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萧灼基逝世享年84岁是真的吗
11月15日,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悉,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于11月14日23时34分去世,享年84岁。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问题和《资本论》,至今已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主要著作有《萧灼基选集》、《萧灼基文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纵论》、《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研究》、《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宏伟战略目标》、《中国经济建设与体制改革》、《恩格斯传》、《马克思青年时代》、《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历史人物》,还主编《中国证券全书》(500万字)、《中国经济概论》、《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中国证券市场199l、1992》、1994—2007年的《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等。
萧灼基曾获得首届孙冶方优秀论文奖(1984)、辽宁省优秀理论文章奖(1984)、北京大学首届优秀教学奖(1985)、北京大学首届优秀科研著作奖(1986)、全国改革与发展优秀论文金三角奖(1988)、北方十三省市区优秀图书一等奖(1986)、北京市改革十年优秀论文奖(1989)、全国省级刊物(政治理论)优秀文章一等奖(1993)、首届陈岱孙经济学著作奖(1996)等。
㈡ 北大有哪些教授
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著名经济学家刘伟教授
㈢ 北大经济学70多岁老教授, 女,好像姓王,历年GDP指标倒背如流 ,曾经给我上过课,有谁知道叫什么
你确定是北大经济学院的教授吗?去他们那里查了一下,现在教学的教授中,姓王的都是男性。然后退休的教授中,姓王的有”王二杰,王建华,王俊宜,王茂湘,王文英,王晓萍,王志伟“,网站上退休教师不是都有照片,不知道有没有你找的。
(如果你不确定是不是姓王,可以去经济学院网站查一下:http://econ.pku.e.cn/teacher3.php?cid=384&wu_id=4 有没有你的老师)
当然,国发院、光华和政管之类的都可能有经济学的老师,老师的名录也都可以在官网上看到的~
㈣ 北大经济学院郭庆明教授怎么样
北大经济学院郭庆明教授怎么样?我认为北大经济学院郭庆铭教授非常的好,非常的有才气,也非常的认真
㈤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经济类的课值得一听的教授名字
尽管他们不一定是“大师”是“权威”“泰斗”!
教授的课,都值得一听!看你会不内会听了。谦虚使人进步!容
这2个视频的内容,基本是郎咸平老师(不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最近3年公开演讲核心理论的集成。对于关注郎咸平教授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学习材料。
㈥ 与马寅初同期的北大经济学教授有几位
马寅初马寅初(1882—1982),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1882年6月24日生于浙江嵊县。1901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选学矿冶专业。1906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先后在北洋政府财政部当职员、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1919年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27年到浙江财务学校任教并任浙江省省府委员。1928年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1929年后,出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兼任南京中央大学、陆军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38年初,任重庆商学院院长兼教授。1940年12月6日被蒋介石逮捕。1946年9月,到上海私立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任教。1949年8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并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0年1月4日,因发表《新人口论》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1979年9月,平反后担任北大名誉校长,并重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1981年2月27日,当选为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1981年3月29日,当选为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1982年5月10日因病逝世。主要著作有:《通货新论》(1944)、《战时经济论文集》(1945)、《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1958)、《中国国外汇兑》(1925)、《中国银行论》(1929)、《中国关税问题》(1930)、《资本主义发展史》(1934)、《中国经济改造》(1935)、《经济学概论》(1943)、《新人口论(重版)》(1979)、《马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1981)等。早在50年代初,他就注意并开始研究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实际问题。在著名的《新人口论》中,较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认为1953~1957年,中国人口很可能已超过1953年人口普查得出的年增殖率为20‰的结果。如果按1953年统计的20‰的增殖率估算,“三十年后同实际的人口数字一比,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并分别从加速积累资金、提高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以及增加工业原料等方面,对控制人口的必要性、迫切性进行了论述:①人口增长与资金积累的矛盾。他认为,因为中国人口多,消费大,所以积累少,只有把人口控制起来,使消费比例降低,才能多积累资金;②搞社会主义,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多搞大工业,搞农业电气化、机械化,然而,为安排好多人就业,就不得不搞中小型工业,农业搞低效率劳动,实际上是拖住了高速度工业化的后腿;③和工业原料的矛盾。大轻工业可以有效地积累资金,但是轻工业原料大多数来自农业。由于人口多、粮食紧张,就腾不出多少地种诸如棉花、蚕桑、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同时,也由于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就不能进口很多的重工业成套设备,影响了重工业的发展;④全国人均不到3亩地,大面积垦荒短期内又做不到,“就粮食而论,亦非控制人口不可”。他尖锐地指出,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日后的问题益形棘手,愈难解决。政府对人口若再不设法控制,难免农民把一切恩德变为失望与不满。他提出了定期举行人口普查,把人口增长纳入第二个、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㈦ 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萧灼基逝世了吗
11月15日,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获悉,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于11月14日23时34分去世,享年84岁。
萧灼基曾获得首届孙冶方优秀论文奖(1984)、辽宁省优秀理论文章奖(1984)、北京大学首届优秀教学奖(1985)、北京大学首届优秀科研著作奖(1986)、全国改革与发展优秀论文金三角奖(1988)、北方十三省市区优秀图书一等奖(1986)、北京市改革十年优秀论文奖(1989)、全国省级刊物(政治理论)优秀文章一等奖(1993)、首届陈岱孙经济学著作奖(1996)等。
一路走好,老先生!
㈧ 北大50岁经济学教授有哪些
可以去北大经历学院看看师资力量
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教师简介
陈 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物理学学士(1968),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物理学博士(1987)。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金融工程学,宏观经济。
宫玉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军事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大国国家发展战略,不确定环境下的领导力与竞争战略,战略文化与战略行为,中国文化中的领导力海 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经济系博士(199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胡大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3),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硕士(1988),美国肯塔基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1995)。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博士,曾担任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农村发展
黄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教授,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其论文曾荣获2012-2013年度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颁发的“Richard Stone最佳论文奖”
研究领域: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实证金融学,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
霍德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教授,中华金融学会秘书长,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博士。
研究领域:货币金融,宏观经济,经济增长。
雷晓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博士
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应用计量学。
李力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博士
研究领域:制度与发展,人力资本,公共财政,城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李玲
经济学教授,美国Towson大学经济系终生教授。武汉大学物理学学士(1982), 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学硕士(1990),美国匹斯堡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
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老年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
林毅夫
经济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978),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8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
卢 锋
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8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英国利兹大学经济学博士(1994)。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中国经济史。
马 浩
管理学教授。北京工业学院管理工程学学士 (1987),黄河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毕业(1989),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战略管理学博士学位(1994)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竞争优势的实质和起因,企业领导决策模式等。
平新乔
经济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学士(1973),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5),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学博士(1998)。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财政学。
沈明高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士(198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硕士(1988),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政策硕士(1995),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博士(200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公司金融,发展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转型经济。
沈艳
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学士(1997),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板块资料分析。
施建淮
经济学副教授。南京大学数学学士(1982),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987),日本大阪大学经济学博士(1999)。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 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宋国青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地质学学士(1982),1991-1995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候选人。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
汪丁丁
经济学教授。北京师范学院学士(1982),中国科学院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汪 浩
南开大学数学学士(1992),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系经济学硕士(1995),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博士(2002)。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产业组织,企业战略,反垄断。
杨 壮
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学士(1974),普林斯顿大学公共关系硕士(1984),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1986)及工商管理博士(1991)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
姚 洋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地理学学士(1986),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89),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199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农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易 纲
经济学教授。美国哈姆林大学管理学学士(1982),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学硕士(1984)和博士(1986)。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
曾毅
经济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6),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人口学博士(1986),1986-198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人口经济学,老龄健康与经济发展,家庭人口预测分析方法及其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规划中的应用,人口政策分析。
赵耀辉
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5)和硕士(1987),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1995)。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劳动力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
周其仁
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硕士(1993)和博士(2000)。
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朱家祥
经济学教授。台湾东吴大学经济学学士(1980年),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博士(1990年)。。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计量经济学理论;时间序列分析;财务金融实证