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经济学的分类
传统金融理论
传统金融理论对经济主体的偏好和金融资产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状况都有着严格约束的假设。这些严格的约束导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框架,即经济主体对金融资产的选择主要依据资产收益的平均值和方差程度。由这个理论框架所直接推导出来的理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资产组合选择的平均值一方差理论(themean—variance analysis)。1955年,现代“共同基金定理”的思想之父——马克维茨(M·Markowitz)最先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进行了探索。按照该理论,由于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故通常用概率函数来刻画投资收益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用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对预期收益率的背离程度来测度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即风险。基于这种收益与风险的理念,投资者运用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准则,在所有可能的投资方案中集中求出投资决策的最优解。
套利定价理论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出了在资本市场达到均衡时资产收益(资产定价)的决定机制。但是,该模型基于众多的假定,其中一些假设与现实不甚吻合,并且一些经验结果与模型相悖。这就促使人们去建立新的金融经济学理论。
斯蒂芬·偌斯(Stephen·A·Ross)于1976年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本资产均衡理论。这就是金融经济学的第二种研究方式,被称为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PricingTheory,APt)。该理论认为风险可由几个因子产生,而不像CAPM那样基于一个风险因子,这与许多经验结果相吻合。并且,CAPM是APT的一个特例,后者的假定又大大少于前者的假定。因此,普遍认为,APT是CAPM的一个较好的替代理论。
公司融资结构理论
金融经济学第三个方面的文献集中于讨论公司的融资结构问题(TheFinancialStructure)。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1956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共同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融资和投资理论”(MM定理),标志着现代公司融资结构理论的形成。它所揭示出来的无关性结果与我们的常规性思维相矛盾。我们甚至可以断定,在公司融资结构理论方面将不再会有其他类似的与常规思维相差程度如此之大的理论结论。因此,MM定理居然认为,公司的融资结构及其股息政策对公司的价值毫无影响。毕竟,我们通常都认为,融资结构对一个公司的成功来说很关键,并且股票市场对一个公司的股息政策相当敏感。
MM定理发现的重要性曾经被广泛地误解了。MM定理固然指出了公司融资结构的无关性,然而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含蓄地引导了人们开始去认识所有建立在完全金融市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模型的不足。它不仅驱使人们不去接受公司融资人员的有关建议,而且指出了这些建议所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的不足之处。
金融市场不完全性理论
金融经济学第四个方面的发展就是关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incompleteness)的研究。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学正式被引入对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研究,标志着现代金融经济学进入了——个最新的发展阶段,也是现代金融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成果。这方面的文献都试图放弃完全市场难题中的某——条件,比如条件之一——存在可供单个的金融索偿权交易的一系列市场。而关于市场不完善的假设与完全市场难题的一个根本性的分歧在于关于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由于允许经济主体拥有不同的信息,他们相关的行为改变了,由此市场交易难题的基本方面也随之改变了。当经济主体不能够观察到贸易的标的物或者不能观察到市场上所有其他人的行为时,市场交易就变得相当困难了。有关不对称信息的文献已经研究出了在有借款意愿的人和有贷款意愿的人之间所存在的最优制度安排。在这里,有借款意愿的人和有贷款意愿的人所接受到的信息并不是一样的。
不对称信息的介绍为激励问题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一旦契约双方不能以相同的成本独立地观察到金融市场上的信息,那么,其中的一方就会有假装的倾向。他通过假装,从而诱导另外一方去作出与其自身利益相反的决策。这种类型的激励问题破坏了金融市场上契约的原本内在运行机理,进而使得建立在对相互利益的期待基础上的市场交易无法成立。简言之,激励问题可能导致市场的关闭。同时,激励问题又会刺激其他类型的制度安排的发展,这些制度安排主要功能将是充分吸收和控制信息问题。
Ⅱ 经济学主要都包含哪些分类谢谢
经济学抄分支
发展经济学 (Development and growth economics)
经济制度 (Economic systems)
新制度经济学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环境经济学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金融经济学 (Financial economics)
博弈论 (Game theory)
讯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s)
劳动经济学 (Labour economics)
法律经济学 (Law and economics)
管理经济学 (Managerial economics)
公共经济学 (Public economics)
福利经济学 (Welfare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社会经济学 (Social economics)
货币经济学 (Monetary economics)
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ics)
Ⅲ 经济学如何分类
一级学科:经济学
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三级学科多了
比如理论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
Ⅳ 经济学中 生产要素有哪些种类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大类,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要在继续凸显劳动作用的同时,给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以足够的重视,使它们也合理合法地得到回报。这其中特别要强调两种要素的作用和回报:
一是人力资本。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对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正在大幅攀升,人的素质和知识、才能等对经济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土地以及资源性财产。它们对于财富生产的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对于它们参与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却一直存在模糊认识,这表现在我国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免费或低价使用的。
(4)经济学的基本分类扩展阅读:
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引致或派生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对生产要素本身的需求,而是对生产要素的使用的需求。
3、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于生产者——企业。
4、企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目的,是用于生产产品,希望从中间接地得到收益。
生产者对于一种生产要素需求的大小,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1)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是表示某种单位数量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大小。
(2)所生产产品价格的高低。
(3)生产要素本身价格的高低。
(4)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
(5)短期和长期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不同的,时间因素亦会对要素需求产生影响,因为短期与长期的要素需求弹性不同。
Ⅳ 经济学领域有哪些分类
经济学领域分类: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外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史 外国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 国民经济学 财政学 金融学 工业经济 农业经济 商业经济 国际贸易 运输经济 投资经济 劳动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 会计学 统计学 企业管理 国防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经济地理 旅游经济 消费经济 信息经济 商品学 城市经济
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其中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Ⅵ 经济学有哪些分类
一、理论经济学
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经济学思想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子学
二、应用经济学
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个经济学科。
Ⅶ 经济学专业又细分为哪几类经济学
教育部将高等院校里的学科分类目录里面,经济学学科门类的硕士专业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包括 6 个二级学科,有部分学校还新增了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新型专业。应用经济学包括 10 个二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顾名思义比较侧重于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其中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值得推荐,其他几个二级学科实际上属于冷门,报考人数很少。如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这些专业中,除世界经济外,大多属于冷门专业,报考人数少,一些院校基本只招收个别研究生,有时还需通过调剂完成招生名额。由于录取名额太少,一些重点学校会由于报考 人数较多 而录取线异常高。
应用经济学,是比较侧重于实际应用的学科,其中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是极其热门的学科,财政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也广受关注。2011 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比 2010 年有所增加,共 151 万人。 跨考教育结合最新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数据分析,近三年,北京地区报考应用经济学类专业增幅 连续三年超过 12.8%。
Ⅷ 想学经济学方面,想知道经济学的众多分类有什么区别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类专业一般属于文科类专业,当然也有些院校高招录取时文理兼收。
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有四个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和金融学。这四个专业的主干学科都是经济学,而开设的主要课程则是根据不同专业的侧重有所加减。如经济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是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课程是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财政学主要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财政学、税收管理等;金融学主要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
Ⅸ 现代经济学的分类有哪些
现代经济学的学科分类 1. 理论经济学 2. 经济发展史 3. 经济思想史或称经济学说史 4. 数量经济学 5. 应用经济学 6.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1. 理论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论述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理论经济学通常称为一般经济理论,具有两个分支学科: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视野,以经济活动总过程为对象,考察国民收入、物价水平等总量的决定和波动。其中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理论又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独立分支。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资本机构)、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价格平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不同市场类型下资本机构成本分析与产量、价格决定理论、生产要素收入决定即分配理论等。2. 经济发展史。 经济发展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及其特殊规律的学科。它为总结历史经验和预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也为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经济思想、学说、政策提供历史背景。经济史按地域范围划分,有国别经济史(如中国经济史、英国经济史等);地区经济史(如欧洲经济史、拉丁美洲经济史等);世界经济史(以世界为整体,研究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按部门或专业来区分,有农业发展史、工业发展史、银行发展史等;按历史分期,有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之分。关于世界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实际上属于现代经济史范围。经济史如同理论经济学一样,要受研究者的阶级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3. 经济思想史或称经济学说史。 它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经济学说及其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所起的影响、所占的历史地位,以及各个人物、各个学派之间的承袭、更替、对立的关系等方面的学科。4. 数量(理)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即经济数量的分析、计量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等学科。经济学家比较注重各种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自19世纪70年代起,就有一些经济学家应用数学推导经济理论,建立数理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理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广泛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建立了各种静态的、动态的、微观的宏观的经济模型。与之相联系的一个分支是经济数学,它侧重阐述现代经济分析中运用的各种数学方法,这实际上属于应用数学范围。5.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经济学科。 应用经济学大体上可分为: 以国民经济个别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 农业经济学、建筑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等;以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而带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 计划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货币学、银行学等等;以地区性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 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区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等;以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 国际经济学及其分支: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等;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 企业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学、市场(销售)学等等;与非经济学科交叉联结的边缘经济学科,如---- 与人口学相交叉的人口经济学; 与教育学相交叉的教育经济学; 与法学相交叉的经济法学; 与生态学相交叉的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 与社会学相交叉的社会经济学; 与自然地理学相交叉的经济地理学、国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等。这些边缘经济学科主要研究这些非经济领域发展变化的经济含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中找出它们的规律性。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扩展、不断充实的。应用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实践,离不开理论经济学的指导,但它们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理论经济学的内容,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 6.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历史的多种学科的总称。 经济活动是社会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经济关系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 经济学要联系国家制度、法律等上层建筑,来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政治学、法学等要联系所要维护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各种国家制度、各种法律等。 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同样适用于经济学与其他的社会科学学科。 因而,除了哲学之外,经济学,特别是作为理沦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就成为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成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必先掌握的思想武器
Ⅹ 经济学包括哪些专业
不少的考生特别是文科生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选择了经济学专业,其实跟经济学类相关的专业有很多,就业前景也很可观,具体包括经济学专业、金融学专业、保险学专业、投资学专业、财政学专业、税收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及经济统计学专业等。下面小匠老师就跟各位考生和家长推荐3门就业发展前景较好的经济学专业。
第三门:金融学专业
对于未来想要进入金融领域发展的学子,可以选择学习金融学专业,这门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金融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金融实务专业技能的创新型金融人才,学习金融学专业,毕业之后就业发展前景也很客观,毕业生可以进入证券部门或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从事相关的工作。
在小匠老师看来,数学基础好,对于数字较为敏感的考生,其实选择学习经济类专业是有很大优势的,因为跟经济学类相关的专业,一般都会要求学子们掌握有关于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的能力。
上面所介绍到的这三门经济类专业就业发展前景很不错,感兴趣的考生可以选择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