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1.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的影响
•通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实际收入水平
•通胀使债权人受损而债务人受益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通胀对储蓄者不利
2.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
①在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产出增加
②在不存在闲置资源或通货膨胀已被预期的情况下:产出不变
③在严重或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产出减少
3.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
①凯恩斯的观点:通货膨胀有助于就业的增加或失业的减少
②菲利普斯的观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互为消长(菲利普斯曲线)
③弗里德曼的观点:短期中,通货膨胀有助于减少失业;长期中,通货膨胀无助失业的减少。
•在短期
–需求拉动的通胀可促进产出水平提高,还可以刺激就业、减少失业
–成本推动的通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减少,还会增加失业
•在长期
–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先分析通货膨胀的类型,有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和国际输入型,还有就是混合型,对于需求拉动型的通胀,宏观紧缩政策是有效的,而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胀与国际输入型的通胀,紧缩政策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所以,政府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而不应仅仅依赖单纯的宏观紧缩政策。“一刀切”的紧缩政策在应对混合型的通胀预期,尤其是在应对成本推动型和国际输入型通胀时,不仅不利于稳定物价水平,还有可能减缓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即导致“滞胀”。
应对通货膨胀,尤其要预防“滞胀”的发生,不能单独采取宏观紧缩政策,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第一,有必要从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转为总量调控与结构性调控并重。我国通过采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政策以及调控信贷规模等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来应对通货膨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局限性也很大。货币政策的结构化,会更加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第二,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从紧的货币政策,要分阶段推进,避免急转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采用“松紧搭配”的方式可能更加有效。
通货膨胀预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很有可能使通货膨胀成为现实。在这种形势下,稳定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就显得至关重要。政府近期的对策是采取结构性措施,增加市场上短缺商品的供给。供给的增加是稳定物价的迫切措施。当某些原材料和消费品国内产量短时期内无法增加更多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储备进口一些国内短缺的商品。只要供给增加了,企业和居民个人的通货膨胀预期就会趋于稳定。此外,政府采取打击商品炒作行为的措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抑制非正常的需求和有序地增加供给应当双管齐下,而且有序地增加供给相对更加重要
『贰』 简要回答一下对于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http://wenku..com/link?url=_AW4hsR-A2tioxzNc8m8EjkME-3kUeOtPdRi5_
『叁』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
1、失业的主要类型
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国际上一般将失业分为以下几类:
(1)摩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市场功能上的缺陷造成的临时性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
(2)季节性失业,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
(3)技术性失业,指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指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
(5)周期性失业,指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
2、我国的失业问题分析
(1)经济高增长与事业率高增长并存,就业弹性开始下降。所谓就业弹性系数,是指由国民经济变动带来的就业量的变动占国民经济变动量的比例。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就业弹性是0.32,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320万人就业。但到2002年我国的就业弹性已经下降到0.10。这种现象不同于传统的周期性失业。
(2)失业率不断上升,再就业率不断下降,失业回滞开始出现。失业回滞是指由于失业率长时间居高不下,自然失业率开始上升的现象。我国近几年来的失业率(实际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再就业率却逐年走低,从198年的50%降至2002年的15%。失业率上升与再就业率下降的共同作用导致就业弱势群体出现 。出于就业若是的劳动者由于长期失业或者频繁失业状态,最终形成“失去信心的劳动者”,使得自然失业率上升,进而成为解决我国事业问题的一大障碍。
(3)失业与空位并存,结构性矛盾空前突出。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总量上明显共大于求,另一方面,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技术型劳动力则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结构性失业的存在造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障碍,进而大大削弱了企业进一步吸收就业的能力。
(4)知识型失业出现。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2003年。这一年全国高校扩招后第一批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使得高学历的劳动力供给突然增加,原来基本均衡的供求关系被打破,由此引发了高学历低工资、高学历低就业等许多非正常现象,并且最终造成60万大学生不能就业,处于摩擦型失业状态。
『肆』 急!请回答宏观经济学简答题!谢!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4、宏观经济学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5、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伍』 简述需求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后天考试用,急求,
需求过度增长即当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达到的总供给时,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其根源在于总需求方面,但两者关于引起需求过度的原因不同。凯恩斯学派认为总需求的过度是因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因素的过度增加所引起的。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无法解释“滞胀”现象。货币学派认为总需求的过度是货币数量的过度增加导致的。
『陆』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1,既然是简答题,一定要详细,那么两种选择,第一,运用索洛增长模型,两个约束条件是未来人均资本大于等于当前人均资本。消费最大化,引入税收进行黄金点推倒,生产函数用道格拉斯函数,推倒如果不会的话,你再问吧,我换电脑发你。这样分析是很数学化很严谨的。
2,通货膨胀引起六大问题,第一,皮鞋成本,第二,菜单成本。第三,相对价格改变引起的资源配置不当。第四,税收扭曲。第五资本投资的混乱和不方便。第六,未预期的通胀引起的收入再分配。措施,当然就是货币或者财政政策了。如需求过高引起的通胀也许财政政策比货币好。如削减赤字。如供给减少引起的通胀,补贴厂商或许比货币政策好。一般而言选择社会成本最低的方法,不过面对通胀一个典型货币政策是提高准备金,因为成本低。通胀无法规避,只能规避高通胀。政府注意宏观数据和经济波动。尽量避免非理性消费,投资等,也要努力世界维和,这样就不容易面对供给冲击。等,温和通胀是有必要的,主要是温和通胀可以鼓励企业经营有正外部性,而且消除全部通胀不可能,成本过高
『柒』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1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主要职能。
2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专降到极属低时,人们就会预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货币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货币政策失效,经济增长停滞。
3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捌』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国民收入提高,利率上升
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国民收入提高,利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