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学法 > 犹太经济学

犹太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11-28 01:36:46

㈠ 哪些经济学家是犹太人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并于1841年完成柏林大学学业,同年另以论文《民主主义的自然哲学和经验主义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后辞职。期间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学识渊博,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数学。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贵族小姐燕尼结婚。

1844年1月,与燕尼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到巴黎。

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 <担讥曹客丨九查循肠末br />
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

1846年初 ,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且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年4月,和恩格斯在德国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

马克思在德国特里尔的故居,现在是马克思博物馆后被驱逐,去了巴黎。在被要求离开巴黎,去了英国伦敦。在伦敦,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5年时间里,马克思和燕尼失去了四个孩子中的三个。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0年10月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去世,葬于[[海德公园]内。

㈡ 马克思的简介

卡尔·马克思(德语: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是犹太裔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革命理论家、新闻从业员、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马克思在经济学上的工作解释绝大多数工人和资本家间的关系,并且奠定后来诸多经济思想的基础。

马克思亦是社会学与社会科学的鼻祖之一,在卡尔·马克思的一生中出版过大量理论著作,其中最著名和具备超强影响力的两部作品分别有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资本论》。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一个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1835年10月就读于德国波恩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期间的马克思,开始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产生兴趣。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为科隆地区的一家持有激进观点的报纸供稿,与此同时,其自身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思想萌芽,开始渐渐成形。

1843年时马克思移居法国巴黎后,马克思继续在其他持有激进观点的相关报社,从事专栏写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克思遇见了后来的重要朋友和支持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49年,马克思遭流放后便与妻儿一起迁居到英国伦敦。他到达伦敦后依然继续从事写作工作,同时也开始构建他关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理论。马克思还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运动,并很快在第一国际中成为重要人物。

(2)犹太经济学扩展阅读: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极其伟大的著作是《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㈢ 犹太人经济哲理:为何犹太人的财富能代代相传

上帝是否已经确立了规范人类劳动、货币和创造经济价值的正义行为,以及与我们通常称之为“经济学”相关的其他法则呢?如果有的话,它们又是怎样运作的?《圣经》提到了这些法则吗?一旦个人、企业或国家违背了这些法则,它们会受到哪些惩处?为什么只占世上人口极少数的犹太人拥有世上大多数的财富,他们的经济法则是否值得我们借鉴?本书囊括了对这些问题的解答。TOP作者简介 丹尼斯·皮科克是一家非营利性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向商业和文化机构的领袖传授如何在工作中使用真理、获得成功的方法。邀请他授课的机构众多,国内国外都有,因此,他的足迹遍布于美洲、欧洲等地。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圣经研究的经济学家、企业拥有者。TOP目录序前言引言:经济领域的宣导 第一部 管理工作和自由经营的基本原则 第一章 一个“家族企业”的建立 第二章 通过管理达致成熟 第三章 世世代代持续性的财富与家庭 第四章 喜爱工作 第五章 家族企业的产品是服务 第二部 建立繁荣昌盛、公平合理社会的根基 第七章 风险、自尊与救赎性的努力 第八章 揭露推卸责任经济学的残酷性 第九章 公平和平等不是一码事 第十章 合宜的管理可以带来平安与丰富 第十一章 引导你成功的三条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 呼召真正能干的建筑师TOP书摘 第一章 一个“家族企业”的建立 第一条主要原则:私有财产制度的创立。 今天,上帝在世界上到底在做什么?他从开始一直在忙碌些什么?我们可以期望上帝为我们做些什么?基督徒通常的答案是:在世界末日或死亡临到人类之前,上帝正拼命工作,他要拯救一群人,使天堂的人口增加。假如答案果真如此,上帝就会删除《圣经》中与我们今世所要担负的责任相关的大部分内容,直接就把等着我们的、为我们准备的退休计划展示出来了。人喜爱这退休计划,皆因内心要逃避上帝造人是为要人治理这世界的这个呼召,向往以人为本、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救赎,通过对人新的创造,重新向人颁布这个使命,遗憾的是不少基督徒不愿面对这个事实。 我想把上帝说成是一位企业家,而且他正在建立一个企业。尽管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新奇,但它却是符合《圣经》的。正如我们在引言中看到的那样,理解这一概念可以使我们对自己在历史中扮演角色的看法发生根本的变化。 大多数基督徒圈子里流行的生活方式体现出这样一种心态:“我们已经蒙恩得救了;既然上帝掌管着历史,我们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要避免犯大罪,有机会就为主耶稣做见证,建立‘成功的教会’,然后就离开这个世界。”……TOP 其它信息 装帧:平装页数:176开本:32开纸张:胶版纸

㈣ 马克思是中国人嘛

德国人

Karl Marx
卡尔·马克思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
编辑本段生平事迹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想成长起过良好的影响。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务。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除母语德文外,他先后攻下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和意大利文。善于独立思考。1830年,他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9月毕业。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中学毕业时他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后,本想在波恩大学讲授哲学,但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识界的迫害,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于是他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同年5月,他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10月担任了该报的主编。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这份报纸越来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1843年4月1日《莱茵报》被反动当局查封。
1843年5月,他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在这里,他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从此,她成了马克思的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在富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他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成员建立了密切联系,还结识了流亡在法国的各国革命家。巴黎的斗争生活促进了他向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在巴黎期间,马克思进行了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他埋头钻研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特别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空想共产主义者的思想。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这是一次历史性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布鲁塞尔。他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着重阐明了实践在社会生活和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接着,他又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书中科学地论证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唯物史观是恩格斯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作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1846年初,他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了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了同盟的改组工作。在6月召开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担任了同盟布鲁塞尔区部和支部的领导人。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到了巴黎。他立即着手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4月初,他们返回德国,直接参加革命。6月他创办了《新莱茵报》。它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马克思通过报纸宣传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指导德国人民同封建专制制度作斗争,揭露自由资产阶级的妥协和叛卖行为,还通过报纸同各国民主派建立广泛联系,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为了发展民主统一战线,马克思参加了科隆民主协会的工作,同各地民主派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他还积极参加科隆工人联合会的工作,同工人组织内部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
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到伦敦,在这里长期定居。在伦敦,马克思重建了共产主义者的盟约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
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形形色色的敌人对他攻击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对他关上了大门。但他没有退缩,继续战斗。他成年累月地在英国博物馆研读政治经济文献,埋头从事经济学研究,为无产阶级锻造理论武器。恩格斯为了从经济上支援马克思,使自己的战友能完成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的伟业,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他重返曼彻斯特,再次从事他所讨厌的经商活动。马克思在埋头经济学研究的同时,还设法利用资产阶级进步报刊发表各种政论文章。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他和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写了500多篇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评述当时的国际重大政治事件,抨击各国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东方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写了不少论述中国的文章,揭露英国对中国的殖民政策,谴责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马克思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最伟大的功绩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1857年到1858年5月期间,他写了第一个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即通常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是《资本论》的第一稿。在这个手稿中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原理,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1859年马克思利用这个手稿的有关章节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后来他又写了一个新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这个手稿阐述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也谈到了属于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一些内容。其中很大篇幅是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判,这部分后来被编为《剩余价值理论》。1863年8月到1865年底他又写了第三个手稿,即《资本论》的第三稿。1867年9月14日他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第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这部不朽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的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把他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它成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最锐利的理论武器。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马克思又投入了实际斗争。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他被选为国际的领导机构总委员会的成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许多重要文件,为国际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国际存在的整个时期,他始终是国际的领袖、国际的灵魂。正像恩格斯说的,“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编写这个协会本身的历史”。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虽然在起义之前并不赞同这一行动,但起义一经爆发,他就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援和帮助。他注意收集有关公社的材料,认真研究公社的各项措施,通过各种渠道与公社保持联系,为公社出谋献策,并且亲自写了几百封信宣传公社的意义,号召支持公社的事业。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又从物质生活、政治思想上帮助逃离法国的公社流亡者。
七十年代,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主义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和策略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同时深刻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指出了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论述了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并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理论。这部著作对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反动政府的迫害,贫困的物质生活,繁重的理论工作和紧张的战斗,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他晚年常被病痛折磨。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的—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他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编辑本段人物年表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现属于联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特里尔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并于1841年完成大学学业,同年另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后辞职。期间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学识渊博,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数学。
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贵族小姐燕妮结婚。
1844年1月,与燕妮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到巴黎。同年完成<<哲学经济学手稿>>,这份手稿直到1933年才被发现并发表,被称为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
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
1846年初 ,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且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年4月,和恩格斯在德国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
后被驱逐,去了巴黎。在被要求离开巴黎,去了英国伦敦。在伦敦,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5年时间里,马克思和燕妮失去了四个孩子中的三个。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0年10月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去世,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
《资本论》后两卷为恩格斯整理马克思的遗稿后出版,分别在1885年、1894年相继出版。
马克思在德国特里尔的故居,现在是马克思博物馆。
“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卡尔·马克思 1818年诞生在德国的特里尔镇,父亲是律师。卡尔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律,随后又转入柏林大学,最后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马克思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科伦为《莱茵报》当过一个时期的编辑。但是他那激进的政治观点,不久就给自己惹出了是非,于是便迁居到巴黎。在那儿他遇到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相同的政治观点使两人结下了真切的友谊,甘苦与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
不久,马克思被驱逐出国,迁居到布鲁塞尔。1847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他发表了第一部重要的著作《哲学的贫困》。翌年他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其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在同年晚些时候,马克思返回科伦,数月后又遭驱逐。之后他迁居伦敦,在那里度过余生。
虽然马克思当记者时赚些钱,但是他大量的时间在伦敦搞研究,撰写有关政治学和经济学著作(在那些年月里,马克思和他的一家主要靠恩格斯的慷慨捐助来维持生计)。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于 1867年问世。1883年马克思去世,另两卷还没有写完,后来恩格斯根据马克思遗留下来的笔记和手稿编辑整理出版。
马克思著作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从共产主义运动在二十世纪以空前的规模迅速发展来看,马克思显然应在本册居于高位,问题是他应高挂第几位呢?
做这样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人们对在渊古流长的世界史上的共产主义重要性的认识如何。虽然人们不能肯定共产主义究竟会发展到什么范围,将会维持多久,但是现在显而易见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已经牢牢地扎下了根,至少在未来的几百年内会对世界有重大的影响。
在马克思逝世后大约一个世纪的今天,至少在名义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已接近13亿。这个数字在人类史上比任何皈依其他思想体系的信徒还要多,从占世界整个人口数字的比例来看也是史无前例的。这就使许多共产主义者和一些非共产主义者相信将来也许总有一天马克思主义会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但是很难有把握地预料到将来会有这样的发展趋向。有很多似乎很重要的思想体系都有过其全盛时期,但是最终都销声匿迹了(摩尼创建的宗教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早在1900年宪政民主似乎显然是未来的潮流,虽然它在将来最终有希望得以实现,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再说这样的结论是靠得住的。
即使人们承认共产主义对今日世界和未来有巨大的影响,也可能会对卡尔·马克思本人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意义提出质疑。苏联政府的实际政策似乎并未受到马克思著作的约束,他写了有关黑格尔辩证法和劳动剩余价值等著作,这样的学说似乎对苏联现今的国际国内政策并没有多大影响。
当今共产主义强调四个主要原则;①只有少数有钱人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大多数劳动者则在比较贫困中度日;②革除这种不合理的方法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即生产资料归政府而不是私人所有的制度;③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立这种制度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暴力革命;④要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长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前三项原则早在马克思以前就被明确地陈述过。第四项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而来的。苏联长期实行的现行专政,与其说是马克思著作带来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列宁和斯大林的实践所带来的结果。因此或许可以说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影响是有其名而无其实,而对他著作的注重也只不过是装点门面而已,企图标榜那种无论如何都要推行的思想和政策是有“科学”根据的。
虽然这种标榜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的确太过分了。例如,列宁不仅仅宣称要遵循马克思的教导,而且实际读过并完全接受了他的教导,自信是在按照他的教导办事。毛泽东和许多其他共产党领袖也都是如此。是的,马克思的思想可能会引起误解和异议,但是基督、佛陀或穆罕默德也是如此。假如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的一切主要政策都是直接来源于马克思著作的话,那么他在本册中的名次甚至还会高些。
也许可以认为,使共产主义在世界如此广阔的天地里成为基本政治思想体系的主要功劳,应归于真正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国家的实用政治家列宁,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列宁当然是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但是马克思甚至比列宁更重要,因为他的著作不仅仅强烈地影响了列宁的思想,而且也强烈地影响了许多其他共产主义领袖。
还有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就是是否应该把建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功劳在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之间划分开来。他们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恩格斯对《资本论》的最后定稿肯定起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两个人各自都以自己的名义写了几部书,但是他俩在智慧上合作得如此密切以致理应把两人共同创造的产品当作一项不可分割的共同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本书中确实也是两人合占一章,只不过标题是马克思一个人的名字,这是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他是两个伙伴中起主导作用的一个,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常常有人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有严重的错误。例如,他曾预言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工人阶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变得越来越贫困,有人认为这种情况现而未见并未发生。但实际上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对于这一问题的预见性,马克思的贫困是指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而不是绝对贫困。随着剥削积累形成的生产力发展,工人生活水平必然逐步提高。但相对于资本家,他们的生活更加贫困化了。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所写的跋,描写了40年来英国工人的生活变化,是上述问题的历史证明。在20世纪初,这种证据似乎尚嫌不足,但是现在,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是普遍规律了。
http://www..com/s?ct=0&ie=gb2312&bs=%C2%ED%BF%CB%CB%BC&sr=&z=&cl=3&f=8&wd=%C2%ED%BF%CB%CB%BC%C9%FA%C6%BD
编辑本段主要成就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开创的经济学说成为当今世界两大经济学体系之一。
2他的社会学思想发展成为现今世界三大社会学学说之一——冲突论学说。
3所掌握的自然科学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准,精通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精通数学。
4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并自成一家,开创了辩证唯物论,现今大多数哲学思潮深受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存在主义等。
5精通政治学,他的政论文《路易。波拿巴》放到现在依然是同类著作中的经典。
6社会主义学说的集大成者,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体系。
7在美学、文学、艺术、法学、教育等领域都有独到见解。
8历史学上获得了全新的突破,开创了唯物史观。

㈤ 什么叫体验经济

《哈佛商业评论》权威定义:“体验经济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记忆的活动。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
简而言之,体验经济可认为是一种变被动为主动,变主动为互动的新型经济形态。相对于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它更强调顾客参与及亲身体验,通过体验获得美妙深刻的印象,并达到自我提升的高层境界。
体验(experience)通常被看成服务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体验是一种经济物品。象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
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其中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与过去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但是体验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与犹太经济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