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美国战争经济学

美国战争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2-01 17:35:04

❶ 战争经济学的战争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赫斯特关于战争与经济关系的论述相当广泛。除了1914年出版的《战争的政治经济学》之外;以后又有大量的著述。其中最重要的是战争与时政、战争与工业、战争与经济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
一、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首先,战争给经济带来的繁荣,只是暂时的。其次,战争带来的债务,是一种最可怕和最有害的非生产性债务。
二、战争与财政的关系
第一,仅就经济意义而言,所有用于陆军、海军和毁灭性武器方面的财政支出,都是浪费。第二,在全世界普遍的、永恒的和平确立之前,为实现这样的和平而支出一些费用,是绝对必要的。第三,军事开支的数量,只限于保卫国家的安全,使之免受侵略。
保罗·波斯特的《战争经济学》 书 名: 战争经济学
作者: 保罗·波斯特 (卢周来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1
ISBN: 9787300111766
开本: 16开
定价: 39.00元 战争改变着生命,同时塑造了历史。战争使学者们着迷,使普通人关注。但人们却往往忘记了战争还是一项经济事务。史学家和军事家们指出:“战争中开支比装备重要,有了钱才有装备”,“金钱是战争的力量源泉”,“谁拥有最后一块钱谁就总是胜利”。是的,人们为金钱而展开战争,而金钱使得战争得以进行。
本书提供了战争经济学的全面介绍,使所有对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相关社会科学感兴趣的人能够理解经济与战争、国防的关系,帮助人们学会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运用到纷繁的现实生活中。 第一单元战争的经济影响
第1章战争经济理论
第2章现实中的战争经济:美国几场主要战争的案例研究
第二单元军事经济学
第3章防务开支和经济
第4章军事劳动
第5章武器采办
第三单元安全问题的经济学
第6章发展中国家的内战
第7章恐怖主义
第8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
参考文献
索引 8231

❷ 三个经济学问题

1,高储蓄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生产率的增长,通过资本的投入,规范化越专来越高,生产率提高。属但是高储蓄带来的问题是低消费,高生产率低消费,工厂还不得倒闭?一定的储蓄是可取的,一定的生产率适应一定的消费能力,企业和产品协调发展,我们就会从中得到福利,我们消费了产品得到了满足,企业卖出了产品,活得了利润,就会投入再生产,研发新产品。这是双赢~至于免费的午餐,没有!因为没有免费的产品,这些都是有成本的。即使是政府免费提供给你,那也是你提供的税收嘛。2,增发货币,储蓄的人(包括放在家里的)被征税的最多,钱放在那里越来越不值钱了。至于企业,就好的多,通货膨胀的话,他的产品价格也跟着上涨,做生意不亏,只是原本存在的钱少了,生产资料购买能力小了。换句话说,增发货币引发的通货膨胀全民都被征税,除非你的钱全部是以黄金白银之类的形式贮存。3,一定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就业,但是不能作为救命药膏,就像是自慰,多了对身体是不好的。就业问题最终还得靠经济的实质发展。通货膨胀率降低了,是会一定程度引起失业,但是随着实质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慢慢的会变好~

❸ 用经济学原理简要分析美伊战争对石油价格造成的影响

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与伊拉克的危机,直到现在美伊战事已接近尾声,人们还在纷纷猜测或者观望“美伊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被誉为“黑金子”,象征着金钱、权力甚至霸权,历史上诸多战争几乎都与石油相关联。目前,布什政府也高度重视并十分清楚石油对美国的战略意义。布什本人和副总统切尼曾经都是石油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曾是雪佛龙石油公司的董事。目前,美国的石油年需求量8亿多t,而其产量却不到一半,其余都依赖进口。因此,美国需要长期、稳定的国际石油供给来源,确保美国的石油供应安全。

“美伊战争”后有三种可能性:一是如果美国完全控制局势,完全按美国的意志行事,美国将主宰世界石油市场;二是美国不能控制局势中东将更加动荡;三是美国基本控制局势(最大可能),美国与中东各国矛盾将会加剧,美国与欧盟及俄罗斯之间矛盾突现,世界继续向多极化演进。无论那种结局,“美伊战争”必将对世界、亚太地区和中国的石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全球石油资源地理分布、石油需求及其变化、世界各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石油成本、石油对欧元和美元及相关汇率的影响、对相关产业和世界石油及经济格局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初浅的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框架设想。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价值的大小,石油也不例外.当今的战争的实质就是石油的争夺战争.

❹ 战争经济学的庇古的《战争经济学》

庇古(1877-1959)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是剑桥学派领袖马歇尔的高足,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授,并担任过国际经济学会名誉会长、英国通货与外汇委员会委员、皇家所得税委员会委员等职。庇古不但在一般经济理论研究中颇有名气,他的研究目光还每每投向经济学的分支领域,成为两门新学科的开创者。1920年,庇古写成了《福利经济学》一书,首创福利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被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紧跟此书之后,庇古于1921年出版了《战争经济学》一书,这本书又使他被后人称为“战争经济学的先师”。
庇古的《战争经济学》,以战时经济为中心,全面探讨了战前、战时和战后的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他的战争经济理论从总体上看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庇古作为“新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在基本倾向上,承袭了古典经济学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的战争经济理论,深受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以此为主要标志形成了战争经济学的一大流派。其次,庇古的战争经济理论,也受其福利经济学基本理论主张的影响,他的战争经济理论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即尽量减轻国民福利的牺牲,为此就要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例如,他之所以强调用征税筹集战费,就是因为在这种方法下,富人担负的战费比例较大。他之所以强调国家对物价实行统制,一个重要原因是制止一些人攫取战时利润而“牺牲一般社会的利益”,“引起社会的嫉恨”。这些思想同他的福利经济学的一些论点是一脉相承的。

❺ 《货币战争》违背了哪些经济学常识

我写了一篇文章《货币战争的误导》,我讲一个最简单的东西给大家听,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哎呀,我们买美国国债,美国次贷危机让我们买单啊,你为什么要美国买单?为什么不能把钱拿来回来?这不就是让社会主义救美国吗?这样的话大家可能说,先生:金融知识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呢?我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我们有一百万现金,你是放在银行好还是放在自己家里好?大家说。肯定放在银行好,那么你的外汇储备你是放在国外还是放在自己国内好?你只能放在国外。这个外汇储备放在国外就资产,资产既要保证安全性,又要保证他的收益率,又要保证它的流动。你说目前哪种资产可以比美国国债更好?有人说,买石油、买黄金,货币战争就是这样一个说法。黄金如果是我们一般的矿泉水是商品的话,他它没有货币化,没有金融化的时候,你想想看,他的价值有多少?那么黄金之所以他已经货币化了,已经金融化。但是一种产品金融化之后、货币化之后他就由一种一般的消费品转化为投资品,对不对?那么投资品的价格怎么决定?由投资者决定,他可能高,也可能低,也可能低于你的估值,也可能高于估值,远远的偏离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去买黄金怎么样?越买价格越高。大家说是不是?比如说石油,石油为什么价格从很低飙到很高,就是它已经金融化了,已经期货,如果他没有期货他不会飙来飙去,他的波动很小的,明白这个道理了吧!所以如果按照货币战争的利率,我们买黄金你亏的多。假定我们整个社会是以黄金来发行货币,按照这样的理论我们现在的经济是什么结果吗?我们要推到1900年去,经济的繁荣就是因为政府通过各种各样的信用关系让你的货币信用在扩张,货币信用扩张了,钱一多了,就会把整个经济推往前走,我曾经有自己的理论,现在经济的文明三条之路第一是工业革命,第二是科技革命,第三是金融革命。没有我们的金融革命,没有我们信用的扩大,我们的经济不会发展到今天,比如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如果房地产市场没有住房按揭产品这一金融工具,房地产市场根本发展不起来。所以你提的这个问题,还是希望问这个问题的朋友,你把《货币金融学》读一读,多懂得一点金融学基本的知识,多看一点就明白什么道理了。为什么那本书会盛行?关键的问题还是大家金融学的知识还是有一段距离,因为金融这个东西跟其他的东西不一样它就是知识,还有一个问题,金融资产跟其他资产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金融资产持有人往往是信息、知识等等方面不能够让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金融资产的财富容易被金融机构掠夺,大家觉得一看那个书觉得很有道理,那位朋友把这个问题理解了,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stocks/1/603617.shtml

------------------------------------------------------------------

《面对面-宋鸿兵》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QsLPar6BhM/

❻ 战争经济学的萨伊的战争经济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把他关于人力资本的思想带进了战争经济回理论。萨伊认为,答一个战士投人战争之前,社会(包括他的父母)对他进行了大量投资。从出生之后的衣食住行,到成长阶段的训练教育等,花去了社会大量费用。他独立之后,社会应收回这笔投资。可是当他在战争中阵亡或致残,则不仅不能偿还投资,可能要变成社会的负担。因此,战争耗费必须考虑伤亡者给社会带宗的无法挽回的损失。另外,萨伊不同意亚当.斯密把士兵称作非生产性工人的说法。他认为,士兵是“破坏性工人”。他们不仅消耗维持自身的产品。而旦,破坏别人艰苦劳动的成果,而自己又得不到任何好处。

❼ 什么是美国的“战争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战争的发生对交战国双方各国经济的影响以及负作用。所谓战争经济学,实际上从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角度来看,一个就是尽量减少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另一个就是从战争中获利。
美国的战争经济学可以说就是“从战争中获利”的经济学。为美元而战,基本就是美式战争的全部秘密。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美国完成了一个制造业大国向金融业大国的转型,并逐渐完善了自己的一套体系,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可见一斑,这个体系实质就是全世界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国毫无疑问记取了这个历史教训:如果一个国家的崛起,一定要从老牌殖民帝国那里虎口夺食的话,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战争,而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最后徒使他人得利。美国就是两次大战最大的获利者。在这样一种历史的判断下,美国人希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帝国模式,这种帝国一定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帝国,而又能尽享帝国之利。。在这个体系下,美国人只要开动印钞机就可以生存。这个体系可以把它叫做金融殖民体系。
但美元锁定黄金,由于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黄金越来越少,多印美元没有可能时,美国采取失信于世人的做法,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跟黄金脱钩。这一失信之举意味着美国可以不受黄金的羁绊,随意加印美元了。但美元跟黄金脱钩,可能是双刃剑,究竟对美国有什么影响?对世界经济又会有什么影响?研究结果是美国认为维持美元霸权最重要的是两根支柱,一根是美国强大的科技创新力。另一根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有了这两根支柱,就能确保美元的信用,美元就可以作为硬通货在全世界畅通无阻。美国人也就可以在全世界更加随心所欲地玩纸币转移实物财富的魔术。
美国毫无疑问记取了这个历史教训:如果一个国家的崛起,一定要从老牌殖民帝国那里虎口夺食的话,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战争,而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最后徒使他人得利。美国就是两次大战最大的获利者。在这样一种历史的判断下,美国人希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帝国模式,这种帝国一定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帝国,而又能尽享帝国之利。
PS:霸权国家的设计如此精心,如此阴险,如此厚颜无耻!

❽ 听说货币战争比较假,有没有比较出名的写欧美经济的书,我想入门了解一下,感觉对考研多少有些用处

1.公认写得最好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初级教材:曼昆《经济学原理》.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 ,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 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
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目前该书最新中文版已经有了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上下两册96元.
2.资格最老读者最多最权威的经济学教材: 萨缪尔森《经济学》,目前中文版已经有第十八版.《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将近60年里,总销量达数千万册,并有40 多个语种的译本,成为空前的一本经久不衰的经济学教科书.
3.萨缪尔森的同名教科书出版以来最具国际影响的一部经济学原理教科书: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最新中文版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上下两册96元.
《经济学》第三版既继承了前两版的特点,重视不完全竞争和信息经济学,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和经济增长等,同时又是经过彻底修改的全新版本。首先,由于策略行为已渗透到了现代经济分析中,作者增加了关于“博弈论”的一章。其次,对经济波动模型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比如,利用通货膨胀和产出来建立波动模型。第三,对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中国经济转轨进行了中肯评价。
第三版中最大的变化或许是关于“新经济”的讨论。作者希望读者了解,虽然“技术变了,但经济法则并没有变”。为此,作者对第二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在使读者系统把握现代经济理论同时,还着力于使读者了解经济理论如何有助于理解新经济现象,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
作者希望本教科书能够反映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书中的许多新观点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正如作者在“写给《经济学》的中国读者”中所说:“尽管一个经济体所面对的主要挑战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但其背后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经济学》(第三版)更系统、更科学地为读者提供了这些原理,使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阶段的问题,还可以了解中国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ps: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于1943年生于美国的印第安纳州,196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69年,年仅26岁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教授。1979年,他荣获了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经济学会“克拉克奖”。1988年起他在斯坦福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93年至1997年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并且从1995年6月起任该委员会主席。1997年至1999年间,他在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职位上,为消除世界贫困、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2001年,因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同年起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经济学教授。

❾ 有关《货币战争》里面的经济学问题

1 个人读过这本书,感觉这里面有一定的真实性,不过作者把这一切全都归根于人的私欲操纵的金融领域等,我觉得还是有悖于唯物主义的。如果依照作者,这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那也是一次“剪羊毛”了,其实按照经济学观点来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内在的经济机制的缺陷所导致的。现在各国不是呼吁要改变现在的经济体系。针对你所问的,你说指的这个制造危机的“他们”我想你会错意了,他说指的这个“他们”是那些金融寡头们,不是那些零散的小金融家,银行家等。你可以了解一下美国的金融体系,和我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他们有很多小的、零散的金融家。这些人加上普通老百姓,才是被剪的“羊”们。所以这构不成自相矛盾,他们还是通过这样的经济危机,重新洗牌,为自己吸金。2 罗斯柴尔德家族最终没落的最根本原因我觉得还是让德国人迫害的,还有就是我国富不过三代的俗语印证了这些。3 对冲 金融学上,对冲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它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对冲在外汇市场中最为常见,着意避开单线买卖的风险。所谓单线买卖,就是看好某一种货币就做买空(或称揸仓),看淡某一种货币,就做沽空(空仓)。如果判断正确,所获利润自然多;但如果判断错误,损失亦会较进行对冲大。 所谓对冲,就是同一时间买入一外币,做买空。另外亦要沽出另外一种货币,即沽空。理论上,买空一种货币和沽空一种货币,要银码一样,才算是真正的对冲盘,否则两边大小不一样就做不到对冲的功能。 以上两段转自网络。我学到的对冲也主要是在外汇市场上学到的,我觉得上边这几段会有助你的理解的。

阅读全文

与美国战争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