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宏观经济学消费函数理论决定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1)在长期,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着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GDP是衡量一国经济福利的一项重要指标。实际GDP衡量了该国满足其居民需要和愿望的能力。从一定程度讲,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GDP的水平和GDP的增长。其次,在长期,GDP依赖于劳动、资本和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时,GDP增长。(2)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虽然经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是长期中决定GDP的基础,但在短期,GDP也依赖于经济的总需求,进而所有影响总需求的变量的变化能够引起经济波动。更高的消费者信心、较大的预算赤字和较快的货币增长都可能增加产量和就业,从而减少失业。(3)预期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居民和企业如何对政策的变化做出反应决定了经济变化的规模,甚至有时还决定着经济变动的方向。(4)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5)无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㈡ yd宏观经济学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中研究一国经济总量、总需求与总供给、国民收入总量及构成、货币与财政、人口与就业、要素与禀赋、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经济预期与经济政策、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等宏观经济现象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中文名
宏观经济学
外文名
Macroeconomics
别称
就业理论、收入理论
来源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发起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类型
经济学流派
定义阐述
定义
西方经济学中研究一国经济总量、总需求与总供给、国民收入总量及构成、货币与财政、人口与就业、要素与禀赋、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经济预期与经济政策、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等宏观经济现象的学科,被称作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归类
宏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范式,由于把宏观经济领域与微观经济领域割裂开来研究,与科学的一般经济学的关系既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无法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宏观经济领域的特殊规律,只能对宏观层面的经济现象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描述。从科学学的角度而言,由于不能研究一般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领域的特殊经济规律,宏观经济学不能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科。
研究方向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宏观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㈢ 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1、均衡收入Y=C+I=200+0.6Y+100
Y=750
消费C=200+0.6*750=650
储蓄=-200+(1-0.6)*Y=-200+0.4*750=100(或者不用算,由于均衡时一定有投资等于储蓄,所以储蓄一定是100)
2、当产出为1600时,总需求=200+0.6*1600+100=1260
所以,企业非自愿存货为1600-1260=340
3、
法一:
投资增至200,设国民收入为Y1,有
Y1=200+0.6Y1+200
Y1=1000
Y1-Y=1000-750=250
法二:用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1-0.6)=2.5
投资比原来增加了100,则国民收入增加:100*2.5=250
4、(1)均衡国民收入Y=200+0.8Y+100
Y=1500
消费为C=200+0.8*1500=1400
(2) 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1-0.8)=4
投资比原来增加了100,则国民收入增加:100*4=400
5、消费函数变动后,投资乘数变大了,由2.5变为4.
㈣ 宏观经济学里的乘数理论为什么没有消费乘数
同意“勿忘我无为谓 ”的观点。
宏观经济学中认为C=f(Y),即消费是一个由收入决定的因变量。
如果又要求乘数,认为Y=f(C)中的消费乘数的话,岂不是用自己计算自己了,这是一个悖论。
㈤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宏观经济学要研究家庭部门版和厂商部门如何选择来决定消费和权投资的数量,由此形成整个社会的总需求。
我们在微观部分研究消费者的时候总是从单个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现在把所有的消费者合起来看成一个部门,整个社会所有的消费者是一个部门,那么这个部门的消费者在整个社会或者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是消费支出。居民通过自己的消费、支出,通过自己的购买使经济体系不断运行。
第二:厂商部门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给。
厂商部门如何进行选择。现在把所有的企业都看成是一个部门、一个厂商。那么这些企业都面临自己投资多少来扩大自己的规模的问题。
第三: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水平。
第四: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就整个宏观经济来看,价格显得非常重要。
从国民收入核算入手,遵循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提供的线索,宏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建立说明宏观总量决定的理论,其中包括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货币、利息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就业、国民收入与价格总水平的大小,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等。
㈥ 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其中微观是对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的研究;宏观是对整个社会的研究。
故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既属于微观经济学又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㈦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7)宏观经济学消费理论扩展阅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4、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宏、微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两个分支学科,它们研究的对象不同,但两者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近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趋向于宏、微观融合,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也主张寻找微观基础。
㈧ 宏观经济学 乘数理论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乘数原理是一种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自身,因而是内生的,具体说是,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消费若干倍的变动(乘数作用〉,而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作用),正是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这种理论称为乘数-加速数模型。举个例说,假定经济起初由于某种原因使自发支出(投资,或政府购买,或出口)增加10亿美元,如果乘数是2,则国民收入增加20亿美元。产量或销售额增加了,厂商会增加设备或建造新厂房,即要增加投资。如果增加1单位产品生产需增加1单位资本品,则投资与产量增量之间这一比率就称为加速数,现在加速数就是1。于是,国民收入增加20亿美元,就会使投资增加20亿美元。投资增加20亿美元,又会使产出或收入增加40亿美元。产出的增加又会使投资再增加,并进一步使收入或产量再增加。当然,经济并不会无限扩张下去,因为终究会遇到约束因素。例如,一些生产要素的短缺就会使经济的扩张受到限制。一旦经济停止扩张,或增长速度放慢,投资就会下降,经济开始走向衰退,从而出现周期性波动。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C=a+bY.收入恒等式:Y=C+I+G+NX。增加收入,当然会增加消费~~增加消费,当然会增加均衡收入
“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俭悖论".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