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马歇尔在经济学界的主要贡献有哪些,以及意义!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
网络中的解释
『贰』 莫迪利阿尼在经济学上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莫迪利阿尼在经济学上最主要的贡献是,在50年代与美国经济学家R·布伦伯格(RichardBrumberg)和A·安东(AlbertAndo)共同提出了消费函数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这一假说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人的消费是为了一生的效用最大化。这也就是说,人是具有理性的,为了在一生中有比较稳定的生活水平,并使一生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就不能根据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来决定自己的消费支出,而是要根据一生所能得到的收入与财产来决定各个时期的消费支出。因此,人们会把他们当前和未来预期所能得到的全部收入和财产按一定比例分配到一生的各个时期。在每个人生命的不同时期,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有不同的关系。在工作时期,收入大于消费;在退休之后,收入小于消费。从整个社会来看,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是稳定的。这一假说是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重要发展。它已被统计资料所证明,并被广泛接受。莫迪利阿尼的另一个贡献是,与美国经济学家M·米勒(MertonM·Hiller)共同提出了公司资本成本定理,即“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这一定理提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分析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新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投资决策理论。这一定理的基本内容是,在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条件下,资本成本是资本预期收益的资本市场价值之比。公司资本分为股权资本和借入资本。由此得出,企业只有在投资的收益大于或等于资本的成本时才会投资。决定投资的不是利率水平,而是资本成本。是增加股权资本,还是增加借入资本并不影响资本成本,也就不影响投资决策,这一理论对国家从宏观上调节投资与企业投资决策都具有指导意义,已成为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基础。
『叁』 瓦尔拉斯经济均衡分析有哪些贡献
瓦尔来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自及研究方法在西方经济思想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以经济人最终如何获得最大效用或最大满足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把理论经济学研究范围限定在资源合理使用或最优配置的领域之内,强调消费、效用与需求,把经济学改造成为以消费、交换、生产及分配为序的理论体系,并以边际原理论证经济人所应遵循的法则,从而与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一道,共同发起了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学边际革命;他的一般均衡分析,包括了局部均衡分析,开创了现代经济均衡分析的先河;他极力倡导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理论,成为与杰文斯等人齐名的数理学派和数理经济学的创建者。
『肆』 瓦尔拉斯的基本介绍
瓦尔拉斯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创建人之一。他把边际效用称为“稀少性”,认为商品的稀少性随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并同购买商品时支付的价格成比例;消费者购买时,力求使他的每一单位货币能买到的每一种商品的效用量相等,这时,他得到最大的效用,即处于均衡状态。他在经济学中使用了数学,研究了使一切市场(不是一种商品的市场,而是所有商品的市场)都处于供求相等状态的均衡,即一般均衡,成为西方数理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的创建者和主要代表。他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被西方经济学所普遍使用。他把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看作最理想的制度,但也主张国家根据正义原则干预经济,例如土地国有化。著有《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社会经济学研究》、《实用政治经济学研究》等。
瓦尔拉斯生活于法国1848年革命的年代,他拥护推翻法国王朝,但不赞成革命。他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原因据说在于马克思把劳动当作为价值的唯一源泉。他认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是最理想的制度,但在分配问题上,主张国家应根据正义的原则来进行干预。他支持土地国有化,认为这可以保证人们得到均等的机会。他反对P.-J.蒲鲁东和L.勃朗,宣称他们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违反科学的经济原理。
瓦尔拉斯的经济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法国经济学家的影响,包括 F.魁奈、 孔狄亚克(1715~1780)、A.A.库尔诺(1801~1877)和他的父亲A.瓦尔拉斯(1800~1866)。后者的土地国有化、赋税改革和效用价值论等主张构成瓦尔拉斯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瓦尔拉斯企图从纯粹理论、应用理论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进行研究,但他的主要贡献被认为是在纯粹理论方面,即建立了他的一般均衡论(见洛桑学派),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瓦尔拉斯的三种观点:
①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是一般均衡论的价值论的基础。瓦尔拉斯把边际效用称为“稀少性”。他宣称:商品的稀少性随着它的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并且与购买商品时支付的价格成比例,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时,力图使他每一元货币所能购买到的每一种商品的效用量相等。这时,他得到最大的效用,即处于均衡状态。瓦尔拉斯的效用论被称为“基数效用论”,即认为效用可以用1、2、3 等数值来衡量。他的有关效用的说法使他和英国的W.S.杰文斯和奥国的C.门格尔并列为在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边际效用学派的创建者。
②在经济研究中数学方法的使用。对瓦尔拉斯而言,数学方法是研究经济理论的唯一合乎逻辑和科学的方法。在他看来,只有使用数学才能对经济理论加以确切的论证和说明。他的主要研究结果一般均衡论,就使用了微积分学和大量的联立方程。由于这个原因,瓦尔拉斯也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数理学派的人物之一。
③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瓦尔拉斯认为,各种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数量和价格是相互有关的,一种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在考察经济问题时,不能仅仅研究一个市场上的供求情况,还必须同时研究其他一切市场上的供求情况。由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当一切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个别的市场才能处于均衡状态。研究者不能满足于找出一个市场的数量和价格的均衡量,还必须找出能使一切市场供求相等的全部价格和数量系列。这种一切市场都处于供求相等状态的均衡被西方学者称为一般均衡,以便和A.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相区别。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实际上研究一个以利己心为经济动力的虚构的社会,在其中,消费者追求最大的效用,企业家追求最大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追求最大的报酬。对于这样一个社会,在一系列严峻的假设条件下,瓦尔拉斯企图证明,该社会存在着稳定的均衡状态,即存在着安定和有秩序的状况。
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瓦尔拉斯具有重大影响。他的效用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在经济研究中使用数学的主张已经变为经常存在的事实。他的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已经在西方经济理论中被普遍使用。尽管他的一般均衡论本身留下许多理论缺陷,西方经济学家正在设法加以弥补并且对该论本身加以发展。著名的W.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来自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中某些组成部分。
『伍』 莱昂·瓦尔拉斯的观点有哪些
莱昂·瓦尔拉斯(1834—1910年)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洛桑学派的创始人,19世纪70年代初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边际革命”的倡导者之一。他出生于法国。其父奥古斯特·瓦古拉是法国皇家卡茵学院哲学教授,对经济学颇有研究,著有《财富的本质与价值的来源》(1831)等书。瓦尔拉斯1845年进巴黎矿冶学校,因志趣不合辍学。1858年夏,他终于听从父亲的劝导,立志献身于经济科学。在以后十多年间,他一边在父亲指导下自修经济学,一边从事各种职业,如记者、编辑、铁路职员及合作银行经理等。
瓦尔拉斯的第一部论著是1859年在巴黎发表的《蒲鲁东批评》,当时他已确信可以利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理论。1860年,他在瑞士洛桑“赋税会议”上宣读的一篇论文获奖。1870年他被瑞士洛桑大学聘请为新设的经济学讲座教授;1873年完成成名之作《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于1874年和1877年分两部分出版。瓦尔拉斯鉴于早年在法国不为同行所尊重的经历,在《纲要》付印之时,萌发了一个“国际化”设想,即在国际范围内寻求其学说的支持者和接受者。他通过多种方式,先后与英国的杰文斯、艾奇渥斯、维克斯蒂得和马歇尔,奥地利的门格尔、庞巴维克以及法、德、意、俄等国一大批新经济学家建立联系。这一国际化行动,对于边际学派的确立与扩充以及边际经济学最终取代以约翰·穆勒为代表的英法传统经济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892年,瓦尔拉斯推荐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接替其经济学教授职位。瑞士学派或洛桑学派开始形成。退休后,他在洛桑附近的克拉伦斯继续从事经济学研究与写作,并作为名誉教授与洛桑大学保持联系。1896年、1898年,他的《社会经济学研究或社会财富分配生产理论》先后出版。至此,他早年写作一部三卷本的关于政治与社会经济学方面著作的愿望得以实现。瓦尔拉斯在瑞士度过了近40年的学者生涯,却一直保留着法国国籍。洛桑大学为表彰他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特地树起一座纪念碑,上面铭刻着“经济均衡”几个大字。
瓦尔拉斯在政治上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他认为,生产要素定价意义上的分配,从属于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生产要素所有权意义上的分配,以及由此引起的贫富差别、公平与不平等,与社会伦理道德有关。他在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自称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模式。在其模式中,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土地带来的收益归全社会享用;允许由知识所有权引起的收入差异存在;为保证全社会的利益,国家必须对银行、股票市场、劳动力市场实行管制和限制,消除垄断,充分发挥自由竞争机制的作用。他还提出一整套实现公平原则的租税体系。在这方面,瓦尔拉斯深受约翰·穆勒、戈森和亨利-乔治等人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
《纲要》是瓦尔拉斯最主要的代表作。该书中建立的纯粹理论经济学或一般均衡理论,是他的应用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的基础。全书共分五篇。其主题是研究在自由竞争场合,各种商品包括生产要素及劳务等的价格同时形成的条件。这一理论的主要特色,在于以边际生产率理论尤其是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展开其一般经济均衡的分析,并应用数学方法加以表达。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及研究方法在西方经济思想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以经济人最终如何获得最大效用或最大满足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把理论经济学研究范围限定在资源合理使用或最优配置的领域之内,强调消费、效用与需求,把经济学改造成为以消费、交换、生产及分配为序的理论体系,并以边际原理论证经济人所应遵循的法则,从而与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一道,共同发起了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学边际革命;他的一般均衡分析,包括了局部均衡分析,开创了现代经济均衡分析的先河;他极力倡导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理论,成为与杰文斯等人齐名的数理学派和数理经济学的创建者。
瓦尔拉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分为三个部分,各有其研究的范围和标准。财富理论或交换价值理论属于自然科学,其标准是合乎事实;工业与商品理论是应用科学,其标准是有用;财富分配理论是道德科学,其标准是正义或公平。上述分科是从社会财富这一范畴中直接引申出来。所谓社会财富,指所有具有稀缺性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它们既对人们有用而且数量有限。由此带来三个结果:它们是可以占有的;它们是有价值和可以交换的;它们能够由产业加以生产。因此,对社会财富的研究须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
『陆』 经济学原理
博弈圣经著作人在《概言》中描述的,经济学原理
竞争就是博弈,博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自私的学说,使人的行为私下勾结,在理性地尊重事物之后,便腐蚀家庭和所有人的行为,所以,一直被人咒骂。
经济学是掠夺和救济的游戏,两对手之间主导着人类的不同行为价值,不管你是否愿意要,一定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那一部分。
经济学是一个二特性竞争结构,也是人与自然的博弈进程。里面的非物质文化思想,它的美妙之处在于大自然可以分开为每一个人单独运行,又不会产生竞争性,它可以一次次地重复使用而不会降低效用。
这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可以感知、可以思想,不能触摸,诱发创造。假如这个与竞争基本对立的文化思想能被所有的人接受,它将会繁荣整个世界。
摘自《博弈圣经》概言
《博弈圣经》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输赢与均衡在公共空间里的概念。
1、亚当斯密(英国)《国富论》。斯密此书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他的劳动价值论,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效率之源的理论,“看不见的手”实体经济特性与性质自由主义理论,对后人博弈实体经济学的启发,对经济学的贡献堪比牛顿对物理学的贡献。
2、曹国正(新加坡)《博弈圣经》。独创了国正论、国正双赢理论和粒子行为论,是新加坡政府认定的一部,影响人类非物质文化的经济学高级学术著作,他的粒子基因的映射均衡和单方占优的博弈取胜理论,引起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自然哲学和博弈论界的极大关注。
3、大卫李嘉图(英国)《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第一卷)。李嘉图是伦敦交易所里成功的投机商人,又能在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不朽贡献。本书中他阐明的比较优势理论是现代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德国)《资本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人人耳熟能详,就其概述的经济学现象对改变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选了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5、瓦尔拉斯(法国)《纯粹经济学要义》。现代经济学的主观价值(效用)论、边际革命、经济学数理化的转向通过本书而系统化,熊彼特曾赞誉此书为,经济学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6、费雪(美国)《利息理论》。此书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关于资本理论的研究,在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地方,他看见的是放弃当前消费而承担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所获得的报酬。
7、凯恩斯(英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理论认为,理性通过个人性质与性质的自由竞争会自然产生社会理性,就这一理论遭到了质疑和批判,其争议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社会的理性遇到国家政治干预时缺失了博弈实体政治的理论。
8、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
9、萨缪尔逊(美国)《经济学》。把一本教科书选为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也是发行量最大的经济学教科书,他在经济学知识的标准化、体系化方面做出的贡献,比当代任何一个人都多,就其入选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
10、布坎南(美国)《同意的计算》。本书开创的“公共选择”理论,使宪政民主制可以用数理工具定量分析和定量运算,人们用他的理论研究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形成,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来源:美闻网-美国资讯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弈圣经;经济学世界十部经典著作
『柒』 近20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贡献有: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和贫困标准定义,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选择抽样原理和方法的发展,将心理学的全面洞察力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中,经济时间序列分析,博弈论,宏观经济学。
1、1998年,印度人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贡献:因在社会选择理论、福利和贫困标准定义、稀缺性研究等福利经济学若干重大问题上的贡献而获奖。
2、1999年,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蒙代尔(robert mondale)
贡献:对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进行了深入分析。
3、2000年,james j.heckman和macfadden赞扬了heckman
贡献:对分析选择抽样原理和方法的发展和贡献,以及macfadden对分析离散选择原理和方法的发展和贡献。
4、2001年:美国三位教授斯蒂格利茨、斯宾塞和阿克洛夫
贡献:“信息不对称市场分析”领域的重要贡献而获奖。
2002年:弗农·史密斯和丹尼尔·卡尼曼。
贡献:将心理学的全面洞察力运用到经济学研究中,史米斯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
贡献:对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的贡献表示肯定。
7、2004年:挪威经济学家基德兰(Finn Kidland)和美国经济学家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
贡献:对动态宏观经济学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8、2005年: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罗伯特·奥曼和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托马斯·谢林。
贡献:对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奖。
9、2006年: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
贡献:对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研究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通货膨胀与其对失业率的影响之间的关系。
10、2007:明尼苏达大学的Hewitz、芝加哥大学的马斯金和普林斯顿高级研究中心的迈尔森
贡献:分享了经济学奖,奠定了机构设计的理论基础。
11、2008年:美国学者、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贡献:分析国际贸易格局和经济活动地区方面所做的贡献。
『捌』 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经济学家有哪几位
你好,关键是怎么来衡量这个“最重要”,我个人比较认同以经济学前沿开拓来衡量最重要,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那么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可以有:亚当斯密:开拓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先驱;凯恩斯:开拓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前景;帕累托:福利经济学的开拓者和先驱;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公认的20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对于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个别的经济学家是由师生或者合作关系的,比如你说的,另外的现代金融投资理论的创始人马科维兹和金融组合投资理论完善的最重要的经济学家威廉夏普,他们是师生;期权定价理论的做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人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是合作者
『玖』 帕累托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是什么
帕累托的思想别具一格。在政治观点上,无论是极端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法国天主教派,乃至法西斯主义者,均可以从他的著作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在经济理论方面,也不能把他完全归入哪一学派,即使就他所继承并建成的洛桑学派而言,除一般均衡论基本概念外,许多理论观点同瓦尔拉斯大有出入。他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在纯经济学理论和社会福利理论两方面,其中有不少观点后来曾被称为“定理”者至少有六七种之多,尽管这些“定理”有的受到批评和有的由后来人改进,但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在一生中能提出这么多“定理”却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