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理解计量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经济统计学,数学的关系
计量经济学是对理论经济学、经济统计学以及数学的综合运用及延伸。
计量是经济理论,数理经济,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的混合物,但是它值得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来研究。经济理论所做的陈述或假说大多数是定性分析的。
计量经济研究必须以经济理论和经济运行机制作为建立模型的理论依据;统计资料是建立和评价计量经济模型的事实依据;数理统计方法是计量经济研究过程中的主要建模工具。
理论经济学是由经济学基本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组成的理论体系。
数量经济学是要用数学形式表述经济理论而不去问理论的可度量性或其经验方面的可论证性;
经济统计学的问题主要是收集,加工并通过图或表的形式以展现经济数据,数理统计提供了许多研究工具。
(1)计量经济学数学扩展阅读:
最近20年,政策评估计量经济学方兴未艾,为政策评估提供了基于实际经济数据的方法,已被应用于评估发达国家各种公共政策。
如最低工资法对就业的影响、就业再培训政策对收入的影响、反歧视法对少数族裔就业的影响、福利政策对男女工人失业持续期的影响等。
政策量化评估还可为政府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比如,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麦克法登在上世纪70年代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对调查数据进行计量建模,准确预测出通勤人员使用在建的旧金山地铁系统的比例,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成功案例。
Ⅱ 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经济计量学是关于如何确定经济关系中的实际数值的分支学科.经济学的核心是统计学,经济是通过统计学进行计量和分析的,社会统计学以变量为基础,数理统计学以随机变量为基础。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经济变量和随机变量关系.
Ⅲ 计量经济学 是什么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广泛采用计算机组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定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说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方法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问世(1676年)。
“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 Frisch)在1926年仿照“生物计量学”一词提出的。 随后1930年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学会,在1933年创办了《计量经济学》杂志。
我们应如何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含义?弗里希在《计量经济学》的创刊词中说到:“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与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决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各自并非是充分条件。而三者结合起来,就有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后来美国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克莱因也认为: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技术和经济分析的综合。也可以说,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指对经济现象加以测量,而且表明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进行计量的意思。
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一整套建立在数理统计理论上的计量方法,属于计量经济学的“硬件”,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
预测应用。从理论研究和方法的最终目的看,预测(包括政策评价)当然是计量经济学最终任务,必须注意学习和了解,但其预测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们应十分注意的。
Ⅳ 学习高级计量经济学需要什么数学知识
微积分/线性代数/数理统计:这是必须的,不然基础的内容可能都看不懂
复变函数/差分方程/积分变换/随机过程:学习时间序列方面的内容的话,有这四门会比较轻松
矩阵论/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如果要往高级方向发展,有这三门的话会更好,因为学了这三门后你眼中的世界会发生变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能从与众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弱冠以前,吾曾迷茫于计量经济学的高深难懂;而立之后,看计量经济学书籍如同读小说一般畅通无阻。至此精进,年近不惑才发现当初走错了路]
Ⅳ 计量经济学 要先学什么课程呢 要有经济学的基础吗
计量经济学先导课程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计量经济学是以数理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为方法论基础,对于经济问题试图对理论上的数量接近和经验(实证)上的数量接近这两者进行综合而产生的经济学分支。所以,学习计量经济学必须要有好的经济学基础。
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一整套建立在数理统计理论上的计量方法,属于计量经济学的“硬件”,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1、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
2、预测应用。从理论研究和方法的最终目的看,预测(包括政策评价)当然是计量经济学最终任务,必须注意学习和了解,但其预测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们应十分注意的。
(5)计量经济学数学扩展阅读:
与一般的数学方法相比,计量经济学方法有十分重要的特点和意义:
研究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即从研究确定性问题转向非确定性问题,其对象的性质和意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方法的思路上、方法的性质上和方法的结果上,都将出现全新的变化。
研究方法发生根本变化。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种新的数学形式。学习中要十分注意其基本概念和方法思路的理解和把握,要充分认识其方法与其它数学方法的根本不同之处。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结论是概率意义上的,也可以说是不太确定的。但真正要理解其不确定性的含义,并不那么简单,学习中需要始终关注这一点。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
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的数学证明与推导,与数理统计联系极为密切。理论计量经济学除了介绍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数学理论基础和普遍应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外,还研究特殊模型的估计方法与检验模型。
Ⅵ 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那个对数学要求高
微观、来宏观都分为初级、中级和高源级三个档次。
初级微观有高中解析几何水平,再懂点微积分基础知识就够用了;中级微观需要有高等级的解析几何水平,画图要准确,微积分要能算出拐点、斜率、弹性等指标;高级微观需要有这样的能力:看到图就能反映出代数式,看到代数式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图,即将解析几何完全吃透,并且具有运筹学知识,能够熟练应用单纯形法解线性规划问题。
初级宏观几乎不用会数学,能看懂笛卡坐标就行;中级宏观需要有较高的微积分水平,可以应用、至少看懂计量模型;高级宏观我不懂,也没学过,所以不敢乱说。
计量经济学其本质就是所有的经济数学。其涵盖的经济学领域也十分广泛,因此需要较高的数学理论功底与实用基础。其中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处理。上述知识仅为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另外计量经济学还包括很多经济学知识,是一门需要一定基础再学习东西。
因此计量经济学对数学的要求相对偏高一些,高级计量其实质就是专项计量方向,那就要求更高的数学专门技巧。
Ⅶ 计量经济学需要具有什么基础
学计量经济学有数学3的水平就足够,越高越好;书籍最好的是古扎拉蒂回的《计量经济学》属于目录答型的计量总纲,这本书基本上把所有的计量问题都讨论到了,某些比较专业性的东西也都提到了,也就是说如果这本书还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你就可以去查专门文献了。必备技能,你一定要会“微积分”和“概率与数理统计”;由于计量经济学是工具类学科,研究方向相当的广泛,只要你有数据和理论的课题,都可以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找到变量间的关系。
Ⅷ 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计量经济学是应用统计学(主要是回归分析)解决经济问题,在方法论版上说是实证权的方法,也就是“从现实出发(在现实中调取数据),验证既有结论或者猜想出新结论”的方法。而传统的理论经济学用的是数理的方法,也就是“以经济学的几个基本假设为前提,纯粹运用数学(主要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最优化,概率论。在金融学以及更高深的经济学中还有实分析泛函分析、随机过程),严密地推导出结论”的方法。 经济数学方法是用现代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的数量方面,以经济模型的建立和电子计算技术的运用为特征,包括研究各种复杂的经济数量关系时所应用的一系列数学分析和计算方法。
Ⅸ 学习计量经济学,要有什么数学方面的基础
为以后学计量经济学现在要做哪些准备:1、学好数学。数学是工具,也是基础2、学好经济学。3、学会几种统计软件的使用。
Ⅹ 计量经济学的S.E of regression怎么算
计算公式为 RSS 除以 (n-k)(n为自由变量个数10,k为3) 再开根号。
S.E of regression的计算方法为:√(Sum squared resid(RSSS)/(n-k-1)),K为解析变量个数。
1)从经济发展的形态来看,经济模型分为静态数理经济模型和动态数理经济模型;
2)从经济的波动形态来看,经济模型分为随机经济模型和确定性经济模型;
3)从经济的数学描述形式来看,经济模型分为线性经济模型和非线性经济模型;
4)从经济模型描述的范围来看,经济模型有微观经济模型、中观经济模型和宏观经济模型。
计量经济模型至少含有三个主要部分:数理经济为主体,经济统计为识别和经济过程为主线。选择正确的数理经济模型是计量经济模型建立的主体,这也是反映各经济变量之间所存在的本质关系,具有经济理论基础;
经济统计识别则是计量经济模型赖于应用的基础,只有在统计上有显著意义的模型才可能保证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具有统计基础的;经济过程描述了经济体系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所存在的统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