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爱情经济学

爱情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1-28 06:41:37

⑴ 用爱情婚姻经济学的观点如何分析爱情婚姻中的机会成本

得到与付出的比例,不成正比

⑵ 恋爱经济学书籍介绍

恋爱经济学恋爱经济学,又称爱情经济学。指的是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合理的解释恋爱这种非理性行为。恋爱中确实有经济学,即使那些看来最不理智、最为折磨人的恋爱,也是存在一个成本收益衡量,使他们有理由继续下去,只是因为他们衡量收益的方式与普通人不同,生活中存在很多明明痛苦仍要继续的恋人,也有明明相爱仍要分手的恋人。所以,爱情不是只衡量成本收益的事件。

中文名称:恋爱经济学

外文名称:The economics of love又称:爱情经济学

含义: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合理的解释恋爱

恋爱经济学指的是,当你在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那些往日的缠绵和情话无非是沉没成本,理性的决策者不该再考虑过去,关键是以后怎么做才能取得最佳效益;当你沉浸在恋爱的快乐之中,你是否考虑过经营这场恋爱的机会成本,你选择了她而非她,那么那个你没选择的她,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评价标准:

假设条件,谈恋爱的人是经济人,且对恋爱存在一定的评价标准,如下:

1、最为首要的一个模型自然是成本与收益的衡量。通过爱情得到的收益是大于付出的成本的。这一条件是爱情存在的基础条件。

2、谈具体一段恋爱的收益要大于谈其他恋爱,或者是单身的收益。

3、分手所承受的痛苦要大于继续在一起所忍受的痛苦(即付出的成本)。

评估过程:

在恋情刚开始时,即使收益很小,成本很大,但只要收益为正,仍有开始的可能。而当双方开始衡量成本与收益时,这段恋情已经开始趋近于理智与稳定,此时是最符合经济学的阶段。当开始衡量第二个条件时,恋情已经亮起了红灯,恋人此时已经有了二心,开始寻找更好的归宿。但只要找不到更好的归宿,那么仍然继续这段恋情的可能仍很大。当进入到考虑分手所承受的痛苦的阶段时,已经到了最后一个阶段。一旦得出的结论是“长痛不如短痛”,那么这段感情也到了结束的时候。如果此经济人属于害怕痛苦的类型,那么很可能就出现身边常常见到的不开心仍要在一起的案例。以上供参考。

⑶ 如何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爱情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所有的人类活动中,都蕴含着惟一的规则,那就是效用的最大化。包括爱情也不能摆脱这样一个规则,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时期的政治联姻、经济联姻甚至文化联姻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芸芸众生,都渴望寻找和自己相当的或者优于自己的人生伴侣,很少有选择不如自己的。如果条件不相当,有些会有一些补偿机制起作用,比如实物、金钱或承诺等。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当看到自己价值或贬值时,就可能会明智地选择低廉处理或者寻找替代品,不道德者或采取骑驴找马的方式;也有少部分理想主义情结者,继续寻觅等待,固守着那一份理想。他们不会因为孤寂而轻易去牺牲自己的恋爱的机会成本(指的是和其他更优秀的人恋爱的机会)。前者往往更能告别单身,他们或者是明智的;后者更让人敬佩,这个时代,能有这样一份坚守太不容易,尤其一些优秀的女性朋友,除了有点惋惜之外,但着实让人钦佩的。
爱情除了具有经济人最大效用的特点,也还具有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特点。市场均衡,也就是供需关系问题,从纯自然的角度来看,男女比例是协调的,而且大都是需要恋爱结婚生子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男性已经远远高于女同胞的数量,80初还算好,但85后或90后已经出现了很大的男女比例失调。所以男性择偶的竞争度也空前加强,这方面女性有一定的优势。但我也思考的是,其实为什么剩女貌似更多呢,其实女性可能寻一个合适的人更困难,缘于她们羞怯的天性,或者选择过多彷徨而失去机会,或者其他。最后的结论是女性貌似更难嫁,所以女同胞也应有危机感,因为根据我的推测和研究,客观地说,女性从25岁之后,其婚恋价值是呈下降趋势的,而男性正好开始呈上升增值趋势正常可延伸到32岁;其实男女之间或存在7年的最佳组合,这可参见华东师大王东华老师《发现母亲》一书。所以我建议我的女性朋友能够在25岁前或左右至少解决男女朋友式很有必要的,而男性朋友或者可以再多做历练,无论物质或思想上的准备。
无论爱情还是家庭,都偏好稳定性,这在我们古典诗词里都有记载,长命无绝衰,冬雷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然而现在的快节奏诱惑不断地社会,却无时无刻不影响到我们的恋爱,我们的婚姻与家庭。所以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在寻找配偶是,首先的一条是对方的人品要好,或者说都是好人,恋爱或婚姻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而一个或两个人品好的人再一块,那是爱情稳定性的绝对保障。但这又一个问题,极少数有人说自己人品差。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细致而善于发现的眼睛。除了对自己好外、还能对父母好、对朋友好、对同事好,在幸福稳定的生活中对你好,在逆境危难中依然对你不离不弃,这才是真的算人品好。
爱情具有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特点,受启发于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家贝克尔的爱情经济学,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思考、调研和观察得出的一些认识。目的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走出这样一个情感的怪圈,有情人自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单身族也应有个清醒地认识,进而不抱怨社会,不抱怨他人。相信爱情的纯洁性,月老的红线、前生的约定,今生的相会。并希望有情人终成美眷,尤其是优秀的好心人,都能身有所依,心有所属。

⑷ 爱情经济学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爱情经济学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爱情经济学
成君专忆 著
第一章属我的个人品牌
在这个商业社会,无论男女,只要你想要出人头地,你就需要一个吸引人们眼球的品牌。
李树说:“当某人说他是一个男人时,那就意味着他与世界之间有了麻烦。当某人说她是一个女人时,那就意味着她与男人之间有了麻烦。”
不幸的是,我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女人。
李树是一个很有观察力的人。他常常奇怪地看着我,警告我说:“你为什么总是强调自己是个女人,而且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呢?你的这种性别意识和身份意识会让你走向厄运的。”
我莫名其妙地反问他:“为什么啊?”
李树回答说:“你读过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吗?诗人极言杨贵妃之美,说她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可是,杨贵妃的命运却是那样令人感叹。你难道就没有一点触动吗?”
我不是很有学问,但白居易的《长恨歌》我还是读过的。“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意思,大约是说,杨贵妃是一位天造的佳人,太漂亮了,漂亮得不好意思了,想让给别人,可惜让不出去。……

⑸ 大学生谈恋爱的经济学分析

谈恋爱的机会成本分析
机会成本是做出一项选择而不得不放弃的其它种可能选择的代价。比如说,你拿一百万去投资一个企业,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打个比方,你拿一百万存到银行,一年的利息是十万,而你拿这些钱去成立一个企业,一年的利润才五六万,那就划不来了,还不如把这笔钱存在银行里。一年什么都不干就有十万块,你为一个项目累死累活一年才得五六万。这就是从机会成本角度说,你搞这个企业不合算。当你的企业的收益达到十二万、十五万甚至更多,高于你的机会成本的时候,你才愿做这个企业。下面,就大学生谈恋爱的机会成本与在座各位进行讨论。
机会成本之一:学习。
机会成本就是做了这个,从而不能做那个。本来大学生的时间是用来学习的,但由于谈恋爱,于是学习的时间就减少了,这就是谈恋爱的机会成本。如果两个人谈恋爱,经常花前月下,不知道时间的长短,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如果一方只顾自己快乐而与另一方恋爱,却不为对方的学习考虑,我想这样的恋爱不要谈,因为他只顾自己而不顾及对方。而正常的谈恋爱应该是两个人祈求未来美好的生活,恋爱成了学习的动力,这样的恋爱是值得谈。
父母经常会告诫子女,考上大学不容易,大学是学习的场所,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要好好学习,不要谈恋爱。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我觉得在读书期间是不是可以谈恋爱,最主要看谈恋爱是帮助了学习还是影响了学习。若是影响了学习,则这个女孩子不能要这样的男孩子,因为这样的男孩子对影响她的学习无动于衷,表明他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他不是真正的爱对方。谈恋爱影响了学习,势必影响以后的生存和发展。没有生存和发展,两个人的未来在哪呢?如何建立自己的生活呢?这都是个问题,这样的恋爱应该终止。不是不要谈恋爱,而是不能和这样的人谈恋爱。如果恋爱对学习有利,并能相互促进,则应该谈恋爱,因为恋爱成为了彼此学习的动力。所以,大学生谈恋爱应该区别对待,并不是要不要谈恋爱,而是看跟什么样的人谈恋爱。

⑹ 有关爱情的经济学名词

微观部分:1、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效用、优化选择与需求、斯勒茨基方程、跨期选择、不确定性、消费者剩余2、生产者理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与厂商供给3、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均衡与效率、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要素市场理论4、对策论(博弈论):战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纳什均衡、重复博弈5、一般均衡理论:交换经济、生产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交换经济中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6、公共品、外部性和信息宏观部分:1、宏观经济指标2、经济增长理论: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3、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4、总需求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模型与总需求、财政、货币政策与总需求5、总供给理论:粘性工资模型、价格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6、开放经济:国际收支、汇率、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小国开放经济、国际利差7、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8、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9、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这些都是重点,要是一个一个给你解释、、、不太实际

⑺ 什么是爱情经济学

初恋:

幼稚型产业,指在人生过程中,尚未拥有实现规模经济所需的经验或技术的恋爱。在学校里,该产业通常需要教师或家长的保护,施以教育与责罚等关税壁垒。其结果通常是无疾而终,并被认为是宏观调控的成功案例。

先动优势: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为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拥有他人不可比拟的优势。价值悖论通常于此时发挥作用,一箪食,一瓢饮,皆为莫大收益。这一悖论由以下事实解释:价格不反映亲吻的总效用,而反映它的边际效用。

失恋:

在不完全竞争、不对称信息下的市场经济必然不稳定。令狐冲原来颇得岳灵珊芳心,在华山派可谓如鱼得水,但自林平之到华山之后,他的卖方市场受到双重冲击,根据最大收益原则,买主岳不群和岳灵珊最终选择了林平之,即为其中一著名案例。

多角恋:

多角恋是在资源不足的前提下发生的。该商品是稀缺资源,该经济形式属于开放经济,其结果必将产生大量的失恋者。最后胜利的人通常遭受赢者的诅咒,即最高标价者为该商品支付超过它所值价钱,于是为之抑郁愤懑,并将因收益小于预期利润而影响后期恋爱的质量。败者将依成本最小原则行事,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商品。

失恋者:

分摩擦性失恋和周期性失恋两种。前者因技术经验不足引起暂时性失恋,在改善以后有重新上岗机会,令狐即是吸取了经验教训,遂被魔教公主任盈盈购买。也有部分经验丰富者为寻求更理想配偶进行工作转换而产生,例如楚留香、陆小凤等人。周期性失恋则由总需求水平低下造成。

婚姻:

长期交易,女性在GDP连续衰退之前,一种孤注一掷的选择。该交易的特点是一次买断,套期保值。也可能是男性在为性交与繁衍后代费用的权衡中,广度经济式的选择——即同时生产性事和子息的成本低于单独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隶属封闭经济。

丈夫:

归宿,一项或多项税收最终的经济负担者。双重收费的受害者,要为购买婚姻的权利支付一定的初始费用,向岳家支付彩礼及体力、孝心;还要为购买妻子单独支付使用费,即每个月工资奖金上交。

离婚:

夫妻双方或一方认为婚姻和家庭的存在,对于他或她而言是一种长期的成本高于收益的行为,在此前提下可能提出不再合作的意向。其诱因可能是丈夫、妻子各方面质量下降引起的价格衰退,或者是有另外更大的买方市场的出现,即婚外恋的产生。

阅读全文

与爱情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