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研究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经济学研究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发布时间:2020-12-02 10:57:39

『壹』 李嘉图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

李嘉图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很明显地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1799年开始阅读有系统的经济学著作,尤以《国富论》;第二,1813-1817年,论争与著作的出版;第三,关于其观点与著作的争论。

『贰』 2.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主要代表性思 想和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致从40年代到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发展学说的特点可以用唯资本化,唯计划化和唯工业化来概括。由于这一阶段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发展理论纷纷出现,因此,这一阶段又被称为发展理论的巨大创新和争鸣阶段。 第二阶段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这一阶段发展的重点也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既要取得经济增长又要求公平分配,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大致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在这一阶段,以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西方保守政府的上台带来了一整套新古典主义的、鼓吹自由市场经济力量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在理论方面,出现了当时所谓的供给方面的经济学。从政策上来说,则出现了鼓吹在发达国家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在发展中国家实行私有化、非计划化和减少政府干预的潮流。在这一阶段,新古典经济主义经济学逐渐占据了发展经济学发展的主流。第四阶段是从8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的现在为止的一段时间。随着战后高科技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新的高科技竞争体系。80年代中期,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叁』 米达尔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可分哪些阶段

第一阶段20年代至30年代,他的经济学研究属于新古典主义传统,研究纯粹理论问题。他作为瑞典学派的创建者之一,继承了威克塞尔的传统,对资产阶级的一般动态均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所指出的米达尔“在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首创性研究工作”,就是指他在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1931年,米达尔在其名著《货币均衡论》中,对威克塞尔“自然利率”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重要的修改、补充和发展。他指出,威克塞尔“自然利率”概念,在货币经济中是自相矛盾和无法确定的。米达尔认为,货币利率也不须包含在用来确定自然利率的公式之中。他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动态过程时,把收入、费用、贮蓄和投资等经济变量区分为“事前的”和“事后的”两种类型。前者指分析期间开始时的预计数值,后者指分析期间结束时的实现数值,由此来说明货币均衡条件,也就是经济均衡条件,说明社会储蓄与投资等式的事前观察,为何经过供给和需求的调整,达到事后的均衡。这一观点已被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广泛采用。第二阶段,自40年代起他就转向制度经济学研究,即从结构上或制度上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瑞典皇家科学院所指出的“对经济的、社会的和制度现象的内在依赖性的精辟分析”,就是指他在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使他研究的方向转变,是由于他研究社会平等问题引起的。30年代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严重地影响了瑞典的经济,生产下降,企业倒闭,失业增加,广大人民群众陷于生活贫困的境地,可是同时社会上另一部分人却仍然很富裕。这种情况,使他开始研究社会平等问题。1934年,他与妻子合作,出版了《人口问题的危机》一书,提出实行均等化社会改革的一些主张。1944年,他写作的《美国的两难处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该书从生活条件最差的人的角度,研究了美国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米达尔开始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平等问题,研究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人的穷困问题和均等化社会改革问题,并进而研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问题。研究社会不平等问题涉及面很广,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问题,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使他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转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而成为一名制度经济学家。

『肆』 在经济学中,简述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的特征

第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开始上升,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最大值,燃后,专开始下降,且劳属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值量始终是增加的。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阶段,在第二阶段会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不断扩大。这一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第三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4)经济学研究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扩展阅读: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伍』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主要阶段

1.古典经济学
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9世纪70年代为止,包括英国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西尼尔、穆勒、马尔萨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以斯密为代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一次革命,建立了以自由放任为中心的经济学体系,他标志着经济学的诞生。代表性的教科书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流行了20年。
2.新古典经济学
从 19 世纪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包括英国经济学家杰文史、马歇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 —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被说成是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他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是其代表性的教科书。
3.现代经济学
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凯恩史主义的产生。包括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琼·罗宾逊、斯拉伐,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和卢卡斯。其中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当代经济学的产生,该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被人们称着改变世界历史的四大著作;而萨缪尔森的1948年开始发行的《经济学》至今已出第十六版,是第三本好教科书。

『陆』 贝克尔将经济学分成了几个阶段

贝克尔是当代来最著名的经济学源家之一。按照他的划分,经济学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认为经济学仅限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仅此而已(即传统市场学)。到了第二阶段,经济理论的范围扩大到全面研究商品现象,即研究货币交换的关系。今天,经济研究的领域已扩大到研究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加里·贝克尔就是这第三阶段经济学,也就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现代经济学的突出贡献体现在“时间价值”概念的引入,通过时间价值分析,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传统假定被大大扩展了,经济理性不仅在货币支出的行为中,而且在人类花费时间的一切行为中发挥作用,这样,经济学领域拓成了一门人类行为学。

『柒』 经济学产生之后,历经了那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此时以微观经济学为主,代表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经济理论研究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代表作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始建立,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最终确立,建立了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捌』 古典政治经济学分为哪几个阶段

古典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代表人物:
英国: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法国:
布阿吉尔贝尓
魁奈
西斯蒙第

『玖』 经济学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1. 古典学派(The Classical School)--受重农学派“自由放任”思想影响。
A. 时间:大约起自1776年至1848年止
B. 创始学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
C. 学派精神:
a) 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涉
b) 人类皆有“利己心”,经济体系自动会达成均衡
c) 充份就业是社会常态,失业是短暂社会现象
D. 代表人物有:
a) 亚当斯密:
1) 出版“国富论”,为经济学奠定基础,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后人尊称为“经济学之父”
2) 提出“价格机能”,即“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人类“利己心”的催使下可解决人类基本的经济问题
3) 提出“绝对利益法则”,主张国际间的分工与专业,强调自由贸易。
b) 马尔萨斯(T.R.Malthus):1798年《人口论》,提出悲观的经济学论调,即粮食以等差级数增加,出生率以等比级数增加,所以人类终会有粮食不足的惨象,可喜的是其预测与现况差距颇大。
c) 赛伊(J.B.Say):1803年《经济学泛论》,提出“赛伊法则”(Say’s Law)─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充分就业是常态。与现今“消费者导向”的时代亦背道而驰。
d) 李嘉图(David Richard):1817年《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提出边际报酬递减法则、差额地价说、比较利益法则及生存费用说。
e) 约翰密尔(John S.Mill) 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研究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