做新的决策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你已经选择读了一年研究生,然后又决定考公务员或者其他就业,那么需要考虑的就是在这个时点考公务员或者其他就业的收益,而不是纠结于已经读了一年研究生花费了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沉没成本)。

2、利率与年化利率,还有各种眼花缭乱的“手续费”“服务费”。年化利率就是一笔借款,在一年到期后还本付息,以付息的金额除以本金就是年化利率。如果是在银行借款或者支付宝花呗,正式合同中注明的是利率,那么应该就是“利率”,换算成年化利率很简单,其他各种借贷机构就不一定了,所以一定要看清楚支付的成本计算是不是依据“利率”,一般银行或者花呗这样的机构书面说的是利率,那么就表示是实际利率(逐月还息,非常接近)。时不时就有人在相关的论坛问,支付宝花呗或者网商贷日利率0.25,额度2 万,等额本金还款,实际利率多少?或者是用来做 P2P,年化利率10%,能不能赚钱?首先,日利率0.25,年利率就是9.125%(365天)或者9.15%,不受等额本金或者等额本息影响,还掉的本金在下一期就不会计算利息;其次,2万的额度,等额本息,实际年度平均可用的钱不超过1 万元,10%的收益扣除9.125%的借贷成本,一年的收益不超过100元,而且投资会有计息间隔日,实际连100元也赚不到,赚的是折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各种其他借贷机构收取的“手续费”、“服务费”通常是按照总本金来计算的,而不考虑你分期还掉了部分本金,实际利率会远高于“手续费率”“服务费率”。

3、流动性、收益率与风险。同一类产品中,流动性好的产品收益低。如果流动性好、收益也高,那么你投资损失本金的风险一定也高,不会天上掉馅饼。债券中,国债的流动性好,收益率低,风险低,评级低的企业债收益高,流动性差,不刚性兑付的时候,指不定就会“踩上雷”。

4、总资产与净资产。某甲与某乙在帝都都拥有2 套房子,假设每套都是800万元吧,那么某甲与某乙的总资产都是1600万元,那么他们财富是不是就一样呢?还要看净资产,假设某甲两套房都没有贷款,某乙两套房共还欠银行贷款900万元,那么某甲的净资产是1600万元,某乙的净资产是700万元。净资产,对个人来说就是净财富,是衡量财富的重要口径。

5、贷款的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很多人会问房屋贷款时选择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划算,其实这个问题在于你想要的是什么结果,选择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的利息都是根据实际利率计算的(月利息=未还的本金* 年利率/12),所以不存在银行亏还是借款人亏的问题。我觉得更多要考虑是机会成本,要是觉得利率高,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期还的本金多,所以月还款额(本、息)就高,随着未还本金的减少,每月利息也逐步降低。你比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多还的钱,如果投资是否有更高的收益率,如果急需,你是否需要费更大的周折或者成本去取得(借)。还有的人,欠着一大笔钱(这个“大”取决于心理感受)心里总是寝食难安,又能省吃俭用还上,那么等额本金还款是值得的。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现在通胀实际远超过官方公布水平,货币贬值速度这么快,收入会随着通胀快速增长,提前还款或者是等额本金还款都是不划算的,

『陆』 最好的经济学著作是什么书(通俗易懂)

1.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也很好,曼昆的也不错,这几本书先看那本都可以。
2.学经济学你可以看萨缪尔森的教科书,
学经济你千万不要去看这些理论书。
3.尹伯成的《西方经济学》不错。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纲挈领,能让你几天之内了解经济学的大概。然后你再去找什么曼这个,萨那个去看吧,反正国情不一样,举的例子也让人觉得在隔山打牛,国内找不到对应的现象。然后在去看看生活中的例子(某些学者写了一些通俗的书)
4.曼昆的《经济学》我刚看过,写得通俗易懂,集各家之精要,对于初涉经济学的人挺有帮助。

『柒』 最通俗易懂的经济学书籍有哪些

富爸爸穷爸爸系列 牛奶咖啡经济学系列 国富论 在小吃店遇见凯恩斯 以前读过的 感觉不错

『捌』 有没有什么简单易懂的经济学书籍

入门?意思就是不是经济研究.那就是《国富论》《资本论》《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三大巨回著要答求太高,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也要求过高。
1、那就学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分宏观和微观两册 还有就是《政治经济学》《国际金融》 这是最基本的理论 必须会
2、《货币战争》《石油战争》《反热钱战争》《粮食战争》《财富战争》《大灾难后的金融变局》这些书可读性强 生动不枯燥 通过这些学习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 伊拉克战争 人民币升值 欧盟及欧元的产生 大国关系 地缘政治等等的现象你都会很明白

『玖』 经济学的书求推荐,一般人能看的明白的,简单易懂有用的

看你想干什么?如果想系统的把经济学当做一门科学来学习的话:

《经济学原理》回,曼昆著,梁小民译。答这本是我见过教材里最“平易近人”的了,很通俗易懂,而且知识面很全面,很系统。

​如果是闲暇时间看一看,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的话,可以看这本:

《牛奶可乐经济学》,弗兰克著,闾佳译。很简单易懂,不过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

阅读全文

与简单易懂的生活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