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专升本微观经济学都考多少
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选项: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答:B失业与通货膨胀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2. 已知效用函数求需求函数!!微观经济学。。
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所以要求U对M的偏导数,就可以得到λ的值,内再求边际效用,利容用MU/P=λ 公式就可以得到需求函数。
M作为收入,边际效用MU就是 3。收入的“价格”就是,1。 于是意味着P2=1。一块钱的价格,就是一块钱。
于是MU2/P2=3。
接着对q求偏导,MU1=0.5 * q^(-0.5)
q的价格,p1.
最后套公式 MU1/P1=MU2/P2 得出了 q的需求函数。直接求出 MU2/P2=3。
U=q^0.5+3M,对U求M的一阶偏导数,即λ=3
再对U求q的一阶偏导数,即MU1=0.5q^-0.5
最后带入均衡条件MU1/P1=MU2/P2,
那么这样做好之后得到:q=1/(36p^2)
(2)2016经济学原理要点扩展阅读: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此函数关系可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
需求函数是单调减少函数。
常见的需求函数有以下几种形式:
D=(a-P)/b (a,b大于0)
D=(a-P平方)/b (a,b大于0)
D=(a-√p)/b (a,b大于0)
其中P表示商品价格
3. 微观经济学什么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纳什均衡也不意味着博弈双方达到了一个整体的最优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最优策略才可以达成纳什均衡,严格劣势策略不可能成为最佳对策,而弱优势和弱劣势策略是有可能达成纳什均衡的。在一个博弈中可能有一个以上的纳什均衡,而囚徒困境中有且只有一个纳什均衡。
4. 一、什么是财富什么是幸福教材(《经济学原理》韦曙林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中关于财富
经济学上,财富是指物品按价值计算的富裕程度,或对这些物品的控制和处理的状况。财富的概念包括货币、不动产、所有权。在许多国家,财富还包括对基础服务的享受,如医疗卫生,以及对农作物和家畜的拥有权。
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长久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并不与快乐、快感、方便划等号。
5. 2016年中山大学833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考研参考书谁给推荐一些
你可以参考一下博学中大考研的以下五本书:
《2016中山大学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考研复习精编》
《2016中大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2016中大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考研课后习题精选与答案详解》
《中山大学微观经济学与管理学2005-2014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6. 学宏观经济学之前一定要先学微观经济学吗
这要看你学宏观经济学目的何在了:
从方法论上看,宏观运用了很多微观中的版分析方权法,从经济史看,微观出现在前,宏观在后,老萨(萨缪尔森)第一次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微观基础。从使用上看,宏观对现实的指导意义略强。也就是说如果你是经济学专业的,要把宏观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的话,建议先学微观吧。
如果只是出于对宏观经济学感兴趣,作为业余爱好学习一下的话,就没什么区别了,学宏观之前不学微观也可以。因为宏观讨论的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之类的话题,学起来比较有趣,而且脱离微观完全能看懂,而微观就是以价格为中心的价格理论啦,公司啊,垄断之类的。
7. 与微观经济学相比,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大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对称。宏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