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

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

发布时间:2020-11-28 08:48:35

㈠ 宏观经济学中投资是如何决定的

决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有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

如果投资使用的是借贷资本,则支付的贷款利息是投资成本;如果投资使用的是自有资本,则损失的利息收入是投资成本。

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高,投资需求相应减少;利率越低,投资成本越低,投资需求相应增加,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投资的预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投资项目的产品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者的工资成本。它的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有不确定性。

(1)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扩展阅读:

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

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投资对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投资是技术进步的载体,任何技术成果应用都必须通过某种投资活动来体现,它是技术与经济之间联系的纽带;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也是一种投资的结构,任何一项技术成果都是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资源(如试验设备等)等的产物。技术进步的产生和应用都离不开投资。

㈡ 宏观经济学中 e代表什么啊

在宏观经济当中,投资与利率有一种反方向变动的函数关系,用r表示利率,那么用回i表示答投资,则i=i(r)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假定投资是利率的一次函数,即i=i(r)=e-dr其中e为自主投资,d用数学语言说就是这条直线的斜率,所以e就代表自主投资了

㈢ 急求何谓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

投资是创造新资本,包括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物品,分为企业固定投资(企专业购买新工厂新属设备)、居民固定投资(居民购买和建造的新住房)和存货投资(企业存货的增加)。容易产生混淆是因为对个人看来像投资的东西(比如炒股、买卖其他金融产品等)对对整个经济来说并不是投资。一般规则是经济的投资不包括仅仅在不同个人之间重新配置资产的购买。

㈣ 对于宏观经济学里,储蓄和投资的一些概念问题

我个人认为,在宏观经济学上的投资指的是对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买,在这里假设面包机是设备,那么持有面包机就是投资。我觉得持有货币的形式,不论是自己手中持有,还是存在银行还是借给其他人,这都是储蓄,都是现在不消费,以待未来消费用的。
回到题目上,面包师傅有7000的储蓄在手上,而理发师傅有3000的储蓄在手上,资本家手上有一个10000的面包机存货(存货算作是投资)。其实在这里,经济体的储蓄就已经等于投资了(这个经济体的例子不太好,因为理发师和面包师的劳动和面包机没关系),之后无论他们三个如何交易,不过是资产的转移,谁来持有罢了。资本家把面包机给面包师傅,资本家现在持有10000货币,如果不消费那就是10000储蓄,现在面包师傅有一个面包机,算作是投资10000,同时面包师傅还有3000负债,算作是储蓄-3000。而理发师依旧是储蓄3000。这样经济体依旧是储蓄等于投资。
个人理解。

㈤ 为什么宏观经济学中有"投资等于储蓄",I=S

投资等于储蓄是推理出来的
首先Y=C+I+G+NX
投资等于储蓄假设前提是NX=0
即没有进出口。
然后私人储蓄等于可支配收入减去支出。设私人储蓄为S1。S1=(Y-T)-C
而储蓄等于私人储蓄加公共储蓄。社公共储蓄为S2
所以S=S1+S2
S2=T-G
所以S=(Y-T)-C+T-G此时代入Y=C+I+G+NX
得到S=(C+I+G-T)-C+T-G等到S=I

㈥ 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的分类有哪些

投资类别是投资者对看准收益或收益看好的项目进行投资的可选范围,也常被投资者称为“可版选做的投资项权目”。投资者的投资往往需要进行各种投资项目的信息分析和投资类型的最佳组合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所以,投资者的投资需要考虑投资组合策略,而投资组合策略是一种动态策略,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保险投资的类别;二是确定各种投资类别的比例。
一、基金管理运作:受托经营和管理海内外投资基金(证券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
二、资产管理:受托对目标企业的资产或资金进行保值、增值和变现的管理和策划
三、资源投资:对高科技产业进行风险投资,对公路建设的收费权、名胜风景的开发权、矿场资源的开采权、城市供气网的建设权、公益事业的募资权以及对特殊人才进行包装、培养等各种资源进行投资。
四、企业管理和企业顾问:企业诊断、撰写商业计划书、企业顾问以及企业培训。
五、投资银行业务:包括企业资产重组、产业重组,企业改制并购,企业境内外上市包装策划以及产权交易等

㈦ 大家是怎么理解宏观经济学中的储蓄=投资的

投资股票在经济学中不属于投资。股票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用积累起来的货币购买股票,借以获得收益的行为。股票投资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资本利得”两部分构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资者以股东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额,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红利的收益。资本利得是指投资者在股票价格的变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将股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得到的差价收益。1、股票与储蓄存款虽然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但其性质不同。股票是以资本信用为基础,它体现着股份公司与股东之间围绕着投资而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储蓄存款则是一种银行信用,它所建立的是银行与储户之间的借贷性债权债务关系。股票的购买者是股份公司的股东,而存款人实际上是贷款人,他将自己暂时闲置的资金借与银行。2、股票持有人和银行储户的法律地位及权利内容有所不同。股票持有人和储户虽然都享有一定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但股票持有人处于股东的地位,有权参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而储户则仅仅是银行的债权人,其债权的内容限于定期收回本金和获取利息,但不能参与债务人的经营管理,对其经营状况不负任何责任。3、股票和储蓄存款虽都可使货币增值,但其风险性不同。股票是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资,它可根据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直接获取所追求的收益-股息和红利。这一收益可以很高,也可能很低或没有,它随股份公司的经营业绩而定,每年都有所不同,处于一种经常性的变动之中。而储蓄存款则仅仅是通过实现货币的储蓄职能来取得收益-存款利息。这一增值部分是事先约定的、是固定的,它不会受银行经营的影响。4、股票和储蓄存款的存续时间和转让条件不同。股票是无期限的,不管情况如何变化,股东都不能要求股份公司退股而收回股本,但可以进行买卖和转让。而储蓄存款一般是有固定期限的,储蓄存款人到期就可收回本金和利息。即使提前支取,任何形式的储蓄都能收回本金,而股票只能到证券市场去转让,其价格要随行就市,能否收回投资要视交易时的股市行情而定。

㈧ 宏观经济学中 投资需求弹性 的定义

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弹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

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弧弹性和点弹性含义及其表示

1)弧弹性是以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需求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价格弹性。

假定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为A和B,其价格与购买量的组合分别为(P1Q1)和(P2Q2)如图所示,于是DP和DQ马上可求得,但是在考虑价格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是选取P1,Q1,还是P2,Q2其结果不一样。为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采用了一个变通但却非常有效的方案,即取AB之中点作为代表,这样由于则

2)点弹性衡量了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相对应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这一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的点(P,Q)的斜率dQ/dP有关,故被称为点弹性,它可以精确地反应出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值。

(三)其他的需求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收入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用Em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表示收入,DM表示收入增减量。



对正常商品而言Em>0,如果Em<0,则表明收入增加,该商品的需求减少,该商品为劣等品。如果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超过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奢侈品。0<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低于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必需品。

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程度对需求量变动程度的影响。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的百分比/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式中,Ec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DPx表示X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成小量Qx表示X商品需求量DPy表示Y商品的价格变化量,Py表示Y商品价格。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替代品。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补品。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不相干。

(四)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供给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1%,供给量变动X%,我们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衡量供给弹性的大小。

供给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用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供给量。

(DQ、DP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数值)

由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提供产量,所以Es一般是正数。

供给弹性的分类①Es=0,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它表明价格任意变化,供给量不变(DQ=0)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下垂直的线。

②Es=1,称为供给的单位弹性,此时,价格量变动1%,供给量随之变动1%,其供给曲线是一条450线。

③Es=,称为供给其有无限弹性。此时当DP=0时,商品供给量任意变动,其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④0<Es<1,称为供给缺乏弹性,它表示供给量的变动小于价格变动,即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小于1%,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灵敏。

⑤Es>1,称为供给富有弹性,它表明如果商品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超过1%,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较敏感。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生产技术类型,一般而言,生产技术越复杂、越先进,固定资本,占用越大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少,在价格下降时,这类生产要素不能方便地转移。

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对拥有相同技术的生产者而言,拥有多余生产能力的生产者的供给会更高有弹性,因为它在价格变动时,特别是价格升高时,更容易调整产量。

生产成本的因素,当产量增加时,成本迅速增大,供给弹性越小,反之,生产扩大成本增长慢,供给弹性就大。

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生产时间),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生产者对供给量进行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时间越短,生产者越来不及调整供给量。如在一个月内,考察西瓜的供给,它可能缺乏弹性,但如果跨年度考察西瓜供给量的变化,则其供给弹性可能很大。因此对象农产品这样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有:Pt=f(Qt);Qt=f(Pt-1),简单地说,就是今年的价格由今年的产品决定,今年的产量由去年价格决定。(有兴趣的学员可以去查阅一下有关教材的蛛网原理可能会有很大的启发)

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

①弧弹性的计算,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弧弹性是以该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供给量为基础计算出来,其公式为:

②点弹性,供给的点弹性是在供给曲线某一点上衡量的相应于价格无穷小的变动量,供给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方式:第二章、第六节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的含义支持价格又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的经济影响在支持价格的条件下,市场将出现超额供给现象。

限制价格的含义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过高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的经济影响在限制价格条件下,部分市场需求会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

(二)税收负担分析对既定的定量税而言,消费者和生产者负担的比例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直接相关(如下图)。在下图中,定量税为(P1-P2),消费者承担的部分为(P1-Pe),生产者承担的部分为(Pe-P2)

(三)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其需求弹性之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出售该商而所得到的总收益的变动情况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总收益(TR)等于销售量(Q)乘以价格(P)。

PR=QxP①如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减少。

例:设电视机的|Ed|=2,原来的价格500$,此时,销售量Q1=100台。

TR1=P1xQ1=500$x100=50000元现价格下降百分之十,即P2=450元,因|Ed|=2,所以销售量增加20%即Q2=120台,此时,TR2=P2xQ2=450×120=54000元TR2-TR1=54000元-5000=4000元此时,电视机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价格上升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结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②如果某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该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

例:假定面粉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 =0.5,原来的价格P1=0.2,此时,销售量Q1=100斤,TR=P1xQ1=0.3×100=20元。

现价格上升10%,即P2=0.22元,因为|Ed| =0.5,故销售量减少35%,Q2=95斤,此时TR=P2xQ2=20.90元。

TR2-TR1=20.90元-20元=0.90元此时,面粉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为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分析"薄利多销"这一营销策略"薄利多销"这一营销策略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只有在价格弹性是富有弹性时,薄利才能多销。
自考考试辅导
自考考试辅导西方经济学弹性理论
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弹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

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弧弹性和点弹性含义及其表示

1)弧弹性是以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需求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价格弹性。

假定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为A和B,其价格与购买量的组合分别为(P1Q1)和(P2Q2)如图所示,于是DP和DQ马上可求得,但是在考虑价格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是选取P1,Q1,还是P2,Q2其结果不一样。为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采用了一个变通但却非常有效的方案,即取AB之中点作为代表,这样由于则

2)点弹性衡量了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相对应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这一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的点(P,Q)的斜率dQ/dP有关,故被称为点弹性,它可以精确地反应出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值。

(三)其他的需求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收入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用Em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表示收入,DM表示收入增减量。



对正常商品而言Em>0,如果Em<0,则表明收入增加,该商品的需求减少,该商品为劣等品。如果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超过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奢侈品。0<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低于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必需品。

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程度对需求量变动程度的影响。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的百分比/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式中,Ec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DPx表示X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成小量Qx表示X商品需求量DPy表示Y商品的价格变化量,Py表示Y商品价格。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替代品。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补品。

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不相干。

(四)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供给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1%,供给量变动X%,我们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衡量供给弹性的大小。

供给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用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供给量。

(DQ、DP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数值)

由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提供产量,所以Es一般是正数。

供给弹性的分类①Es=0,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它表明价格任意变化,供给量不变(DQ=0)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下垂直的线。

②Es=1,称为供给的单位弹性,此时,价格量变动1%,供给量随之变动1%,其供给曲线是一条450线。

③Es=,称为供给其有无限弹性。此时当DP=0时,商品供给量任意变动,其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④0<Es<1,称为供给缺乏弹性,它表示供给量的变动小于价格变动,即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小于1%,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灵敏。

⑤Es>1,称为供给富有弹性,它表明如果商品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超过1%,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较敏感。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生产技术类型,一般而言,生产技术越复杂、越先进,固定资本,占用越大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少,在价格下降时,这类生产要素不能方便地转移。

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对拥有相同技术的生产者而言,拥有多余生产能力的生产者的供给会更高有弹性,因为它在价格变动时,特别是价格升高时,更容易调整产量。

生产成本的因素,当产量增加时,成本迅速增大,供给弹性越小,反之,生产扩大成本增长慢,供给弹性就大。

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生产时间),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生产者对供给量进行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时间越短,生产者越来不及调整供给量。如在一个月内,考察西瓜的供给,它可能缺乏弹性,但如果跨年度考察西瓜供给量的变化,则其供给弹性可能很大。因此对象农产品这样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有:Pt=f(Qt);Qt=f(Pt-1),简单地说,就是今年的价格由今年的产品决定,今年的产量由去年价格决定。(有兴趣的学员可以去查阅一下有关教材的蛛网原理可能会有很大的启发)

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

①弧弹性的计算,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弧弹性是以该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供给量为基础计算出来,其公式为:

②点弹性,供给的点弹性是在供给曲线某一点上衡量的相应于价格无穷小的变动量,供给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方式:第二章、第六节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的含义支持价格又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的经济影响在支持价格的条件下,市场将出现超额供给现象。

限制价格的含义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过高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限制价格的经济影响在限制价格条件下,部分市场需求会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

(二)税收负担分析对既定的定量税而言,消费者和生产者负担的比例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直接相关(如下图)。在下图中,定量税为(P1-P2),消费者承担的部分为(P1-Pe),生产者承担的部分为(Pe-P2)

(三)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其需求弹性之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出售该商而所得到的总收益的变动情况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总收益(TR)等于销售量(Q)乘以价格(P)。

PR=QxP①如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减少。

例:设电视机的|Ed|=2,原来的价格500$,此时,销售量Q1=100台。

TR1=P1xQ1=500$x100=50000元现价格下降百分之十,即P2=450元,因|Ed|=2,所以销售量增加20%即Q2=120台,此时,TR2=P2xQ2=450×120=54000元TR2-TR1=54000元-5000=4000元此时,电视机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价格上升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结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

②如果某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该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

例:假定面粉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 =0.5,原来的价格P1=0.2,此时,销售量Q1=100斤,TR=P1xQ1=0.3×100=20元。

现价格上升10%,即P2=0.22元,因为|Ed| =0.5,故销售量减少35%,Q2=95斤,此时TR=P2xQ2=20.90元。

TR2-TR1=20.90元-20元=0.90元此时,面粉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

结论: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为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㈨ 经济学中投资的定义是什么

投资指的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

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投资是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一种形式,是对项目产业化综合体进行资本助推发展的经济活动。

(9)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扩展阅读:

在理论经济学方面,投资是指购买(和因此生产)资本货物——不会被消耗掉而反倒是被使用在未来生产的物品。实例包括了修造铁路,或工厂,清洁土地,或让自己读大学。严格地讲,在公式GDP=C+I+G+NX里投资也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部分。在那方面来说投资的功能被划分成非居住性投资(譬如工厂、机械等)和居住性投资(新房)。

㈩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10)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阅读全文

与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