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怎么复习
看了上面两个人的评论,想发表一下个人意见。我是今年参加的考研,政治考了75分。是九月中旬开始看的政治,考数学的。我看书比较慢,喜欢细嚼慢咽的通读内容,所以耗时比较多,如果你看书比较快或者记忆力比较好的话可以做适当调整。开始的时候应该将政治这几块部分的大致内容和框架进行通篇了解,头一遍可以不用那么详细,我开始的时候就是过于详细了,看了起航的辅导资料和跨考的辅导资料还有穿插看大纲解析,看一章做一章题,差不多整个半天都是在看政治,这样看书有一个好处就是正确率会比较高。详细看的地方主要是哲学部分和史纲部分,这两块占的分值不低,而且在看毛中特之前建议先看史纲,这样对于历史过程会比较了解,再根据时间段去记毛中特会比较容易。对于第一遍复习,我建议要控制在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之内,可以根据个人进度做适当调整,我个人其实复习的比较失败,因为进度比较慢,最后毛中特和思修法基的内容都没怎么看就直接做练习题了,到了后来会很慌乱,丝路会不清晰。建议第一遍看的话看大纲解析,通篇看的话会轮廓很清晰,如果你看不进去的话也可以看任汝芬的序列二,那个框架很清晰,重点内容也有标记。看的时候一定要跟着练习题做,看一章做一章题,将错题涉及内容要摘记到教材上。其实考研政治就是不断的重复的过程,做得多了就会发现有很多重题。在十月份之前不要报政治辅导班,因为你内容还不了解就直接跟着辅导班做题会很有挫败感而且复习并不系统,不利于记忆。到了秋天的时候起航会有政治的辅导班,我复习的时候报了好几个班也听了好几个班,起航的,文灯的,跨考的,海文的,海天的,综合考虑觉得起航的真是不错,当然跨考的也可以,但是收费很高。起航的政治一直是强项,里面有个石磊老师,他总结了很多公式,对于以后做大题有很大帮助。刚开始复习政治的时候会兴趣很浓,因为和其他科目比较起来会觉得政治比较有意思,而且没有那么枯燥难懂,做几套题之后觉得自己好像也没那么差,题目好像也没那么难,所以推荐刚开始看政治的时候可以多加些时间。像和我一起复习的一个同学,连续看三天政治,就将大纲解析和配套题做完了。我觉得“集中力量大事”还是有道理的。至于什么时候看什么书,一天看多少个小时之类的我就不多做赘述,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主张看自己想看的科目,可以不限时,只要想看就一直看,一直看到升出了想看其他科的时候就马上换,注意,不限时但是要讲究效率,不能在一篇文章上耗几个小时,那就得不偿失了。等到了十一月份是最慌乱,压力最大的时候,很多人到了那个时候都会有一种压迫感,逐渐就缺乏信心,都抱着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了。因为那个时候所有的复习都要进入最终冲刺阶段,基本的复习内容都走了一两遍甚至,那个时候主要是要背政治的答题部分和专业课,但是数学英语呢又得不断的做题,所以时间要安排得衔接得当。这个时候我推荐不要再重复看大纲或者教材了,做题,多买几套题来做,这个时候各个辅导班也都开始出内部练习题做,所以题很多,最后还有两三套模拟题做,你会觉得每天都是做题做题做题,但是效果很好。我后期的时候就是一直跟着起航学习政治,他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会出一个二十天二十题的小册子,我主要就是背里面的知识点了,今年五道大题中了四道。到了后期的时候会发现遗忘速度很快,背了也记不住,所以要每天都重复,个人不推荐光口头在背,要默写,不出声的默写。那个时候你会看到楼道路上很多人在背书,但是效果真的没有在图书馆默写来得效果好,毕竟最后我们是需要写上去的。慢慢写的过程就是增加记忆的过程,光口头背的话,时间很快就可以背完一道题,但是很快也忘了。以上就是个人对政治复习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其实政治只要背了,就会有不错的效果,不用太担心。加油!
㈡ 哪些学校的经济学研究生初试不考政治经济学
南京工业
㈢ 考研政治经济学怎么复习
2012年新大纲政治经济学内容基本没有变化,仍然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考研(论坛) 政治的五门学科中理论性最强的一个学科。其中政治经济学这部分内容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理论性和一般性,下面我们对这门学科的特点作出分析并介绍基本的学习方法。 理论性是指它所阐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包括列宁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理论分析,它的各个章节、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比较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一般性是指它虽然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其中的经济规律、原则具有一般性,即对于社会化大生产、对市场经济是完全适用的,可以用来分析说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 尤其对于很多以前接触政治比较少的理工科学生,在初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部分内容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准确理解、系统把握本学科中各章节所阐述的基本理论、概念、范畴、规律和观点。由于本学科自身的理论性比较强,概念、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比较紧密,考生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有关的知识点。 对单个基本概念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里一定要非常强调“理解”两个字。例如《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第五章第一部分我们讲到关于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个基本概念的要害在两点,一是“劳动产品”(这是它的基本性质,反过来说就是未经人类劳动的产品不属于商品),二是“用来交换”(这是它的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就是自用的产品不属于商品)。如果理解了这两个要点,就可以很轻松地判断“阳光”(未经人类劳动)、“农民自产的口粮”(用于自我消费)到底是不是商品。如果能举出现实的例子作为对概念的解释,理解和掌握自不待言。 事实上,在每年政治试卷“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直接考查基本概念、范畴和规律;甚至某些主观性试题的回答,也要求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为基础,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概念、范畴、规律和观点后,才具备了运用这些原理去分析说明现实经济运行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可能。 2.深入、多角度理解重要的概念、范畴和规律。学习要靠悟性,不是看谁的学习时间长,平常多思考,多角度揣摩需要深入掌握的重要概念,把握这些概念、规律本身的来龙去脉,了解这些概念、范畴、规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这样做是因为,在历年政治考研试卷中,政治经济学部分的试题,往往并不是简单地考查某个概念、范畴和规律,而是把几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范畴放在一起,要求考生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一点在多项选择题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多项选择题往往又是难度最大、最容易失分的一个题型。例如在考查“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时,要求考生精确把握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和有机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细微点。 3.复习要循序渐进,不要着急。开始过第一遍知识点的时候要认真、深入,不留后患,哪怕慢一点也没关系。在平时学习中就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问题以至党的有关方针政策。 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部分内容本身具有一般性,因此,在试卷出题时,往往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和问题。比如运用资本积累理论分析失业问题等。 4.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会贯通。近年来考研政治试卷命题的一个显要趋势,往往是给出一个或几个材料或观点,要求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分别加以分析和说明。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说,经常会与当代经济与政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结合起来出题。比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会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及形式政策结合起来命题
㈣ 政治经济学专业 考研
给你一个梯度:
先说考取难度:
第一梯度:人大、中央党校、上财
第二梯度:中央财大、西南财大、南开大学
我觉得要是考政治经济学的话,就上面这5个大学了。
论实力:
第一梯度:人大、中央党校、西南财大
第二梯度:中央财大、上海财大、南开大学
研究方向一般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产权理论与企业理论、市场国际化理论与实践、《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企业经济与资本市场研究等方向。
政治经济学在各大文科高校中属于冷门专业,所以考取还是相当容易的。就业的话,很少有人真正去教书,一般都是去了银行等金融系统单位(我这里说的是上面几所文科大学的就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初试是数学三、英语、政治、和专业课(专业课因学校而异:一般都是经济学综合即政治经济学占50%,西经占50%)
解释下,我为什么会列中央党校,你去查查,中央党校在这块可真的很强,就业也不比人大差。但是分数也高。另外,西南财经大学是全国唯一的政治经济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若是想专心搞学术,可以报去它,往年的数据,只要第一志愿报西财的政治经济学,基本都是公费(不过2010不知道取消公费没有)。就业也是以各家银行为主。而且分数不高,09年刚刚上2区的国家线就可以了。
祝愿您好运! 上面打错了,西南财大是第一个政治经济学重点学科,呵呵,不好意思
㈤ 作为考研政治里考的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专业考的政治经济学有什么不同
完全是两个体系,思考的方法就不一样,例如做菜的话一个是炸,一个是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适用范围很窄的,也只能在他的那个时代背景说的通,就是马老先生所谓的资产阶级的剥削一类(当然,马克思的哲学还是最厉害的哲学),不能解释很多经济问题,并且该理论很难量化,都是抽象的理解;专业的,正统的经济学大概从凯恩斯一帮人开始研究发展至今,已经相当完善了,体系也分的多,解释问题也很客观的,并且有量化的模型。
你会觉得学经济学比学政经舒服的多~
㈥ 考研政治经济学出现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1、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数量 X 物价水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当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后,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其支付总额-延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2、率
剩余价值率:m’= m/v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率:衡量资本增值程度 掩盖资本家的剥削 p’= m/(c+v)
年剩余价值率:M’=年剩余价值量/可变资本=m’v n/v=m’n
年利润率: p’=M/(c+v)
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衡量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自有资本衡量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增值程度
平均利润率:取决于各部门利润率 社会预付资本在各部门中所占比例
3、剩余价值形式
超额剩余价值 = 商品社会价值 - 商品个别价值
超额利润 = 商品社会价格 - 商品个别价格
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
股票价格 = 股息 / 利率 土地价格 = 地租 / 利率
(6)首都经贸考研政治经济学扩展阅读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1、总成本(TC)=固定成本(TFC)+可变成本(TVC)
2、平均成本(AC)=TCQ
3、平均固定成本(AFC)=TFC/Q
4、平均可变成本(AVC)=TVC/Q
5、边际成本(MC)=dTc/dQ=dc/dQ
6、均衡条件:Qd=Qs 7
7、边际营代率:MRS=8总效用最大化
8、预算线:1=P1Q1+P2Q2
9、消费者均衡时: MUX/PX=MUy/Py
10、边际产量:MP=dTP/dL
9、平均产量:AP=三阶段生产函数第一阶段【0,MP=AP】【MP=APMP=01【MP=0,无穷大)
10、给走成本:MPL/wL=MPK,WL+rK=C
㈦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怎么复习啊
你可以参考我的方法,我考过两年,政治都不差的(而且我花的时间很少)第1阶段9月-10月中旬:政治一般没必要太早复习,因为每年的大纲都有变化,而且政治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早复习了反而容易忘,你如果要先开始的话,就看去年的大纲解析(红宝书),这里有个技巧,别去真的买大纲解析,根本没法看的,可以考虑有一本叫世纪高教的大纲解析精读版,这本是照抄大纲解析然后标重点的,或者就是序列1,推荐前者,到9月初大纲出来后,再把修改的地方看一遍即可。看书的时候要注意策略,马哲部分,要重理解,别死背,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毛概部分、近代史和思修部分就要多背了,前两者注意总结时间点和各种会议,后者就只能硬背了。第2阶段10月中旬-11月中旬:在第1阶段的基础上,巩固一下,可以考虑一本浓缩类的书,比如风中劲草、考点识记等,同时做题,注意这段时间是做小题,可以买肖秀荣的1000题,或者风中劲草的也可以,看一章,做一章,有些比较难的章节可以多看几次。第3阶段11月中旬-12月中旬:随便买本时政的书,这个都一样,然后就拼命看吧,涉及到时间或者次数这种带数字的,要多背。第4阶段12月中旬-考前:背大题,买肖秀荣4套题、启航20天20题(其他的还有,你自己考虑买不买,我个人觉得没必要了),然后狂背里面的大题吧,没什么技术含量,一般实考能碰上2道左右。以上的进度,其实是挺宽松的,每天给政治1个半小时就可以了,记得要把重心放在选择题上,如果选择题能上40分,那么你的总成绩基本上65+了。 PS.任1可以考虑,2和3就算了。。任四你有余力可以看,否则还是把肖4和20天20题背背熟比较靠谱~
㈧ 北大经院考研 关于政治经济学
楼上的两个都很明显是辅导班的枪手 我今年考取了北大的研究生 但不是经济学院 我推荐你一个方法,你既然是学生肯定有人人对吧?上人人上面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1届,能搜到今年考上北大经院的研究生,然后加为好友后,给发个站内信,说明一下情况,并且留一下手机或者QQ,问一下今年刚考上的学生是王道。
我今年考北大 考了400+ 考的经济类的 说实话 我没有报过乱七八糟的辅导班 感觉都是骗人的 前几天同学聚会 发现 考上的同学中报复到班的一两个。
祝你好运
㈨ 考研政治经济学
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同时发生,所以,具体劳动时间等于抽象劳动时间
2.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尺度是生产工具的状况
3.两种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的原因:两种商品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具有价值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它外在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下的商品经济基本矛盾,揭露和批判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6.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使单位时间内的商品产量增加,商品的个别价值量减少,可以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社会价值量的总和)增加
7.商品生产者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使商品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即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8.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所以,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
9.简单商品生产(个体劳动)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雇佣劳动)的标志:劳动力成为商品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生产剩余价值
11.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1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抽象劳动再生产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13.商品的价值=厂房折旧的价值量+机器折旧的价值量+原料?(含燃料)的价值量+工资(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量
14.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因为它模糊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
15.工人的劳动时间包括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和价值增殖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16.货币的产生,使得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商品和货币两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17.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
18.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不变资本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自身不发生增殖,可变资本则可以
19.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在于:流动资本可以将自身价值一次性转移到商品中去,固定资本则需要不止一次
20.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或提高资本流动资本的比例可以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能够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
2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总的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总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