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级 中级 高级 微观经济学
初级微来观有高中解析几何水自平,再懂点微积分基础知识就够用了;中级微观需要有高等级的解析几何水平,画图要准确,微积分要能算出拐点、斜率、弹性等指标;高级微观需要有这样的能力:看到图就能反映出代数式,看到代数式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图,即将解析几何完全吃透,并且具有运筹学知识,能够熟练应用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初级宏观几乎不用会数学,能看懂笛卡坐标就行;中级宏观需要有较高的微积分水平,可以应用、至少看懂计量模型
Ⅱ 推荐几本中级微观经济学书籍
曼昆没中级微观的书。
范里安的书很经典,不过有点老了,内容编排也有些散乱。
尼科尔森的很不错,推荐!
杰利和瑞尼的最经典,介于高级和中级之间。
Ⅲ 中级微观和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中级是本科生学的,高级是研究生学的。。中级注重概念,高级涉及高等数学,主要用数学方法来研究。。
Ⅳ 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中级的还是停留在比较基础的部分,高级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深度就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高级的更注重用一些假设来推理出结论,更像是数学分析,比中级的要更深度一点。
Ⅳ 中级微观经济学
重点不变。无论是初级 中级 还是高级,所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其区别是各理论基本模型不同,所谓高级就是其中的数学模型难度更高。涉及到微积分、钜阵、简单的拓扑学 和一点点泛函分析。中级则只涉及一些简单的微积分,它的重点还是初级那些理论,只是用稍微复杂一点的方法证明而已。如果你没有什么数学基础的话,建议先学学学微积分等数学科目。
Ⅵ 比较好的学习中级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书有哪些
您好:
初级微来观教材里比较源简单易学的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其次是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难度稍微高点可以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只要有微积分的基础就行了)。
中级微观教材里,名气比较大的是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这本书数学上很容易,就是文字太多,看着很累,有微积分基础就能看懂。稍难一些的推荐尼克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拓展》,学这本书要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三门数学课的基础。
如果以上回答解决了您的疑问,请记得采纳;如果仍有不懂,欢迎继续提问,谢谢。
Ⅶ 中级微观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只是难度上有什么区别
1,难度大小不同:中级微观经济学的难度大。经济学原理的难度适中。
2,内容多少不同: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更加丰富。经济学原理的内容相对较少。
3,适用范围不同:中级微观经济学的适用范围大。经济学原理的适用范围小。
(7)微观经济学中级扩展阅读: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又可以从三大角度进行区分,也就是说它们回答了三个大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是人们怎样作出决策。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四个原理:
1,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也就是说人们为了或得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那么所谓的决策,就是在这两件东西中进行选择最后有所取舍。
2,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因为人们之间都面临着交替关系,所以,在作决策时人们就要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问题是一项行动的成本往往并不是很容易就可计算出来的。
3,理性考虑边际量。作者认为生活中有很多决策都与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小的增量调整有关,这些调整就是所谓的“边际变动”。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作出决策是在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之后进行的,当成本和收益变化时,人们的决策及行为也就会发生变动。所以,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的。这种激励既可以是认为的,也可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Ⅷ 中级微观经济学是什么意思
本书首先考察了竞争性市场,并说明竞争具有多种可取特性。然后重点研究不完全竞争性市场,并始终运用博弈论。除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以外,还从很多重要的当代经济学领域出发,分析了这些理论及其实际应用,所涉范围很广,包括资源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公司理财和产业组织理论等。最后两章从现代合约理论出发,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包括次品市场、信号发送、防止偷懒(或卸责)、信息披露等。
Ⅸ 急问~什么叫中级微观经济学啊
高鸿业的属于那种入门级的教材,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基础,可以看懂。 经管类公共版基础课。 中级权微观经济学我没有看过,只略读过高级微观经济学。 认为区别在于,运用了一下高等的方法。 需要一些经济学基础。适合于高年级本科生或硕士生。
西方经济学难不难考,我只能说, 你会的,都是不难的,不会的都是难的,主要看你花了多少功夫了。这种科目,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熟悉程度是很重要的。你能理解每个知识点,并且记住应该背诵的。肯定是不难的。
Ⅹ 中级宏观和中级微观经济学是指什么
1、宏观经济就是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
2、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
(10)微观经济学中级扩展阅读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2、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
3、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
4、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