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业单位的经济类考试,是考些什么
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国版家有关财务、权会计、金融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等内容。
事业单位笔试总共考三科: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其中经济类专业的考试内容会牵扯到经济学这个专业的所有知识,具体题型有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简答等;但并不固定,有时候会有判断,有时候没有,但不可能全部是选择题。
㈡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有那些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3)
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各成员派正、副理事各一名组成,一般由各国的财政部长或中央银行行长担任。每年9月举行一次会议,各理事会单独行使本国的投票权(各国投票权的大小由其所缴基金份额的多少决定);执行董事会负责日常工作,行使理事会委托的一切权力,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其中6名由美、英、法、德、日、俄、中、沙特阿拉伯指派,其余16名执行董事由其他成员分别组成16个选区选举产生;中国为单独选区,亦有一席。执行董事每两年选举一次;总裁由执行董事会推选,负责基金组织的业务工作,任期5年,可连任,另外还有三名副总裁。现任总裁为法国人拉加德。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 OPEC) ,简称“欧佩克”。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
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主要机构有: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理事会,负责执行大会决议和指导该组织的管理;秘书处,在理事会指导下主持日常事务工作。秘书处内设有一专门机构——经济委员会,协助该组织把国际石油价格稳定在公平合理的水平上。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截至2013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正式成员和三个观察员。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2014年APEC会议是继2001年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重回中国,于11月下旬在北京召开,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
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其中领导人峰会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
㈢ 关于经济管理岗位的事业单位专业基础知识考试
综合知识,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营和管理的经济法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
㈣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3)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当于是说经济的年增长率是1%。但以价格形式体现出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会上涨。因此,经济学家喜欢用“实际增长”来测算一国的经济成长。如果名义上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5%,那么,实际的年增长率就是2%。通常情况下,一国GDP的增长率越高,该国的经济越有活力,其货币也会相应地坚挺。但是,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时,应该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经济基数。像美国,日本这样大的经济体,增长率在3%左右已经可以视为非常不错了;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较小的经济实体,如果只有3%的增长率,那就无法认定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了。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它说明生产原料价格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各国是通过统计局来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商品的报价,并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百进位形态以便比较。例如:现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来计算,这个指标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这个指数比预期高,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有关方面会就此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的货币因而会升值,会产生利好。如果这个指数比预期的差,那么该货币会下跌。
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个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参考的指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来衡量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以加息或减息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法。这个指标在美国由劳工部每月统计一次后公布,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当这个指数上升时,显示这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说明货币的购买力减少了。理论上对该货币不好,可能会引起这个货币的贬值。目前欧洲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首要位置。通货膨胀却利好这个货币,假如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利率同时回落,该货币的利率反而会下跌。
㈤ 事业单位考试 专业科目经济学 考的主要是什么
主要考的是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财政学 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等基础经济学内容
㈥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类主要考那些
事业单位来考试内容是综合基础知自识。其中管理岗考试内容为:政治理论、法律基础、经济管理、科学技术、公文写作等,而专业技术岗和工勤技能岗比管理岗只是少了一门经济管理,但是要加考一门相应的专业知识。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考的是:70%的客观题和30%的主观题。工勤技能岗100%的客观题。职位代码1开头的是管理岗,2开头的是专业技术岗,3开头的是工勤技能岗。
㈦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都怎么考
一般是考察概念,可以看下以下三个经济学常见名词的概念。
一、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当于是说经济的年增长率是1%。但以价格形式体现出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会上涨。因此,经济学家喜欢用“实际增长”来测算一国的经济成长。如果名义上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5%,那么,实际的年增长率就是2%。通常情况下,一国GDP的增长率越高,该国的经济越有活力,其货币也会相应地坚挺。但是,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时,应该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经济基数。像美国,日本这样大的经济体,增长率在3%左右已经可以视为非常不错了;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较小的经济实体,如果只有3%的增长率,那就无法认定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了。
二、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它说明生产原料价格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各国是通过统计局来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商品的报价,并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百进位形态以便比较。例如:现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来计算,这个指标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这个指数比预期高,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有关方面会就此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的货币因而会升值,会产生利好。如果这个指数比预期的差,那么该货币会下跌。
三、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个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参考的指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来衡量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以加息或减息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法。这个指标在美国由劳工部每月统计一次后公布,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当这个指数上升时,显示这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说明货币的购买力减少了。理论上对该货币不好,可能会引起这个货币的贬值。目前欧洲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首要位置。通货膨胀却利好这个货币,假如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利率同时回落,该货币的利率反而会下跌。
㈧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1)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经济学名词:
①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版服务价值权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
②PPI:生产者物价指数。
③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
④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⑤需求定理、逆向选择、通货膨胀、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科斯定理、挤出效应等。
建议在平时练题时多总结,梳理好经济学相关知识点。
㈨ 考事业单位经济学考试主要考什么啊,我报的是县级的招标采购交易中心,这个专业课考些什么大大们
您好,中公教育复为您服务。制
天津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信息以及备考资料可以登录到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查看,网站与官方信息同步更新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招考信息。天津中公教育祝您考试成功~
更多信息请访问>>>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www.zgsydw.com/tianjin/?wt.mc_id=bd11587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㈩ 事业单位考试常见的经济学名词与经济组织
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经济学名词如下,供参考: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全年可供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的综合,它衡量的是一国经济的总体生产能力。如果GDP比上一年增加1%,那就相当于是说经济的年增长率是1%。但以价格形式体现出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会上涨。因此,经济学家喜欢用“实际增长”来测算一国的经济成长。如果名义上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是7%,而通货膨胀率是5%,那么,实际的年增长率就是2%。通常情况下,一国GDP的增长率越高,该国的经济越有活力,其货币也会相应地坚挺。但是,在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时,应该考虑到各自不同的经济基数。像美国,日本这样大的经济体,增长率在3%左右已经可以视为非常不错了;而像中国这样一个较小的经济实体,如果只有3%的增长率,那就无法认定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了。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它说明生产原料价格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各国是通过统计局来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商品的报价,并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百进位形态以便比较。例如:现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来计算,这个指标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这个指数比预期高,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有关方面会就此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的货币因而会升值,会产生利好。如果这个指数比预期的差,那么该货币会下跌。
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个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参考的指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来衡量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以加息或减息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法。这个指标在美国由劳工部每月统计一次后公布,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当这个指数上升时,显示这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说明货币的购买力减少了。理论上对该货币不好,可能会引起这个货币的贬值。目前欧洲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首要位置。通货膨胀却利好这个货币,假如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利率同时回落,该货币的利率反而会下跌。
以上仅供参考。更多的关于事业单位考试的常识类经济学名词可以网上查看相关资料或者相关公考网站的信息,方便自己进一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