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宏观经济学问题 有个地方不明白:储蓄增加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那么如果增加税收 储蓄就会减少 所以
首先来更正一下,增税源只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而不是向右移动。
可以有几个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然后,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税收可以看做是政府的储蓄。
从三部门模型:
总支出:(C+G)+I=C+(S+T)总收入
退化到两部门模型:
C+I=C+S,
这个意义是很明显的。所以增税和储蓄增加对于IS的移动方向应该是相同的。
接着,也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来讨论。
消费函数c=α+βyd=α+βy(1-t)
所以储蓄函数应为s(y)=y(1-t)-c=-α+(1-β)(1-t)y
投资函数为i(r)=e-dr
IS曲线由i=s确定,解出:y=(α+e-dr)/[(1-β)(1-t)]
给定y,t越大,d/(1-β)(1-t)项就越大,r就需要越小。
或者,给定r,t越大,分母就越小,所需维持r不变的y也就越小。
这显示为IS曲线的左移。
至于你提问书上用投资来解释而不考虑储蓄的影响,是因为一个重要的关系,储蓄-投资恒等式,考虑投资和考虑储蓄就是同一回事。这也正是IS曲线能够被画出来的前提,IS曲线所表示的,就是储蓄和投资相等的所有经济,是产品市场上的均衡。
以上,望采纳。
② 宏观经济学,若消费函数为C=40+0.8Yd,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
d
首先税收增加IS肯定左移,税收乘数用公式算一下是-4 (0.8/1-0.8),40
③ 宏观经济学 计算题,消费函数 消费乘数
三部门经济y=c+i+g (1)1000 根据公式c=100+0.8yd yd=Y-tn (tn为净税收) (2)投资乘数:专属ki===5 政府支出乘数:kg=5(与投资乘数相等) 税收乘数:kt=-=-=-4 转移支付乘数:ktr===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 kb=kg+kt=5+(-4)=1
④ 宏观经济学 政府消费函数中 为什么是β(y-t) 收入要减税收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回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答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⑤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话说我当初上课的时候在第四问和第五问也纠结了很久····· 答案是:回(1)国民生产净答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额=GDP-(总投资-净投资)=4800-500=4300 (2)净出口=X-M,由于GDP=I+C+G+(X-M)所以X-M=GDP-I-C-G(G是政府购买,I是总投资,C是消费)所以净出口=4800-800-960-3000=40 (3)由于税收-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政府盈余,所以税收-转移支付=政府盈余+政府购买=30+960=990 (4)由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净收入-税收=4300-990=3310 (5)S=个人收入-消费=3310-3000=310
⑥ 宏观经济学均衡等式题目
[1]Y=C+I+G=100+0.9YD+300+160
=560+0.9(Y-T+TR)
=500+0.9(Y-0.2Y+50)
=500+0.72Y+45
0.28Y=545,Y=1946.4
[2]各个乘数,给你推导一遍吧。封闭情况下,宏观经济可以由如下方程表示:
国民经济核算等式:Y=C+I+G
消费函数:C=a+bYD
可支配收入:YD=Y-T+TR
税收函数:T=T0+tY
转移支付:TR=TR0,常数
投资:I=I0,常数
政府购买:G=G0,常数
把这些方程联立起来:
Y=a+bYD+I+G
=a+b(Y-T+TR)+I+G
=a+b(Y-T0-tY+TR0)+I0+G0
=a+bY-btY-bT0+bTR0+I0+G0
Y-bY+btY=a-bT0+bTR0+I0+G0
[1-b(1-t)]Y=a-bT0+bTR0+I0+G0
均衡国民收入为:
Y={1/[1-b(1-t)]}*[a-bT0+bTR0+I0+G0]
求各个乘数的时候就直接对均衡国民收入表达式中相对应的变量求偏导数。
投资乘数,就对投资求偏导数
KI=dY/dI=1/[1-b(1-t)]
政府购买乘数:
KI=dY/dG=1/[1-b(1-t)]
税收乘数(定额税):
KT=dY/dT=-b/[1-b(1-t)]
转移支付乘数:
KTR=dY/dTR=b/[1-b(1-t)]
那么本题各个乘数的结果是:
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分别是:25/7;25/7;-90/28
【注意】:税收乘数这里仅仅是定额税的乘数,比例税在这里不推导了,可以看高鸿业的书。扩展到四部门,以及这里看做常数的变量也成为函数表达的时候,方法是一样的。
⑦ 例举一些经济学小现象,并分析原因
下面的一篇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从猪肉涨价现象”谈中国老百姓的生存成本
07年的中国夏天是个不平静的夏天,洪水、城市缺生活用水、环境污染带来的后果及最近的猪肉涨价。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那么我们就从最近的猪肉涨价谈起,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快20年了已经步入年轻时代,而这个时代意味着黄金时代的开始。亿万从土地出来的农民工为了解决生存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到了城市、到了工业园,为世界的“中国制造”作出了他们的贡献。而这样一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就骤然减少,留下一样“留守老人及留守儿童”,作为中国农村传统农业经济的饲养牲畜来说,只能解决他们的需要。而中国农业产业链的不健全导致了农民不愿去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不能和外出劳务带来的多,机会成本决定了他们不能去做亏本或效益差的工作。
猪肉涨价的现象说明了,中国的农民已经会为自己的生存去算成本(饲料的涨价,种猪的涨价及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青饲料价格的上涨和土地成本的上涨等等),让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那就是生存权。而生活在城市的工薪阶层也在为猪肉涨价而烦恼,因为猪肉涨价对于靠薪水吃饭的人来说,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生存成本。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人们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到为解决吃的问题占了整个家庭的收支很大比例时,这个家庭的生存质量就低。
两百年前凯恩斯的思想让英国的自由经济发展并推动了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从中我们知道了市场的重要性,知道了选择,“无形的手”。当兰州人民在争论一碗牛肉面的限价,当苏州人民为了生活用水花去很大支出时,我们发现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不健全导致这一切影响民生问题的层出不穷时,我们需要面对什么?
现在的中国提倡和谐社会,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大一段时间我们需要解决就是人民的生存权问题,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让老百姓明白经济链条的连动效应,缩小贫富差距和生存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这就是政府有形的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字值得研究,看字形就知道口旁是个禾,那就是吃的问题。更深了讲,平衡关系,也就是西方人所说的供需关系。
不管是生存在农村的老百姓,还是生存在城市的老百姓都在为了自己的生存成本计算着,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对于好事的出现,我们不能去抑制它的发展,只能去思考,只能去引导它朝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