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走出决策的经济学误区

走出决策的经济学误区

发布时间:2020-12-01 08:53:21

⑴ 美国经济学硕士申请三大误区有哪些

美国经济学专业是美国留学热门专业之一,很多申请美国硕士留学的同学都想要申请美国经济学硕士。下面,小编就来为同学们介绍一下申请美国经济学硕士时的三大误区,感兴趣的同学们快来看一下吧。美国经济学硕士申请误区一:过于重视硬件背景而忽略专业背景申请美国经济学硕士的大多数学生都很看重硬件背景和成绩的高低,尤其是有的学生特别看重GRE在申请过程中的份量,他们认为很多学校经济系都是根据GRE分数的高低来分配奖学金,成绩高的给奖学金,成绩低的则希望渺茫。其实这是从错误的观点,GRE虽然是对方学校的一个重要考察点,但是经济系的教授们更看重还是你在专业方面的实力,能力以及思想。美国经济学硕士申请误区二:过分依赖排名择校美国硕士留学申请者在选择学校时,学校排名是要参考,但过分依赖就不可取了,尤其一些学生只认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名校,排名50后的学校基本都不作考虑。然而,留学专家认为:美国的教育讲究个性化,因此学生择校时,除参考专业排名外,还应根据学校区域、总费用、学校本身的财政资助比例及该校毕业生就业发展情况等方面做出综合判断,不要光盯着排名。美国经济学硕士申请误区三:文书太多的套话对于经济类专业申请来说,推荐信理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美国经济学硕士申请者喜欢把简历做得很复杂,列出众多自己研究经历以及社会活动,看起来研究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没有针对性,没有突出的闪亮点。PS也是,多数申请者比较喜欢说一些套话,不是强调自己如何艰苦的学习,就是引用一些名言。专家建议申请者应该多写写自己是怎么分析问题的,在准备论文的过程中你参与了那些责任,你是怎么思考的,你是怎样用数学来分析经济问题的,这样才能更直接更有效的体现你的能力。

⑵ 高中学哲学陷入思维误区了

你的问题出在对社会和经济概念的理解上面。衡量经济不等于衡量社会,这是两个概念。经济指标再多也未必能衡量出社会发展的高低来,无论是GDP还是NDI,或者CPI。哪怕我们人均GDP世界第一,失业率最少,社会也未必没有复杂矛盾。

站在经济学的视角上看,因为GDP牵一发动全身,GDP的增加会影响到其他领域。发展了一个产业的产值,就可以连带其他产业的产值,因为每个产业都是互相关联在一起形成横向或者纵向的产业链的。所以若干个产业的产值要是叠加在一起就会形成整个社会、地区的GDP。而这个经济利益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无论是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所以如果重视长远经济利益的话,那么长远经济利益还是GDP。

但是这个发展GDP的观点毕竟是经济学家搞出来的。而这些经济学家主要侧重于实证经济学研究,而很少有人重视规范经济学。前者排斥价值判断,后者则相反,强调经济的社会意义。所以经济学家很少有地理学的认识,这也是由于学术领域条块分割的原因,搞经济的很少去自然界进行野外考察,关注人与自然,所以经济学很少考虑过地理资源承载力、地理环境对工业文明产生的垃圾废物的自净能力。你可以翻翻现在的经济学课本,无论是那个派别的,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现代经济学,无论是产业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他们的经济学计算公式里很少把这些地理环境的有限性问题作为影响因子之一。

同样道理,实证经济学也很少有社会学关于边缘群体、社会关怀的概念。在专业设置中也基本上很少开设民族学、人类学等其人文领域的课程。经济学家并非不用发展的眼光看,他们精通经济发展史,精通商品货币关系史,但是他们眼里的历史仅仅是经济指标史。然而911事件、巴以冲突等问题究竟是恩格尔指数出问题了还是基尼指数出问题呢?显然用这些指数来解释都是片面的。所以在这种缺少全局观念的片面理论指导下,产生社会问题是必然的。国外社会问题的产生如此,国内也同样如此。

总之,对各种经济实证的衡量不等于对整个社会的衡量,经济指标只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而已。

以上是从高中课本的角度来说明。其实说句题外话,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虽然世界经济学界普遍缺少横向的跨学科的思维、只重视经济层面的实物证据(也就是说只重视局部不重视全体),但是仅就经济学这一狭窄的眼光来说,世界经济学界还是主张有一个长远经济规划的。
但是中国的情况很复杂,中国的问题不仅在于既缺少横向跨学科的思维,而且也在于缺少纵向思维,缺少长远经济规划。比如现在的航空公司因为发展业务需要,都在争抢现有的飞行员,而缺少对飞行员的长期培养,因为培养一个合格的飞行员周期很长,从上大学本科到毕业后独立驾驶,至少需要十年八年的时间,需要企业进行大量的投入用于岗位培训,而航空公司出于成本考虑,没有长远规划,也就没有后备力量。仅从经济学的实证角度看这就是一个短视行为,因为它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没有实现集约型的扩大再生产。
而究其根本原因虽然也可以解释为缺乏发展观点看问题,但是更深一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国民性格缺少理性,因为中国哲学向来强调感觉和形象思维,忽视理性和抽象思维,情理不分、心性不分。如果单纯用眼睛感觉只能感觉到眼前利益,而长远的利益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用理性思考才能把握。而没有理性,总是强调感觉,又怎么可能有辩证逻辑呢?缺少理性不仅带来忽视长远经济利益的问题,而且也给中国科技带来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实际上都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技术而产生的,产生不出像西方那样的研究自然界的基础科学理论体系来。中国只能凭经验摸索出火药的配方,却说明不出火药爆炸的原理,这就是缺少理性造成的。当然这个国民性格的讨论已经超出高中哲学范围,属于大学里要讨论的内容了。

阅读全文

与走出决策的经济学误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