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经济学研究中的年龄层次划分
gjh
② 本人学经济学,大二,到大三年满18周岁,请问现在有什么证书可以考么
呵呵 我也是学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了。
你很勤奋啊,现在就想着考证书。
咱们回经济学的可答以考的证书包括:
银行从业资格证 五门 比较好考,作用不很大;
证券从业资格证 五门 较难考 作用稍大些;
会计从业资格证 三门 很好考 作用不大;
注册会计师 五门+综合 很难考 作用非常大;
CFA-金融分析师 分三级,一般你只能考level-1 内容并不是很难 但是全英文,所以有难度 作用比较大(证券分析行业);
FRM 风险分析师 没考过 可能比较管用;
ACCA 注会的世界升级版,很管用 但是没必要考,考个注会就不容易了;
保险精算师 9门 经济基础还好考 数学方面的哪几门基本过不了 但是可以唬唬人~~
还有个初级经济师,那是职称
③ 政治经济学论文 年龄歧视何时休
三十五岁,幸运的话,每一个人都会达到的一个年龄。然而,三十五岁就像一道门槛无情地横在了一些年轻的“老”求职者的面前,中国人年龄歧视越演越剧烈。大龄研究生,一个特殊的群体,即使受到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也难逃年龄歧视的阴影。大龄研究生,“上有老,下有小”,无论是本人、家庭还是国家,都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一旦这些大龄高学历者因年龄的原因而找不到自己应该所处的位置,这是极不公平的。不但对社会造成了资源浪费,不但对个人的人生是致命的打击,更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践踏。然而,更加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年龄歧视似乎“深入人心”,人们习以为常。
一、大龄研究生就业年龄歧视现状
很多大龄研究生,由于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上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一部分人希望能够通过从事管理或者研究方面的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这样的大龄研究生就希望能够成为公务员或进入高校。那就让我们看看公务员招考和高校招聘中的年龄歧视现状。
(一)公务员招考中的年龄歧视 1、2008年度湖北黄冈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黄冈市直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聘用195名工作人员。具有符合国家或行业规定,年龄在18—35岁之间。再仔细地分析了具体岗位的年龄要求,发现其中要求在26岁以下的为98人,35岁以下的为51人,30岁以下的为19人,31岁以下的为13人,27岁以下的为9人,24岁以下的为2人,22岁、28岁、29岁以下的均为1人。大家不难看出,湖北黄冈市直事业单位招聘的195名工作人员全部有年龄限制,而且还人为地将年龄限制任意下调,导致了不仅35岁、连26岁,甚至22岁都成了没有报考机会的人。这是何等的荒唐!
2、2008年福建省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选聘对象明确要求30岁(1978年8月31日后出生)以下应届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1]这显然又是将大龄研究生拒在了门外。
3、江苏省2008年考试招考录用公务员公告简章年龄要求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2年1月4日至1990年1月10日期间出生)。招考优秀村干部的职位可放宽至40周岁;招考法院聘任制书记员的职位要求25周岁以下(法院在编工人和编外聘用的书记员或速录员,在法院工作满3年的,年龄放宽至35
周岁);
④ 请思考当年姚明为什么不上大学,年龄大了以后又上大学的经济学道理
姚明当年不上学是因为他爸爸不给钱交学费,后来谁给你大学是因为他发现读了大学退役后可以当篮协主席没有大学毕业证不行。
⑤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向父母索要的越来越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各方面的需求就会变得增大,比方说上学穿衣吃饭,游玩到了谈恋爱的年纪,到了结婚的年纪,父母还要为子女准备婚房,买车买房,买家具等等等等,太多太多了。
⑥ 什么年龄学习经济学最好
这个没有年龄限制吧?喜欢的话 随时学都可以啊 当然是越早越好
⑦ 经济学家连平的年龄
这是私人隐私不能回答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的问题解决了,麻烦点一下采纳,谢
⑧ 什么叫经济学年龄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研究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用科学方法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新常态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新常态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新常态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经济活动人口:根据我国统计制度,经济活动人口是指所有年龄在16岁及以上,在一定时期内为各种经济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口。这些人被视为实际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也称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它处于就业或失业的状态,是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
⑨ 经济学家斯密年龄
亚当·斯密生平简介
出生: 1723年6月5日(苏格兰 苏格兰伐夫郡可可卡地)
逝世: 1790年7月17日 (苏格兰 苏格兰爱丁堡)
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
主要领域: 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
著名思想: 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
受影响于: 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
施影响于: 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美国开国先驱
斯密的主要理论:
一、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二、货币理论
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三、价值论
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不过水与钻石价值之比较是百年之后边际效用学派才圆满解决此一问题。
四、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的分配论,是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之决定理论。
亚当斯密指出,尽管雇主拥有抑低工资的力量,工资仍有其最低水平,此一最低水平是劳动者必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假定社会工人需求增加或工资基金提高,工资将高于最低水平。就另一角度言之,一国国富、资本或所得增加,将促使工资上涨,工资上涨则促进人口增加。
资本利润之高低如同劳动工资,决定于社会财富之增减,资本增加固可促使工资上涨,却使利润为之下降。亚当斯密指出,假定商人投资同一事业,因为彼此相互竞争,自然致使利润率降低。
地租系指对土地使用所支付的价格。亚当斯密认为,地租高低与土地肥沃程度及市场远近有关。
五、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累积是大量进行分工必备的另一要素。分工的扩张与生产效率的提高跟资本的总额成正比。资本的累积必须在分工之前进行,因为分工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设备与机械料,在在都需要以资本来购取。分工愈细,工具的需要愈多,资本愈显得重要。透过分工过程,可增加劳动生产量,提高国民所得,增强国民储蓄意愿与能力。
六、赋税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公平:一国国民应尽可能按其能力以支持政府,亦即国民应按其在政府保护下所享有的利得比例纳税。
确定:各国民应当缴纳的税捐,须确定并不得随意变更,缴纳时期、缴纳方法、应付税额,都应对纳税人清楚宣示。
便利:一切税捐,都应在最适合于纳税人的时间与方法收之。
经济:每一税捐都应善加设计,务使公民缴付国库以外,在他的财力上受到最少可能的激动。
⑩ 计量经济学中,比如小朋友的出生重量与爸妈的年龄有关,其中与妈妈年龄是正相关,与妈妈年纪的平方是
与妈妈年龄正来相关,说明妈妈自年纪越大,小孩出生时的体重就越重。
与平方负相关,说明随着妈妈年龄的增大,小孩子体重虽然越来越重,但是增加的重量却越来越小。
这类似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随着劳动力投入增加,总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却是不断减小的。
从导数的角度理解:
正相关:表示一阶导数大于0
与年龄平方负相关:表示二阶导数小于0.
有没有发现这个边际产量满足同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