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经济法中是不是要考税法的知识
其实大部分是税法,所谓的经济法我觉得该更名为税法了.
流转税是重头戏.
㈡ 税法学习问题
税法是国家的调整经济的杠杆,随着经济在变随时在变,初学税法有时候容易混淆,而且部分税法知识要结合经济法的知识才能理解的更透彻。要学好,我就切合自身的学习经历,给你几点建议: 1、你先从基础性的开始,个人觉得“初级助理会计师”的初级经济法教材里面的涉及税法的部分讲的不错税法教材,从第三章到倒数第二章都是税法,讲的比较浅显很适合初学者。读完后需要辅以适当的练习,税法是一门实践型的学科,如果能实际操作最好,不能就多从例题中去学习; 2、经过上一步以后,应该已经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我建议你去读注册会计师或者注册税务师的税法。在初级经济法中,主要是以基本准则与实施细节的内容为主体,而在注会教材中就加入了个个补充条例。基本上就是一本税法大全与税法解释的大集合。读好这本书,你就知道中国税法中的总体脉络了。基本上从纯学术上来说,已经有不错的功底了; 3、去找原始的法律条文来看,抛开书本,自己去理解文件中每一句话,同时多接触现实案例,如果你是学会计专业的就更好了,在做会计案例的同时带入税法的思考,不是思考怎么计算,而是去想怎么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避税,学习税法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思考怎么样避税,注意不是偷税漏税!而是利用所学的知识在现行的游戏规则之下怎样运用法律的手段破除法律的规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如果你还想再进一步,就可以找一些国外税法与税法的历史书籍来看,更深一步理解。 以上只是我个人觉得要真正学好税法的学习方法。建议你在看过一遍书以后,可以去多找找最近一年的资格考试的网络教学视频,可以有效的促进你的学习。 祝你学习有成。
㈢ 初级经济法税法怎么记
含税金额折算为不含税金额公式=含税价/(1+税率)
例如:含税金额为1170,那么折为不含回税答为:1170/(1+17%)=1000
不含税金额折算为含税金额公式=不含税价*(1+税率)
例如:不含税金额为1000,那么折为含税为:1000*(1+17%)=1170
其实两者道理都是一样的。
不懂再追问
㈣ 税法和经济法那一个比较好学
先考税法比较好,我觉得记忆力好的不妨考经济法,如果不是很有耐心,就要考税法,税法没有太大难度,只要多把例题做懂,多做些案例题,就OK了,其余的对于你来说比较有难度,如果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财务管理和会计都是大三下学期或是大四才学的,审计是CPA考试中历年过级率最抵的。还是学税法比较好,过的机率大一些,也会给以后的学习增加信心。祝你过!!!
㈤ 初级经济法中税法的记忆方法,像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营业税嘛 就是不太赚钱的就是百分之三 比较赚钱的就是百分之五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境内为2000元, 境外为4800元。下面的数字是有规律的:
小于500元的, 税率 5%, 速算扣除数为 0
500元(包)至2000元 税率10%, 速算扣除数为 25
2000元(包)至5000元 税率15 % 速算扣除数为 125
5000元(包)至20000元 税率20 % 速算扣除数为 375
20000元(包)至40000元 税率25% 速算扣除数为 1375
40000元(包)至60000元 税率30% 速算扣除数为 3375
60000元(包)至80000元 税率35% 速算扣除数为 6375
80000元(包)至100000元 税率40% 速算扣除数为10375
大于100000元(包) 税率45% 速算扣除数为15375
税率最好记啦,分别是5,10,15,20.。。。。
分层的数字在2万以下的都是2和5,从500开始,也就是5百,5百--2千,2千--5千,5千--2万;
数字在2万以上就是等差啦,2万--4万,4万--6万,6万--8万,8万--10万,10万以上。
最后就是速算:这些数字的个位数除了第一层数字是0,其他都是5;
十位数除了第二、三层是2,其他都是7;
百位数除了第三层是1,其他都是3;
千位数从第五层开始分别是1 3 6 0 5;
万位数只有最后两层是1。
这样要记的数字就少了,,每次把要用的默出来,用多了就熟练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㈥ 学习经济法基础的税法是一边学一边做题还是把整章背完了再去做题更好
经济法确实考点比较碎,不像实务,就那几个大的考点。 经济法的考试方向已经转向了内对税法的考核容,若你之前学过税法,那么你复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但如果你对税法没有大体上的学习,建议你把初级教材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研读两遍,然后可以根据配套复习资料上总结的考试重点有目的,有所侧重的复习,这样效率会高很多。如果你的税法底子很好,建议你直接根据复习资料上总结的重点去复习。 但记住!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配合着做题,最好是复习完一章节做一章节,这样能及时把知识点加以巩固。然后把错题记在错题本上,等回头总复习时就会省下不少力气。我就是这样复习的。
㈦ 初级经济法和注会里经济法和税法哪个科目联系多一些
零基础的话,听一下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课件。有大体的认识,知道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性规律,知道三张报表项目对应的会计科目等基础知识。
另外,建议听一下中级会计实务的课件,比注会的容易。如果零基础的话,也比较难接受。就是多听多练的道理。听多了,不想人话的话也入耳了。
㈧ 税法和经济法究竟要怎么学啊
你说的这2门,我都过了。
我说说我的经验吧。
经济法:
第一层次重点章节:证券法,破产法,物权法,合同法。
第二层次重点:公司法,票据法,外商法等。
你说的两门,都是必须归纳的课程。
经济法这么归纳,带数字的
比如你按章归纳,公司法,外商法,破产法,物权法,证券法,都有表决制度,表决制度条文里面肯定带数字,这个你不能错。
还有数字,比如组织形式,这个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合伙企业法都有。
还有的数字,比如时间期限,也会考到。这个是最基本的层次,所以必须懂手,自己去归纳,列表。当然轻松过关一页会有。
然后能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几乎每章都有,所以必须记,考试综合题最喜欢考。
税法:
四个层次:
1.纳税时间,纳税地点。这个是比较容易的。
2.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
3.税收优惠
这些喜欢出小题,税收实体法中,从增值税,到企业所得税,你都可以成一张表,不会混淆。
4.计税基础。
这个可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计算题就考你计税基础是不是够好。
你只要归纳这么4点,我觉得比经济法还容易,因为经济法还是比较杂。
如果你对课本如果不理解的话,我建议你还是报个培训班比较好,毕竟注册会计师的难度,已经是最难考的考试之一。
恰好今年税法新制度是6科里面最容易的一科,明年难度会加大的。
如果你还需要注册会计师的课件,网络搜索一下“会计考友论坛”,自己去下。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加我网络HI。
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
㈨ CPA经济法、税法
初级职称的经济法基础中包含经济法和税法两部分内容,而CPA的经济法内容仅仅是经济法,但要比前者里经济法的内容丰富完整的多。这两个我考过,所以很把握地告诉你。
这里和你说一下初中级职称和CPA的不同。他们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职称,后者注册会计师是一种职业,从事的是审计工作。就像在大学里,一位老师的职称是教授,而职业是老师一样。 不知道我的例子你懂了没~~O(∩_∩)O~
中级没考过,不乱说。但是CPA的税法我考过,考试内容是围绕注册会计审计工作的需要而设的,自然,它的内容一定会比中级的税法难和全。
㈩ 经济法基础和中级经济法中的税法部分可以代替注册税务师税法一、二中的相关章节吗
不能替代。
税1税2计算多一些,掌握知识点比经济法多,所以书和习题都要看,省不了。如内个人所得容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大章节必须花大量时间的学习。
经济法和税法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经济法范畴,但是税法不属于注会经济法范畴。而且税法考虑的是实体如何征税,经济法考虑的是法律关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两者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联系。
税务师考试中税法的讲解要更为细致一些。如果学习了注会的税法然后再考税务师的税一、税二,还是要多下功夫看税务师教材的,毕竟税务师考试更为细致,好多内容是注会教材中没有具体介绍的。如果是学习了税务师的税一、税二去考注会的税法,相对要容易一些,只需要注意对于同一内容,两本教材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