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经济学原理考试试题 答案
问题一:看教材货币政策那一节就有,如果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就可以用货币政策,提高再贴现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给,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央行减少对政府证券的购买.如果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则使用货币政策的效果很小.
经济萧条时,要多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最典型的情况就是LM曲线为水平状的凯恩斯情况,此时,用积极的货币政策不能改变LM曲线的位置,只有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使IS曲线右移,从而是产出增加.
问题二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那一章当中,凯恩斯主张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古典学派主张它是一条垂直线,前者研究的是萧条经济下货币工资和价格均为刚性的情况,所以AS曲线为水平状,而后者则认为,货币工资和价格能够迅速或立即调整,所以AS曲线为垂直状
⑵ 西方经济学考题:1、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2、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
1通货膨胀
(1)定义。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这里的价格不是单一的某个商品或某种服务的价格,而是一组能够反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变动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2)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被概括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需求拉动。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升。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又被形象地描述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②成本推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升。
③结构性因素。结构性通货膨胀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造成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发展趋势不同,与世界经济联系程度不同,但由于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另一方面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却又要求在工资、价格等方面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和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3)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随通货膨胀本身的发生类型、程度以及人们预期的不同而不同。通货膨胀一旦发生,在社会的产量、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会产生复杂的影响。尤其是通货膨胀在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政治后果,是每一个国家的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审慎处理的问题。
2?通货紧缩
(1)定义。通货紧缩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跌。它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2)原因。从理论上讲,通货紧缩可能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生产能力总体性过剩。此时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持续下跌。
②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如果预期未来实际利率会降低、商品价格会下降,则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会减少现期投资和消费,导致现期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跌。
③政府紧缩预算,削减支出。这时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供求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容易引发通货紧缩。
④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这会导致生产能力提高、成本下降,导致产品价格下跌。
⑤汇率因素。如果一国高估本币汇率,会造成用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导致外部需求降低,出口下降;进而导致国内外向型企业开工不足,工人收入下降,个人购买力和需求下降,从而导致物价持续下跌。
⑥货币政策变动。如果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可能会产生物价持续下跌。
⑦金融体系效率低下或信贷过度扩张产生大量不良投资也会引起通货紧缩。
(3)影响。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如若处理不当,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重债务人负担,抑制消费,增加银行不良资产,甚至形成经济衰退,陷入恶性循环。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其运作就是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货币供给来调节总需求。就调节货币供给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区别在于货币政策是通过银行系统,运用金融工具,由金融传导机制使之生效;而财政政策则是通过财政系统,运用财税工具,又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府行为。在短期中,财政政策
主要影响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政府经常通过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的操作来影响经济的走向。政府预算支出的状况、预算赤字与GDP的比值、税种与税率的变动等都是理财规划师所需要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宏观经济的行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实现的。货币量的增加会使短期利率下降,并最终刺激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再贴现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准利率,其升降将直接影响各类市场利率的走向。同时法定准备率的调整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利率水平。理财规划师判断各种金融工具利率走势的基础就在于根据货币政策的操作对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做出预测。
⑶ 经济学基础考试题
由TC=0.4Q3-8Q2+100Q+50得
SMC=1.2Q2-16Q+100
完全竞争市场短期达到平衡时即
SMC=MR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买者和卖着都是价格的接内受者,故P=MR
则:1.2Q2-16Q+100=100
Q=40/3
Q要取整容的化比较利润大小
利润R=P*Q-TC
⑷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经济学考题)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的。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么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的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⑸ 一道宏观经济学考题
你好!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解析】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很大,说明IS曲线平缓;而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小,说明LM曲线陡峭;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叫做“动者越陡、静者越缓,效果越大”,我们都知道财政政策表现为IS曲线移动,货币政策表现为LM曲线移动,显然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不及货币政策。
【评注】要熟悉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式,线性的IS曲线方程可简单表述为r=(α+e+g)/d-(1-β)Y/d,r是利率,α是自主性消费支出,e是自主性投资支出,g是政府财政支出,β是边际消费倾向,d是投资的利率弹性,Y表示收入;线性的LM曲线方程可简单表述为r=kY/h-m/h,k是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h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m是实际货币供给。联立两个方程可解得均衡收入Y=[(α+e+g)/d+m/h]/[(1-β)/d+k/h],要衡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只需分别求得均衡收入对政府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量的导数即可:dY/dg=h/[(1-β)h+dk],dY/dm=d/[(1-β)h+dk],显然d越大、h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差、货币政策效果越佳。
以上两个导数当中把1/(1-β)换成自主性支出乘数Ke(注意这里e是下标,不要跟自主性投资混淆),就是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的标准形式。学习经济学一定要有乘数分析的思维方法。那个均衡收入方程当中把1/(1-β)换成Ke,把m换成名义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水平的比值M/P,把α+e+g用一个自主性支出变量表示,就是总需求曲线(AD曲线)的标准形式。
⑹ 宏观经济学考题~~~急需答案~~!!!
【1】Y=C+I+G=100+0.9Yd+300+160=560+0.9(Y-T)=560+0.9(Y-0.2Y)求解y得到:
y=2000;乘数k=1/[1-b(1-t)]=1/[1-0.9(1-0.2)]=25/7
【2】ΔG=140,ΔY=K*ΔG=25/7*140=500,Y'=2500
【3】重新推导一遍:
Y=C+I+G
C=C0+b*Yd
I=I0+e*Y
T=t*Y
Y=C0+b(Y-t*Y)+I0+e*Y+G=C0+I0+G+b(1-t)Y+eY
Y-b(1-t)Y-eY=C0+I0+G
Y[1-b(1-t)-e]=C0+I0+G
Y=[C0+I0+G]/[1-b(1-t)-e]
代入各回个数据:
Y=(100+300+160)/[1-0.9(1-0.2)-0.2]=560/0.08=7000
投资答乘数:k=1/[1-b(1-t)-e]=1/0.08=12.5
⑺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是什么(经济学考题)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⑻ 有要计量经济学历年考题答案的吗
我给你消息了,我也只有试题,答案很少的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国际金融 (WORD)
2008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国际金融试卷 (WORD)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国际金融全国试卷 (WORD)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2005年10月自考答案国际金融 (WORD)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金融试题历年试卷 (WORD)
自考全国2008年10月计量经济学试题 (WORD)
2008年1月全国自考试题计量经济学试卷 (WORD)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计量经济学全国试卷 (WORD)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2006年10月计量经济学答案 (WORD)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历年试卷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