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观经济学》为什么说不完全竞争企业是缺乏效率的表现
注意一定是从复静态的角度制来看,完全竞争企业才是有效率的,而不完全竞争企业是无效率的。静态是不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的,一旦引入这个因素就属于动态,结果就大不相同。
那么在静态看来,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既定价格高于LAC(长期平均成本)不错,但是不完全竞争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而完全竞争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完全竞争企业要想获得最大利润就必须按照LAC最低点时的产量进行生产,设想一下完全竞争以最低生产成本去生产最高产量的产品,这样的生产过程是不是一个促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也就是说,不是比谁的利润高,而是谁能让生产规模最优,就说谁是有效率的。
B. 微观经济学 不完全竞争
因为不完全竞争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产品的价格。
C.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D. 微观经济学中不完全竞争市场有哪几种类型
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或独占,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类型。
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规模经济的需要。有些产品的生产需要大量固定设备投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大规模生产可使成本大大降低。在这种场合,效率高的工厂规模相对于市场需求来说非常之大。
以致只需要一家厂商即可满足需要,两家工厂很难获得利润。许多公用事业,如交通、供水、发电、电话等,通常由一家厂商独家经营。由于规模经济的需要而形成的垄断,称为自然垄断。其次,专利与专营权的控制。
(4)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扩展阅读:
产生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
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E. 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分类(西方经济学)
价格歧视又称价格差别,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价格歧视既可以是对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
1.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
①厂商对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
②市场可以有效分割
③同市场的价格需求弹性不同
2、价格歧视的程度
(1)一级价格歧视
也称完全的价格歧视,指的是垄断厂商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个单位产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个单位产品索取的不同价格。
垄断厂商的三级价格歧视
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应该是在两个市场上出售
产品的边际收益都等于边际成本。供参考。
F. 经济学问题. 不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的长期均衡条件是P=AR=MC,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实现了帕累托最优化配置。
G. 西方经济学中,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完全与不完全竞争之间的关系分析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而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指在产品市场上该商家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其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而不是水平的,其商品价格决定根据MR=MC的原则,而不是P=MC,它会生产少于完全竞争的产品而以高于完全竞争的价格卖出;而在要素市场,比如购买劳动力、生产原燃料上,完全竞争意味着没有厂商具有垄断势力,每个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面临水平的供给曲线,可以在现有的价格上购买无穷多的要素,而每个卖家都可以在现有价格上卖出无穷多的要素。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而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同理可知,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没有垄断势力,而在要素市场上面临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根据MV=ME决定购买数量而不是根据MV=P。其购买要素的价格将低于完全竞争的价格。
H. 西方经济学。。求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生产不足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
注意,因为出现市场失灵,形成非完全竞争。所以这句话本身就不对。
I. 微观经济学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由于STC求导可得到边际成本,所以MC=0.3Q2-6Q+100。由于利润最大,所以满足边际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容Q=40,将其带入MC表达式有:MC=340。所以边际收益MR=MC=340。
将Q=40代入STC得,STC=8100.而利润等于1000,所以收益等于8100+1000=9100.又产量为40,所以价格为9100/40=227.5
总受益的话已经求了,为9100.
J. 微观经济学不完全竞争市场
多卖1单位商品,即增加营业收入为MR。
多卖一件商品,就要多生产一件产品,多生产一件产品,成本增量为MC。
所以垄断厂商多卖1单位时,总利润会增加,其数额为MR-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