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1-29 06:52:05

A.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到底哪个更适用于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经济学一向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 重要地位。 出于马克思主义特殊的历史与政治地位,很多人倾向于把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割裂开来,认为它们分属两套不同的系统,应该用完全 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学习。这两种经济学体系之间虽有区别,但相 互联系,应该用综合的眼光看待这两种体系,挖掘其中的共性,才能更好地 摸清两者的实质。以下,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论述两套体系之间的联系。
一、发展历史:相同的起源,不同的轨迹 现代西方语言中, “经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中的“家庭管理” ,后来这个 词慢慢脱离了它的原意。而无论西方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都在沿用“经济” 这一词语,这就说明了两者从根源上仍然是相同的。 事实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同样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其代表人物 是英国人亚当·斯密。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劳动的分工 出发, 细致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初期的生产模式和分配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将亚当· 斯密认为是自己的鼻祖,只是他们在继承和发展他的 经济思想的道路上产生了分歧。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描述 是准确的, 但他囿于时代背景, 未能看出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是将 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学说做了改进,使之能够随着 历史进步而不改变正确性。而西方经济学家们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把他的思 想具体化、 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 同时也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缺陷不断做着修补。 外部性、 不对称信息等理论的提出都是对古典经济学的补充;凯恩斯主义则是对 经济失灵现象做出的回应。 因此,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在同一源头发展出的两套分支, 后来,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修补,到今天发展成为不同的 理论。从起源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两套体系具有紧密联系。
二、研究对象:相似的对象,不同的侧重点 如前所述,两套体系都使用了“经济”一词,这就意味着两者都着眼于现实 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学现象。例如两套体系都关注价格的形成机制:马克思主 义主张“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 ,西方经济学则认为价格由供求模 型给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 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四大步骤: 生产、 分配、交换、消费(统称为生产关系) ,而这四个步骤在西方经济学中也完全涵 盖。因此,两套经济学体系具有相似的研究对象。 然而, 两套体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马克思把生产作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 因素,认为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反过来积极反作用于生产。 马克思主义对于生产的极端重视, 还体现在其理论体系中强调的经济基础决定上 层建筑、生产力制约生产关系等论题。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活动与消费 和分配等等被置于相同的地位来研究,上层建筑往往作为外生变量,不纳入模型 范围。
三、科学方法:基本的科学方法一致,尺度和延伸有所不同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其普遍通用的科学方法。首先,从哲学层面 来看,任何一门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就是要解释自然或社会的现象,这就首先假 1吴树青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第 4 页 定了现象的可知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 两套体系都认为经济现象是可知的。 其次, 在可知的基础上,一些普遍的科学方法便可以适用。归纳、演绎等抽象方法被两 套体系分别采用。 从历史证据推导现在的历史归纳方法,也是两套体系都予以采 纳的。而具体到学科层面,两套体系也有所相通的地方。借助数学工具是两套体 系的一个重要共同点, 这也是现代科学的主要标志之一;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比 较静态分析方法,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之一。 两套体系具有许多相似的科学方法, 但是具体的研究中却有使用力度的差别。 另外,在共通的基本方法之外,两套体系也有所差别。这里仅举两例。第一,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强调唯物辩证法的使用,即使用对立统一规律、量质变 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过程。 这就 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适应性: 它能够更好地分析矛盾双 方、 应对不同时期经济力量此消彼长的变化;同时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运用可以揭 示经济阶层变动中的螺旋上升。第二,实证分析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西 方经济学更慎用假设。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都是极不 现实的假设,由此构造模型,推导的结论需要较大程度的矫正。与此相反,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少用假设, 而多用演绎推理。这样的结论有较强的时代普适 性,但相对地丧失一些精确性。
四、主要理论对比: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例 既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进路研究的是同一套现 象, 那么, 它们对于同一个经济学现象的各自的解释应该具有共通性: 一般来说, 两套理论给出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就好像用两种方法解同一道数学题一般;如 果两个结论不同,那么它们应该互不矛盾、互有侧重、相互补充。 为了比较两套体系的研究思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理论体系中选取一支理论作为典型代表。 剩余价值理论是极其适合用来与西 方经济学对比的一套理论,这有如下一些原因:首先,它是解释劳动力与工资问 题的一套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劳动市场的均衡理论回答的是同样的问题。两 相对比,可以使两套体系针锋相对。其次,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资本家的生产环节,下启资本主义的落后性,进而 导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的重大结论。 而在西方经济学 中,劳动市场理论同样是重要一环,它与企业的生产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 对宏观经济中的失业现象做出解释。第三, 剩余价值理论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这与西方经济学只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而忽视其生 产关系落后性的特质产生鲜明对比,更能说明两套体系的差别所在。

B. 政治经济学(吴树青)复习

1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09级《政治经济学》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商品是用于________的劳动产品。商品交换要以__________为基础,
实行_________交换。
2、商品经济是直接以_______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的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
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品的二因素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劳动的二重性指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货币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____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
成反比。
6、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生产同样一件商品,甲用四小时,乙用八小时,丙用六小时,则价值量( )
A、 甲大 B 、一样大 C 、乙大 D、丙大
2、以下属于商品的是:( )
A、空气 B、化肥厂的化肥C 、家中的电视D、自种自吃的粮食
3、以下不属于消费品市场的产品有:( )
A、衣服 B 、牛奶C 、 粮食 D、化肥
4、以下不属于要素市场的是( )
A、金融市场 B 、技术市场C 、房地产市场D、生产资料市场
5、以下对商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B、价格高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C、人类付出了
劳动的东西一定是商品D、商品都有使用价值
三、判断对错:10分
1、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 )
3、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
5、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
四:名词解释:20分
1、生产力

2、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市场经济

五、简答题40分
1、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2、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

3、决定和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4、市场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经济

五、简答题40分
1、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2、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是什么?

3、决定和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4、市场经济的特征有哪些?

C. 政治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吴树青主编)

你可以使用第四版的,课后答案一样

D. 求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视频

这个课程还是选择向博的更好,原先在网上找的另的老师讲的,一点都听不懂,还是觉得他们讲的详细很多。

E. 学习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选择什么书谁写的书好

政治经济学:吴树青主编,高教社出版,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第十七版,是本经典。也可选择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相对简单一些。

F. 求吴树青政治经济学、高鸿业宏微观经济学背诵资料

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1.“经济”的最初含义

(1)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2)西方文献中,“经济”一词,意指家庭管理,现在西方语言中的“经济”一词,就是从“家庭管理”这个词演变而来的。

(3)近代和现代“经济”一词的含义:

①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②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等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③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④指节约、精打细算之意。

2.经济学的出现

(1)经济学出现在奴隶社会产生以后

奴隶占有制在其初期曾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并在残酷剥削和奴役奴隶的基础上发展了人类文化。在奴隶社会科学文化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反映奴隶主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就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

①《经济论》的问世表明西方开始出现了经济学

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354年)《经济论》的问世,表明西方开始出现了经济学。《经济论》是一部论述经济问题的书,书名是由希腊文的“家庭”和“管理”两字组成,原意是家庭管理。《经济论》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善良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问题。这种家庭管理学实际上是奴隶主的经济学。

②《政治学》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写了一本《政治学》。该书第一篇讨论的是治家问题。他详细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认为“经济”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他的这种观点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

(2)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常常是神学论著中的一个独特部分

欧洲封建社会的全部精神生活为僧侣所控制,并表现为宗教的经院哲学的形式。因此,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常常是神学论著中的一个独特部分。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贷放行为增多,僧侣本身也参加了这一行列,因而对商品货币行为日益采取宽容和妥协的态度。

(3)古代世界的经济学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虽然早在奴隶制时代和封建社会,经济学原理被一些思想家所重视,但它们只是在一门统一的、尚未分开的科学范围内形成经济理论的某些要素。因此,古代世界的经济学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3.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形成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1)“政治经济学”一词的出现

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在1615年出版了一部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他以“政治经济学”为书名,目的在于表明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超出家庭或庄园经济范围,而是涉及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以后“政治经济学”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表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因此,不能把“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

G. 哪位有政治经济学(高教第三版,吴树青等)的教学视频供下载的

看一下人大出版社的《政治经济学》第8版,我们的教材是那个,可能会对你有辅助作用,我也不知道视频在哪,那个书就算是参考书吧,祝你成功

H.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视频教程谁有

向博学习网有这个视频下载的

I. 政治经济学朱方明资本主义部分是哪一册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视频教程建议你去精博考试网看一下,可以免费试听的!望有帮助!

J. 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2

1、AB 在吴树青的书中,消费也对生产起决定作用,是生产交换分配的目的,但在本题中,AB与C的第一句话有些矛盾,请楼主斟酌选择
2、ABCE 生产力相对活跃,生产关系的变化相对稳定
3、BCDE
4、AB
5、ABCDE
6、ACE
7、ACD 资本循环最典型的是产业资本的循环,它包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的三大循环
8、ABCDE
9、BCDE
10、ACDE
判断
1、错误 个人认为是错误的
2、错误 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
3、正确
4、正确 在生产领域,但通过流通领域实现
5、错误 是剩余价值规律

阅读全文

与吴树青政治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