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经济学规则

经济学规则

发布时间:2020-11-29 06:03:27

⑴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经济学中的“泰勒规则”

人教版 宏观经济学 个人认为挺好的~~

⑵ 经济学“70规则”什么意思

让我们来先来看一个有关阿瑞和阿杰的小故事吧。阿瑞和阿杰同时大学毕业,阿瑞在内地家乡找了份工作,而阿杰则南下深圳求发展。两人找到的工作薪水一样高,都是年收入3万元。
阿瑞的家乡每年经济发展速度是1%,而阿杰所在的深圳则是3%,让我们来看看40年后,都发生了些什么?40年后,阿瑞、阿杰都已62岁了,这时,阿瑞的年收入变成了4.5万元,而阿杰的收入变成了每年9.8万元,整整比阿瑞多了2倍多。
原因究竟在哪儿呢?为什么40年的光阴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其实根本原因就在那2%的增长率差异和40年的时光荏苒上。
在讲70规则之前,得先给你介绍一下什么叫复利?复利是个和单利相对应的经济概念,单利的计算不用把利息计入本金计算;而复利恰恰相反,它的利息要并入本金中重复计息。
比如你现在往银行存入100元钱,年利率是10%,那么一年后无论您用单利还是复利计算利息,本息合计是一样的,全是110元;
但到了第二年差别就出来了,如果用单利计算利息,第二年的计息基础仍是100元,利息也就仍是10元,本息合计就是120元。
可复利就不一样了,第二年的计息基础是110元(注意!!!),一年下来利息就变成了11元,本息合计就成了211元,已比单利计算的多了1元钱,如果本金再大一点,年限再长一些,差距之大可想而知。厉害吧!(它的计算公式是本金*(1+年利率)n,其中n等于你的计息期数)
好了,现在再向你介绍一个被称为70规则的古老规律,或许它能帮你更清楚的了解增长率和复利的巨大威力。按照70规则,如果某个经济变量每年按X%增长,在将近70/X年以后这个变量就会翻一番。
阿瑞身处经济发展速度为1%的内地,要翻一番需要70年的时间,而在阿杰所处的深圳,收入按3%增长,因此,收入翻一番只需要70/3年左右,或23年。这下,你该明白为什么阿杰老来显得比阿瑞阔绰的多了吧。

⑶ 规范经济学名词解释

什么是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

在西方经济学看来,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因而在对其多种用途上就必然面临选择问题,选择就存在一个选择标准,选择标准就是经济活动的规范。可以看出,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是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生活应该如何安排;哪些商品和服务需要生产;这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应如何组织,由谁来织织;土地、劳力、资本和原料投入品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应如何配制;收益所得以及由此而来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它包括世界各民族,也包括未来后代的更大范围的社会成员之间应如何分配。换句话说,规范经济学考察资源的利用。[1]

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在中国的八九十年代比较流行的是规范经济学,而现在占主流地位的是实证经济学。

⑷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从定义入手。
1、实证经济学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它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一般化的理论体系,用来对有关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预测。
2、规范经济学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在西方经济学看来,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因而在对其多种用途上就必然面临选择问题,选择就存在一个选择标准,选择标准就是经济活动的规范。可以看出,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是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具体有如下四点:
A、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这里的“价值判断”,通俗地讲就是对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认定。如果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则为规范经济学;反之,如果不涉及好坏,仅仅是就事论事,那么就是实证经济学。“实证”,就是实例证明。
B、解决问题不同。如果解决的是“是什么”问题,则是实证经济学,反之,如果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则为规范经济学。
C、是否具有客观性。规范经济学中的意见分歧主要集中于对不同行为的成本收益的价值判断的差异上。正因为如此,其分析结果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而实证经济学是就事论事,所以分析结果是客观的。
D、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并不是绝对排斥的。在现实经济分析中,两种方法是经常混合使用的。比如,对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热点,就常常两种分析都会使用。分析通货膨胀的后果,一般属于规范分析;讨论采用何种措施反通货膨胀,亦是规范经济学的范围;一旦方法选定,具体的政策设计则属于实证经济学。

⑸ 经济学问题

经济学就是学习选择的。经济学都是为了研究选择问题的。 经济学的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
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写了一本畅销世界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该书的第一章一开头就写道:“从你每天早上醒来的一刻到你每天晚上再睡下的一刻,你的生活充满了选择。”
人们何以会选择工业化,何以会选择官僚化,聪明人为什么并不一定会选择聪明的政策,科学技术何以成为生产力,德国经济学家范伯格在《经济学中的规则和选择》一书试图找到答案,而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知识分子利用自己的思想有事,干预权利与金钱博弈的契机。
《经济学中的规则和选择》综合了三大学派的经济学思想:奥地利学派(哈耶克为代表)、弗莱堡学派(也称秩序自由主义学派)和宪政经济学学派(主要分析政府的财政规则和宪政规则)。反映了经济学中两个层面的核心对象:第一?层面是选择(解决稀缺),即一般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个层面则更高,研究规则及选择。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说:“经济学是什么?说得高深点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 是的,选择无处不在,选择无时不有。早餐吃什么?是面包牛奶,还是豆浆油条?晚上几点睡?是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这些看似平常的琐事实际上都蕴涵了经济学上的选择问题。
在经济学上的选择问题包括: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如何配置现有的资金以达到最佳的消费效果或效果;选择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选择如何满足自己的欲望;在必要时如何牺牲某种欲望来满足另外一种欲望。
对于生产者而言,选择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选择如何生产;选择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何时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这是每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面临的问题,也是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经济学是如何解决人们所面临的选择的问题呢? 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经济学给出了机会成本的概念。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把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举个消费者的例子,假如你和女朋友去看电影,影院在不同的放映厅同时放映两部电影:一部是《阿凡达》,一部是《孔子》。你喜欢看《阿凡达》,你女朋友喜欢看《孔子》,但是你们两人只能选一部一起看。假如你们选择了看《阿凡达》,那么你们的机会成本就是看《孔子》的享受;而假如你们选择了看《孔子》,那么你们的机会成本就是看《阿凡达》的享受。
再举个生产者的例子,假如你是某老板,你看中了两种品种,一是生产衣服,一是生产食品,但是由于资金有限,你只能其中的一个,如果你选择生产衣服,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生产食品可能得到的收益,而如果你选择生产食品,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是生产衣服可能得到的收益。
因此,面临选择的问题时,经济学给我们的建议就是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去消费或者去生产。其实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选择为我们带来更大享受(经济学上称为效用)的商品去消费,选择为我们带来更大收益的商品去生产,这和我们普通人的本能选择完全一致,我们不学经济学就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道理,那么经济学有何独特之处呢?
我们知道实际生活中我们未必每次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比如很多人在面临生与死、义与利的考验时毅然而然地选择了死与义,所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而经济学则严格遵守利己的选择原则没有丝毫妥协,这就是经济学和我们的常识之间的区别所在。

⑹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区别

规范经济学:应该是什么?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建议。

实证经济学:现在是什么?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描述。

实证经济学研究现在的状态,规范经济学建议未来的政策。

举例:
对于房价的实证经济学,上海房地产均价为6689元/平米。

规范经济学,开发商说房价还要上涨,消费者说房价应该下跌。

⑺ 什么是经济学的70法则

70规则是指用来评估在当前的通货膨胀率水平下,物价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翻两番的计算回方法。假设一个经答济体每年的通货膨胀率都相同,那么用70除以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就可以得到物价翻番的年份。70规则还可以用来判断储蓄或GNP翻番的年份。所以,可以说“70规则”是指某个变量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内将会翻一番。

⑻ 关于经济学里的72规则

利率是72%,72/72=1,大概1年后翻一番(两年不到,更接近于1)
利率是36%,72/36=2,大概2年翻一番

72规则算出来的是近似值,利率越小,越准确些

⑼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可以体现在如下三点:

1、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

这里的“价值判断”,通俗地讲就是对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认定。

如果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则为规范经济学;

反之,如果不涉及好坏,仅仅是就事论事,那么就是实证经济学。“实证”,就是实例证明。

2、解决问题不同:

如果解决的是“是什么”问题,则是实证经济学,反之,如果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则为规范经济学。

3、是否具有客观性。

规范经济学中的意见分歧主要集中于对不同行为的成本收益的价值判断的差异上。正因为如此,其分析结果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

而实证经济学是就事论事,所以分析结果是客观的。

(9)经济学规则扩展阅读:

在关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关系的看法上,实证主义经济学家仍然坚持“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规范经济学及经济学的技术也不可能独立于实证经济学。

人们在‘正确的’经济政策问题上的一致意见较少地取决于规范经济学的进步,而更多地取决于这样一种实证经济学的发展”。最终,经济学所企求的神圣目标是科学本身的方法。规范经济学从属于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经济学的发展。

但另外一些规范主义经济学家却坚持认为,任何经济理论都是在一定伦理规范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伦理规范是决定实证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不仅如此,它更是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不过规范主义经济学家的上述看法在实证经济学家看来却是不能够被接受的。

规范经济学所强调的伦理规范缺乏可靠的证据和可重复的检验,无法证明那些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伦理道德是稳定的和可靠的,更无法证明这些伦理道德在学理上是可以超越证明本身而怎样先验存在的,因而规范经济学是不可能形成像实证经济学那样在逻辑上严密、在方法上可行、在辩术上信服的方法论体系的。

因此,对规范方法的使用将不可避免地降低对经济规律理解的能力,并最终阻碍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而事实上,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并不是绝对排斥的。

二者联系是辩证的,实证的分析方法是获得资料的有效手段,使人类获得真理性认识的起点,但还需要人类对这些感性材料做出取舍,从中提升出对研究有用的东西,并充分发挥人类的认识能力,挖掘出事物的真正的本质,从而形成真理性的认识,用来指导实践。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做做这方面的尝试,试图把二者联系起来,如威廉·配第,马克思,亚当·斯密,凯恩斯等都做出来很大贡献。

在现实经济分析中,两种方法是经常混合使用的。比如,对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热点,就常常两种分析都会使用。分析通货膨胀的后果,一般属于规范分析;讨论采用何种措施反通货膨胀,亦是规范经济学的范围;一旦方法选定,具体的政策设计则属于实证经济学。

⑽ 请帮忙解释下 西方经济学中的 单一政策规则含义

单一政策规则,简称单一规则是指将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并制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数量法则,使货币增长率同预期的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按一个稳定的增长比率扩大货币供应。又称稳定货币增长率规则。
单一规则的主要内容
①要确定货币量的定义,是广义货币量定义还是狭义货币量定义。当代货币学派常采用广义货币量定义,但他们认为狭义定义也可以表现这一规则
②要确定一个货币量增长的百分比。多数货币主义者认为,每年货币数量的增长率,除满足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之外,还必须满足由于长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而引起的对货币量的追加需要。从美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货币量的年增长率宜保持在3~5%。
③季节变动的操作问题。在一个年率内,不同季度或月份对货币需要量是不同的,在季节变动的操作方面较难处理。弗里德曼主张,可按每月增加率为每年增加率的1/12,或每周增加率为每年增加率的1/52来解决。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规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