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微观经济学效用问题
拉各朗日:
L=2X + 2Y +XY + 8 - a (5X + 10Y - 50 )
将其最大化,
2+y-5a=0
2+x-10a=0
5X + 10Y = 50
所以
x=6
y=2
a=0.8
所以货币边际效应时 0.8 = dU/d货币
【这内里货币是50】容
最大效应= 36
❷ 微观经济学效用函数的题
设购买的数量各为x1,x2;则p1x1+p2x2=540;
即:20x1+30x2=540(方程1);
U=3X1X2X2;则MU1=dU/dX1=3x2x2(3乘以x2的平方);MU2=dU/dX2=6x1x2;要使效用最大,必须满足MU1/MU2=P1/P2;即3x2x2/6x1x2=20/30(方程2);由方程1 2得x1=9,x2=12;带入效用函数得到U=27*144;
❸ 求助,一道微观经济学有关效用的题
B,x>y,则u=2x-y,y增加效用就降低。图错了,凹向原点。答案图的效用函数应该是u=min
❹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
1,联立方程:PX×QX+PY×QY=50(把PX,PY代进去)和PX/PY=U'X/U'Y(你有没有学过微积分啊,求微分)U'X=2+回Y U'Y=2+X
然后你自己答解就可以了,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
最大化的效用就是PX/PY=U'X/U'Y时的效用
边际效用MU(X)/PX=MU(Y)/PY
你题目的X,Y就是横纵坐标,我就这么列式子了。书里应该有公式。。
D=S 一元方程解出P
需求向右移动:12-2(P-2)=2P
供给向右移动:12-2P=2(P-4)
2、TC'=2Q+20(求导)=MR=P=100-3Q——求出产量
有产量就可以求价格了 P=100-3Q
利润=P*Q-TC ——求了前两个这个代入就可以求了
外部性没学.................你自己网络搜一下吧。
❺ 微观经济学效用函数题
^可以看到这个U的函数中,总效用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设总收入为Z
将y^0.5表示成X的函数
X=0时,U0=Z^0.5
X=1时,U1=15/14*(Z-2000)^0.5
X=2时,U2=10/9*(Z-4000)^0.5
为了求这个临界点,将两个式子联立(U=U),因为X已经被替换掉了。
约去公约数后,可以得到Z(0-1)=15517
Z(1-2)30509.1
也就是说收入达到15517时买1辆车,达到30509时买第二辆车。
❻ 微观经济学效用论问题习题
呵,这个用的是边际效益,如题,经济学分数在3小时以后有边际效益10减为8,数学分数在两小专时后由边际效属益10减为8,统计学分数在1小时侯由边际效益10减为8,根据边际效益递减曲线可以判断出来每一个学科在边际效益减少后可以视为不经济,所以综上可得他应该用3小时复习经济学,2小时复习数学,1小时复习统计学,可以使边际效益最大化,即分数最高,希望你能采纳。
❼ 求解一道微观经济学关于效用的题目
MUX=18-4X-Y,MUY=15-Y-X
MUX=MUY,得X=1
代入TU=16+14Y-0.5Y2,二次函数求最值,得Y=14
❽ 微观经济学风险效用题目
1.
通过U(I)的导数及二阶导数可知,满足性质:U(0.5X+0.5Y)>0.5U(X)+0.5U(Y),故小丽是风险厌恶者
2.
若将车停入停车场,效用为U(100-X),其中X为停车费
若不将车停入停车场,效用为0.25*U(64)+0.75*U(100)=9.5
当两个选择的效用相等时,即U(100-X)=9.5,(100-X)^(1/2)=9.5,即停车费X=9.75
所以小丽最多愿意花9.75元将车停入停车场
3.
通过U(I)的导数及二阶导数可知,满足性质:U(0.5X+0.5Y)=0.5U(X)+0.5U(Y),故张三是风险中性
若将车停入停车场,效用为U(100-9.25)=90.75
若不将车停入停车场,效用为0.25*U(64)+0.75*U(100)=91
故张三不会将车停入停车场
❾ 微观经济学效用函数的题
楼主你好,解答如下
可以
根据效用理论,效用一般分为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而我们现在常用的是序数效用理论,即效用大小只表示偏好排序,其本身具体数值没有意义。所以对效用函数进行单调变换,所表示的偏好相同。单调变换中常用的有加上一个常数,指数化,乘以一个系数等。本题中所用的单调变换就是乘以一个系数(0.5),所以表示的偏好相同。
相关可以参考任何一本微观经济学教材效用论的引言部分。
❿ 大学微观经济学题目
分析:本问题考察的是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意义与用法,什么是基数效用论?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而什么是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两者分别有什么区别呢?基数效用论采用边际效用的分析法。而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推导需求曲线。物的效用向量可以表示为:Ux=U(x1,x2,x3,…,xn)。向量的模长可以直接比较,这是基数效用论的方法;多个向量可以复合成一个总的向量,或者一个总的向量可以分解成多个、多组向量,这是序数效用论的方法。下表给出两种理论的具体区别:效用理论类型‖主要观点‖假设条件‖分析工具‖经济学家
基数效用论 ‖ 效用可计量 ‖ 苛刻 ‖边际效用‖马歇尔
序数效用论‖ 效用可比较 ‖ 宽松 ‖ 无差异曲线 ‖ 希克斯
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理论。序数效用论的缘起,在于分析效用会相互影响的不同商品之间的关系(由Jevons等人的边际革命所推广的基数效用论一开始假设商品之间的效用没有相互影响,因而无法研究有关联的商品之间的关系,于是Pareto从Edgeworth那里借用了无差异曲线,用以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知道,无差异曲线最早是从效用曲线得来的,而效用曲线本来是基数效用论中的概念。答案在上文请读者自己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