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系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总名称,政治经济学这个称呼表明了经济学科产生的特殊轨迹。狭义的政治学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广义的政治学研究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研究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购买及出售、以及法律、社会习俗惯例,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独立学科。起源于道德哲学,主要受到18世纪发展起来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范式是与一般经济学、人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特殊经济学。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政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政治学是以人类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政治活动对于所有人类的其他行为具有最终的组织效果,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当代人类是以国家作为最高的组织,对内聚合并拘束成员的行为,对外则以国家的名义相互对待。虽然终结民族国家之说曾经甚嚣尘上,但是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都难以想像其实现。而即使国家式微,取代其地位的恐怕也将是另一种型式的政治组织,因而也脱不出政治学的研究范畴。政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任何人类活动都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律,而规律的制订和维持,最终要倚靠政治上的强制力。任何经济活动或科技活动都必须在这个脉络之下进行,连学术活动也不例外。政治因而是任何人类活动的制高点,不论是在国家之内或国家之外都是如此,因此政治学是社会科学当中极为重要的一支。
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用科学方法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新常态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新常态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新常态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⑵ 现代政治经济学中有一句话,新生产出来的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这句话什么意思啊求详解加例子说明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是用于生产用的资料
⑶ 政治经济学现代社会资源配置主要方式和手段是什么
应该是计划和市场,就是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某些管理学也在呼吁社会化的配置,比如Npo等
⑷ 政治经济学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来制度定义为以市源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在较为具体的层面,现代企业制度大体可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
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⑸ 被马克思称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的经济学家是谁
威廉·配第。
威廉·配第最先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认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还提出了商品的价值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其还摆脱了重商主义的影响,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
虽然马克思对威廉·配第的人品是憎恶的认为其是个“轻浮的掠夺成性的、毫无气节的冒险家”。但是对于他的经济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为”“政治经济学之父”,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
⑹ 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什么关系
政治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部分。政治经济学之外的经济学往往把政府回的角色和权力结构视为给答定,也就是说,政府不是行为主体,那么,在市场失灵时,国家就要进行干预。对现在经济学来说,狭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子学科,是指那种将一般经济方法(理性选择加实证主义)应用于与政府及权力有关的问题的研究。
⑺ 什么是现代政治经济学中的“价格标准”
价格标准并不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它是由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技术性规定。价格标准是货币的计量单位
⑻ 政治经济学包含哪些内容
广义看,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购买及出售、以及法律、社会习俗惯例,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独立学科。起源于道德哲学,主要受到18世纪发展起来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政治经济学作为经济学范式是与一般经济学、人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特殊经济学。
恩格斯说明:“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没有交换,生产也能进行;没有生产,交换——正因为它一开始就是产品的交换——便不能发生。这两种社会职能的每一种都处于多半是特殊的外界作用的影响之下,所以都有多半是各自的特殊的规律。但是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作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马克思强调:“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生产也不只是特殊的生产,而始终是一定的社会体即社会的主体在或广或窄的由各生产部门组成的总体中活动着。科学的叙述对现实运动的关系,也还不是这里所要说的。生产一般。特殊生产部门。生产的总体。”
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在于揭示经济形态社会的经济运动与运行规律,指示人类发展的基本与走向。
⑼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教材课后练习答案
我们现在就在学这本书
原书到处都有卖的
你可以去你们城市的大学比如财经类院校旁边的小书店里找着
肯定会有~~~
⑽ 关于现代中国经济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联系
清华大学考研辅导强化班课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孔祥云教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尖锐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
•主要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 生产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广义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即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管理与信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D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E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总是适合的
5、注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
•不能片面夸大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辨析题: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因而变革生产关系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的变革与调整一般有三种情况。
•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还要求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 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
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
•列宁创立了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邓小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剖析是从商品开始的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社会分工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交换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关系。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简单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2、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的使用价值及其特点。
•商品的价值及其特点。
*抽象劳动是:
A.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C.劳动的社会属性 D.历史范畴
E.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选择:
A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
B.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
D.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E.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使用价值
3、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而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计算商品的价值量要以简单劳动为基础。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创造更大价值原理的现实意义。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有密切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辨析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选择题:
(1)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
A.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增加 B.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C.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E.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2)马克思说:撋唐返募壑盗坑胩逑衷谏唐分械睦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