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研究建筑业部门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学科。把建筑业这个产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研内究有关的经济问题容。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尽管每一个企业的生产都有周密的计划,但整个社会的生产却是无政府状态的。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筑经济学多限于微观角度,很少涉及部门,一般只是为了解决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有关的技术经济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才有条件把建筑行业的整体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构成部分来进行组织与管理,并加以研究,以充分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建筑经济学的联系与分工
由于从不同范围和角度研究建筑经济问题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版经济学科。建筑权经济学是把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来进行研究的。它不同于施工企业管理学、建筑施工组织学或建筑技术经济学等学科,后者都是从微观角度对建筑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只涉及建筑经济的某一个局部问题。施工企业管理学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一问题,以便取得最大的经济成果;建筑施工组织学仅研究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这一问题,以便好、快、省、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建筑技术经济学则限于对建筑技术中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选择最佳的设计与施工方案。基本建设经济学是与建筑经济学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涉及基本建设的整个过程,除了有关投资的各种问题之外,也从建设的角度讨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经济问题。
3. 建筑工程经济学中,“无项目”是什么意思
对于公路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规定采用“有项目情况”和 “无项目情况”(亦称“基准情况”)对比的方法(简称“有无对比法”)。“有项目情况”是指拟建的项目实施后,相关路网将要发生的情况。“无项目情况”是指不实施拟建项目,相关路网将要发生的情况。当现有相关公路拥挤度大于1.0时,宜用“做最少情况”作为“基准情况”。“做最少情况”是指用最少的投资来改造现有相关公路,使其能在最低服务水平下维持车辆通行的路网情况。
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可能涉及到的数据包括:
• 现状数据:反映高速公路改扩建实施前的效益和费用现状,是单一的状态值;
• “无项目”数据:指不实施改扩建时,在现状基础上考虑计算期内效益和费用的变化趋势,经合理预测得出的数值序列;
• “有项目”数据:指实施改扩建后,计算期内各年的总量效益和费用数据,是数值序列;
• 新增数据:是“有项目”相对“现状”的变化额,即“有项目”效益和费用数据与“现状”效益和费用数据的差额;
• 增量数据:是“有项目”效益和费用数据与“无项目”效益和费用数据的差额,即“有无对比”得出的数据。
上述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以建设投资为例说明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
“无项目”建设投资=原有固定资产价值+“无项目”追加投资
“有项目”建设投资=原有固定资产价值+新增建设投资
“增量”建设投资=“有项目”建设投资-“无项目”建设投资
=新增建设投资-“无项目”追加投资
若“无项目”追加投资=0,则:“增量”建设投资=新增建设投资
4. 建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建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建筑经济学的性质、理论、方法,建筑业的宏观经济版问题,建筑企业权的经济问题,建筑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问题等。中国的建筑经济学已初步建立起学科基础,取得了一批比较好的研究成果,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研究方法上,都需要进一步发展提高。
建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①建筑业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其对建筑事业发展的影响;
②建筑业生产力的组织,内部结构与各种施工比例关系;
③建筑业的投入与产出;
④建筑业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同各方面的相互关系;
⑤建筑业的经济效果及其评价方法。
⑥国家有关建筑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条令以及管理体制等上层建筑问题的研究。
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建筑业发展的经济规律,改进管理,完善生产关系,以促进建筑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建设业活动的经济效果。
5. 建筑经济学的相关著作
《建筑经济学》
作者: 希勒
译者: 郝建新
副标题: Building Economics Four Edition
ISBN: 9787310025497
页数: 652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定价: 75.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08
简介 ······
本书是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工程造价译丛之一。虽然本书以英国的建筑业为背景,但其总结的一些建筑业的经济活动规律在各个国家具有普遍的共性,特别是在诸如价值管理、全寿命周期成本等一些微观层面的研究,内容非常具体、实用,对于我国建筑业的广大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我们探索我国建筑业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利于我们利用现代工程技术,合理调度资源,节约消耗,并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6. 经济学专业与建筑学专业比较
关于这个问题经济学专业和建筑学专业是很不一样的很难说就业怎么样 因为4年后睡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只是看当今大学入学就知道 经济类专业的报名人数越来越多 4年后可能会导致就业竞争过大建筑学不属于热门也不属于冷门 对于建筑学的就业前景我比较看好 建筑学每年报名的人数都不会差距过大 就业竞争没有经济类专业那么大 最后 不管怎样 就业好不好那只是个平均数据 关键在于个人 正如平均分并不能代表一个状元的分数一样
7. 建筑经济学是不是经济学的分支
.这里的这个经济更多的是管理, 生产组织...
但是这个内容也确实牵扯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个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所以把它说成一个经济和建筑的交叉学科更为正确
8. 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和金融学和经济学比较
男生的话,学这些都是没问题的。
机械出来就业相当好,就是薪水不高。
你数学、物理好,而且不喜欢死记硬背的东西,建筑学和土木都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这两个专业需要你的想象能力和绘图能力。土木出来只要自己舍得跑,这个有点累,薪水很可观。建筑的话进到建筑设计院这种单位就很牛逼了,不过一般需要研究生学历才行,薪水也是相当可观。
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基本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要在这两个里面选择的话,我觉得国贸就不考虑了,全中国我敢说,随便哪个学校的国贸都是坑爹的专业,你选了必定后悔,我遇到太多这样的人给我说了。金融学相对来说好一些,学的东西比国贸扎实的多,而且都比较使用,进各种金融机构都是不错的,国贸出来做国贸对口工作的基本没有。
其他专业,我比较推荐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电气工程、数学专业都是很好的。这些出来好就业、薪水都不错,不管是你以后直接就业还是想出国深造什么的,都是很好的选择
9. 建筑经济学的基本任务
在中国,建筑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建筑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建筑业经济活动规律,建立和不断完善学科的理论体系;帮助人们认识和运用经济规律,为制定建筑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探索建筑业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依据;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合理分配资源,节约劳动消耗,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由于世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建筑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重点也不同。在西方国家,侧重研究建筑市场及相适应的经营对策和方法。
在中国,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建筑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产品的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建筑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特点;建筑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建筑设计经济;建筑施工经济;建筑业劳动结构;建筑业分配体制;建筑业物资技术供应;建筑业资金运动;建筑产品价格;建筑企业经济核算和经济效益;建筑工业化、现代化的理论;国际建筑市场等。
在中国,建筑经济学与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同属生产部门的经济学。与土木工程各分支学科,如房屋工程,铁路工程 、地基基础、工程结构、土木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都存在着紧密相关的技术经济课题。解决这些问题,都以经济原理为基础,达到技术和经济的最佳结合。
建筑经济学与国民经济计划学,基本建设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也有密切关系,其中与基本建设经济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如建筑经济效益的研究与基本建设投资的方向、规模和效益的研究,就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随着建筑经济活动的发展,专业的建筑经济学科如建筑技术经济、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建筑统计、建筑会计等,正在不断地分化和衍生出来。它们以建筑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并将不断地充实丰富建筑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内容。
建筑经济思想的演变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建筑经济学则是建筑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建筑业成为独立产业以后运步形成的,约始于20世纪20~30年代。
在中国,建筑经济学还很年轻。它将通过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逐步建立以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加强国际建筑经济学科的信息交流中,研究、吸收和应用一切现代社会化生产和经营的理论、现代科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加强建筑经济的人才培养;以促进学科水平和建筑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10. 建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建筑经来济学研究自的对象是建筑业部门生产合理组织的规律性。它研究建筑业内部设计与施工、建设与安装、供应与需求以及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结合的形式与方法。同时,还要研究生产关系。但有人认为,主要研究生产关系;也有人认为主要研究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