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

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

发布时间:2020-11-28 15:21:30

❶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的道理,并用图形说明

谷贱伤农,因为粮食属于正常品中的必需品,无论它的价格如何变动,它的需求量是一定的,所以它的价格弹性小。当粮食丰收,粮食的价格会下降,但相应的粮食的需求量变化不大,所以农民的收入反而少了。(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薄利多销,指针对一些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商家以减少利润的方式进行促销。当厂家降价时无疑降低了商品的价格,因为商品的价格弹性大,所以消费者必将增加对其的购买。从而迎合了商家多销的目的

❷ 利用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解释薄利多销

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回使企答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

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此时需求富有弹性。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2)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扩展阅读

注意:

营销活动中要面临许多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应该加强沟通,通过沟通创造价值,达到“双赢”的结局。

如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从而明确其核心价值点所在;通过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谈判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加强内部的沟通和谈判从而塑造良好的氛围等等,沟通从心开始,谈判创造价值。

❸ 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道理,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粮食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认识到粮食市场的特性后,就不难理解下面的现象: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❹ 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薄利多销”的原因

薄利多销,当你把价格降低时,根据需求供给曲线,我们知道价格下降时,需求就会上升,那么薄利时,Q即售量会增加,那么在一定的量的积累下,量变变为质变了,那么你的收益还是上升的,所以才会有薄利多销

❺ “谷贱伤农,薄利多销”,谁帮忙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一下我不太理解了

可以用经济学中的需求弹性来解释。需求弹性指,商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需求弹性=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需求弹性小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小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不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被价格下降抵消了。需求弹性小于1的是必需品,比如粮食,衣服等。粮食价格下降,使农民收入减少就是谷贱伤农需求弹性大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量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超过价格下降的负面影响。降价反而增加了收入,这就是薄利多销的理论基础。

❻ 3,运用有关经济学原理说明“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道理2,作图并说明蛛网理论三种情况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此时需求富有弹性。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问题。农民粮食收割后到底能卖多少钱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粮价,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对粮食的需求线来决定。也就是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另外还要注意的是,
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
,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求所决定的。此外,当今对大部分人来说,粮食方面的花费在全部花费中所占比例已很小了,并且还会越来越小,这也导致人们对粮价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认识到粮食市场的这一特性后,就不难理解下面的现象: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
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
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蛛网理论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给量和价格
蛛网理论
[1]
的均衡被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蛛网理论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这种根据的假设是:
①完全竞争,每个生产者都认为当前的市场价格会继续下去,自己改变生产计划不会影响市场;
②价格由供给量决定,供给量由上期的市场价格决定;
③生产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这些假设表明,蛛网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农产品。

❼ 薄利多销适合哪些商家,请结合经济学原理简述理由

薄利多销,当你把价格降低时,根据需求供给曲线,我们知道价格下降时,需求就会上升,那么薄利时,Q即售量会增加,那么在一定的量的积累下,量变变为质变了,那么你的收益还是上升的,所以才会有薄利多销
薄利多销是指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薄利多销”中的“薄利”就是降价,降价就能“多销”,“多销”就能增加总收益。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来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会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获得的利润量减少,但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可以增加。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实行薄利多销的商品,必须满足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此时需求富有弹性。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增加。
“薄利多销”的原则适宜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范畴,单就产品销售因素说,它既能使产品轻快地进入买方市场、提供有效供给、服务于社会、产生产品的综合效益,同时,又能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充分发挥、增加生产、加速资金周转速度、盘活生产资金,是增加企业盈利的有效管理手段。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薄利多销”的原则被广泛应用于下列几个方面:
1、产品有生命力,但销售步入低谷时,采用薄利多销,可亢进顾客的购买欲,以刺激产供销环节的周转、挖掘产品的潜在效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产品属市场淘汰之列,不会再有起色,以多销微利保本为原则,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争取时间,开发出新产品。
3、市场上同类型产品多,竞争激烈时,采用薄利多销、降本让利策略,可争夺同类产品的顾客,促进本企业产品覆盖率、辐射率、市场占据率的提高。
4、新产品试销阶段,以薄利多销方式尽快使产品进入市场。扩散影响,提高知名度与应用频率,建立市场信誉和威信。
5、市场消费基金受到宏观调整、资金紧缺时,采用薄利多销,能很快筹措资金,吸引及导致市场购买率的倾斜,形成对企业产品有利的经销势态。
6、原料来源充足、生产工艺简单、技术性一般、产量高、市场及企业吞吐量大的产品,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原则,使“原料--产品——商品——资金——原料”的良性循环加快,充分发挥企业设备效益、资金效益、技术效益,形成较稳固的生产、供应、销售三位一体基础与发展实力。

❽ 用恰当的经济学原理说明薄利多销的适用范围

(1)“薄利多销”指企业降低产品价格,尽管单个产品的收入减少,但是企业总收益增加了,薄利多销策略适用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即适用于e>1的商品。

(2)对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价格和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动。

这是因为: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1时,厂商价格所造成的销售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销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

(8)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扩展阅读: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一般而言,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强度大且比较稳定,受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小,因而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而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强度小且不稳定,受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因而需求价格弹性大。

②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③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等。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例如,羊毛有广泛的用途,其价格的提高,必然会从多渠道影响对羊毛的需求,从而使需求以较大的幅度减少另外,时间、低于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❾ 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

用需求弹性来解释。
需求弹性指,商品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时,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再乘以100。公式表示为:需求弹性=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
需求弹性小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小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不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量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被价格下降抵消了。
需求弹性小于1的是必需品,比如粮食,衣服等。
需求弹性大于1时,商品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于商品价格下降百分比,这时可以通过降价扩大销售量来增大总收益。销售量增大的效应超过价格下降的负面影响。这是薄利多销的理论基础。

阅读全文

与薄利多销的经济学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