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储蓄悖论论文

经济学储蓄悖论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30 20:25:48

① 什么叫经济学中的“节约悖论”

经济学上, “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推广的而流行的一种理论。
节约本来是应该的、光荣的。但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PS:这种理论目前被广而推之,普遍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除了投资、出口,就是消费。因为消费能冲击需求,从而拉动生产,拉动经济增长。包括目前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也是如此目的。

② 求微观经济学关于丰收悖论的论文,方法也行~

求微观经济学关于丰收悖论的论
根据你了解更多的探讨的

③ 经济学中有所谓“节俭的悖论”,请问是

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版变动会引权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凯恩斯的3大心理规律的其中一条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即人们不愿消费,导致了产品积压,生产停滞,失业率攀升,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 经济学中丰收悖论是什么

丰收悖论可解决为:
寒冷的冬季冻死了害虫,适于播种的春天早早到来,夏季丰沛的雨水使禾苗茁壮成长,阳光灿烂的秋季又使农作物易于收割和运输。年终,农民张老汉一家高高兴兴围坐在火炉旁计算一年的收入。结果使他们大吃一惊:少见的好年景和大丰收却使这个农家的收入比往年减少!他的邻居以及其他地方的农民也遭遇相同的命运。
这个故事说的是经济学上著名的“丰收悖论”。丰收悖论的主要成因在于小麦等基本粮食作物缺乏需求弹性:消费者对于粮食这类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粮食收成好,供给增加从而降低价格,但粮食价格降低并不会刺激需求有较大增加。于是,收成好反而使全体农民的总收益下降。

⑤ 简述幸福经济学“伊斯特林悖论”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幸福经济学伊斯特林的驳论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伊斯伯伦等,他对这个现象是出现了一些的看法。

⑥ 什么是国际经济学中的六大悖论

6个著名的经济学悖论
一、丰收悖论
设想某年大自然对农业格外恩惠,寒冷的冬季冻死了所有的害虫,适于播种的春季早早到来,没有发生恶性霜冻,细雨滋润了成长中的禾苗,阳光灿烂的十月使得收割顺利并得以运往市场。年终时,那么一家愉快地坐下来计算一年的收入,但他们会大吃一惊:好年景和大丰收反而降低了他们的收入。
二、节俭悖论
经济学家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指出:节俭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美德,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有害的,讲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与贫困,促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他甚至形象地告诉人们,如果“你们储蓄5先令,将会一个人失业一天”。
三、价值悖论
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没有什么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什么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换句话说:为什么对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几乎没有价值,而只能用做装饰的钻石却能索取高昂的价格呢?
四、金钱悖论
金钱原本是一种好东西,它是社会财富的标志,意味着对无论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的价格的肯定和承认。即使在古代社会,金钱所代表的哪个东西即物质财富,也总是社会追求的首要目标,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为了金钱,可以生产出许多丑恶的事来,从勾心斗角、小偷小摸,到杀人放火、铤而走险、世界大战。同时,“金钱”这个词听起来又总是透着那么一股“俗气”。为什么人们一方面要追求金钱,另一方面却又贬低金钱呢?
五、囚徒困境
博弈论中有个经典案例叫“囚徒困境”,讲的是两个人一起做坏事被警察抓走,被分别关在两个不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警方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中的一个背叛,即告发了同伙,就可以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你的同伙就会以最重的罪被判决。当然,如果两人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判以重罪。
六、劣币驱逐良币
这是著名的经济学定律。该定律指出: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铸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

⑦ 经济学中的“储蓄悖论”是怎么回事啊请具体解释一下,谢谢~~

额,我是在别人的书里看到的,大概意思就是:在经济严重不景气的时候,广大家庭为生计而减少消费开支,而消费的减少会导致市场经济的萎缩,继而生产活动将更加低迷,失业率更高,收入更少,然后不断恶性循环……近几年国家提倡大力拉动内需就是这个原因了

⑧ 结合宏观经济学谈一下对节俭悖论的理解

“节约悖论”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俭悖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节约悖论”的核心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勤俭节约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是美德,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节约意味着减少支出,迫使厂商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和产量、就业增加。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景象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而可叹的例子。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德宾(E.F.M.Durbin)甚至将“储蓄”说成“一个特别危险的自我毁灭过程”。凯恩斯则鞭挞了节俭的储蓄者,1931年1月他在广播中断言,节俭将促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他还告诉大家,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其收入继续下降。

⑨ 反常识的经济学悖论:为什么越节俭反而越萧条

因为人们都舍不得花钱,舍不得购买新商品,从而导致大量工厂生产的产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结果就是工厂因资金断裂停产倒毕,员工失业,人们更没钱,更节俭度日。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经济越来越萧条。

⑩ 用经济学理论解释钻石悖论

核心是满足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即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经济价值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储蓄悖论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