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是大院 在学术界很有名气 侧重于理论
经发院是专门的产经区经物流的研究院 项目很多 侧重于实务
同样的试题 同样的分数线 但是最新一年经院产经区经报考都很热的 10年产经没有调剂名额 10年产经很热
经发院容容易一些 单科全过线然后过总分线的人和招生人数持平,还经常招不满 就是说被刷掉的几率比经院小得多
❷ 各位学长学姐过来人南开大学的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哪个导师好啊
其实差不多的,同个专业硕士生基本上课的内容绝大多数相同,一般只有到毕业论文时有所区别。
❸ 南开大学 产业经济学 考研
南开来大学020205产业经济学考研研究方向源:
_ 01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_ 02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
_ 03产业分析与效率
_ 04交通运输经济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900经济学基础(微、宏观)
(经济学基础(微、宏观)科目使用经济学院试卷)。
❹ 南开考研,产业经济学跟区域经济学那个更好
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产业政策、产业布局、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理论,后两方面的内容比较有趣,应用性比较广,既可以从事宏观方面的工作,如产业政策,又可以进行中观分析,如行业分析,还可以进行微观研究,如企业行为等。区域经济学相对而言就比较狭窄一些。
❺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物流学哪个专业更好
哪个更好的问题要看你怎么理解了。。。按网上某些排名来说,区域更好一些,但是产业也不差,物流似乎又更实用一些,所以楼主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确定专业
❻ 南京大学的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分别怎样在专业优势和考研难度上与南开的产业经济学相比呢
你好。是正在考研选学校是吧?南京大学的综合排名比较靠前,但是经济学方面的实力不如南开。以下是产业经济的排名,可以看出南开的更好些。 1。东北财经大学 A+ 11 浙江大学 A 21 江西财经大学 A
2 厦门大学 A+ 12 重庆大学 A 22 武汉理工大学 A
3 北京交通大学 A+ 13 上海交通大学 A 23 北京物资学院 A
4 中国人民大学 A+ 14 北京大学 A 24 南京大学 A
5 南开大学 A+ 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25 武汉大学 A
6 复旦大学 A+ 1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26 华中师范大学 A
7 暨南大学 A+ 17 合肥工业大学 A 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A
8 西安交通大学 A 18 西南财经大学 A 28 哈尔滨理工大学 A
9 山东大学 A 19 上海财经大学 A 29 北京工商大学 A
10 中央财经大学 A 20 辽宁大学 A
南京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很好,但是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一般。专业优势上,当然南开更厉害。考研难度应该差不多,因为南京大学这个学校是国家“2+7”的学校之一,很牛,再加上地缘优势的影响,导致南京大学挺难考的。但是南开的经济强是大家都知道的,每年报考这两所学校的都不少。今年南开的复试线较去年提高35分,足以说明南开也是挺受推崇的
从你的专业上看,我建议你选择南开。研究生阶段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很重要。学经济的最好找个经济强的学校。
❼ 南开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上海财大的产业经济学,各位觉得哪个好
我是南开的商学院的学生,学国际会计的~~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属于商院的,我有同学在这里~~是这样的啊,管科是非常要求数学的,他们学的都是难度最高的数学和难度最高的计算机。所以你最好有这两方面的兴趣。
另外,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大系,大二是要分专业的。总体走向就是管理和计算机。我觉得还是比较不错的,都是好就业的科目。
我对产业经济学不了解,但是纯的经济学是不太好就业的,因为过于理论化,但是“产业经济学”就另当别论了。
主要是这样的,如果考虑到地利,当然是要选择上财的,可以留在上海,但是南开是综合大学,比上财要响亮的多,现在天津也在发展,滨海新区以后会有很有的岗位,天津也是一个好选择啊~~
虽然南开的环境不算一等,但是在南开里走路,你的心会沉下来,她是一座有底蕴的学府,是很多即便是很优秀的财经类院校比不了的。当初高考时我也在对外经贸大学和南开之间犹豫,最后我觉得人还是需要一座有底蕴的大学来压压年轻人过盛的傲气,所以选择了这里。
我觉得南开很好,南开的商院也值得你信任。南开的商学也是全国前三啊~~
这些希望对你有用~~
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南开大学的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哪个更好在北京就业一些
只要能录取到经济类或管理类专业,直接考虑中央财经大学即可!PS:中央财经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贸易、税务、国民经济学、精算等,贸大的重点学科是国际经济贸易和国际法学。
❾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
我就是南开的。这是在我们学校研招网找到的。
1,参考书目: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 魏埙等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4版。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4版。
经济学(上、下册)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卡尔·E·沃尔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2,在南开大学本部(就是八里台那个)上。
3,至于考上的分数么,这个要分初试和复试,复试无从得知,初试分数线每年不同,像今年(09年),题难,分数就不高,差不多330吧。
4,复试比例应该是1:1.2 。
5,去看看那些口碑很好的经济学著作,肯定有用。。。
我就知道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
祝你好运!
❿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学
过来人现身说法:读了研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吗?
目前,硕士研究生复试在即,可不少人却同时徘徊在参加复试和走上工作岗位的十字路口。面对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到底是继续把读研进行到底,还是赶紧出来工作赚钱,他们似乎拿不定主意。听说不少应届硕士毕业生都迟迟找不到工作,这不禁让人困惑:究竟读研值不值得?是不是读研就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应届硕士毕业生,看看他们怎么说。
说法:成本虽大,但发展空间更大
作为一种投资,读研的成本不低,尤其是工作后再考研。南京大学某文科研究生小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三年来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花去将近四万。“如果这三年没有读研,按照我原来在某外资公司的收入来看,应该可以赚十万。这样算起来,读研究生的成本还是很高的。”
尽管花费了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100%的受访者仍然表示,无论就业情况如何,读研对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广州体育学院的小杨认为,读研是一个能力与知识资本积累的过程。“从眼前的结果来看,也许不能马上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我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都提高了,教学、科研和写作能力也有所进步。”
浙江大学中文系的小何则表示,现在所有高校、知名企业的门槛都提高了,硕士文凭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这方面,硕士比本科生有优势,而且发展空间更大。而武汉大学新闻系的小陈告诉记者,读研后她的眼光和思维方式都得到了开拓,而且可选择的地域也更广。“读本科时,我根本没想过能离开内地的家,现在可以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的城市工作。”
现状:期望值高 找满意的工作挺难
“其实有好几家企业都愿意和我签约,只是我不满意,想再看看。”广州某高校机械制造系的小吴如是说。小吴的想法代表了大部分硕士的想法。据记者了解,到2006年2月底为止,受访的研究生还有七成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
是什么因素影响硕士们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方面他们的期望值过高,不少人选择读研的初衷是为了改变当时的现状,寻求更好的发展,但这种期望在面对现实严峻的竞争环境时却难以实现。
此外,专业、年龄、性别等问题也是不少研究生求职中所需面临的困难。据记者了解,通信、建筑、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抢手”,一些工程技术类和行业特点明显的专业就业率普遍较高。而文科类依然需求不旺,即使一些名校的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困难。浙江大学历史系一位研究生告诉记者:“班上12个人,目前只有3个签约。”很多硕士毕业时大概二十五六岁,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个尴尬的年龄,与本科毕业直接读研的学生相比,一些工作几年又重返校园的学生,年龄带给他们的压力更加明显。
而在同等条件下,男生与女生相比更有优势。受访的女性研究生中,80%的人坦言在求职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性别限制。女研究生毕业时恰好处于结婚和生育的高峰期,往往需要分心兼顾家庭,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单位对聘用这一年龄段的女性通常会有所顾忌。中央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小钟说,参加招聘会和投简历,男生得到的面试机会明显高于女生,不少政府机关和公司甚至声明只招男生。
建议:心态要放平 准备要充分
研究生扩招以及“大硕”、“小硕”一起毕业,固然促使研究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但不少顺利找到工作的硕士生表示,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最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准备充分。
小赵毕业于暨南大学管理学专业,目前在某外资企业做销售工作。他说:“找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不仅需要耐心,还要对自己准确定位。从投递简历到面试都要充分准备。”
据其介绍,简历制作要简洁,突出自己的能力特长与工作经历;明确自己想做什么职位,不要把网撒得过宽,要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硕士学历只是敲门砖,帮助争取面试机会,关键还是做好面试的准备。”小赵找工作的目标都是外企,因此在半年前就开始参加英语培训班,加强口语能力。此外,面试穿的服装也很重要,“不要舍不得投入,穿着得体也是一种礼貌。我去面试时穿的是西装,后来听说这为我加了不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